发挥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an_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0-01
  一、表现体裁和音色
  有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此看来,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象《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从人声分类看,独唱又分为童声独唱、女声独唱和男声独唱,从基本音区看,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电教手段,播放教学录音带,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二、深化德育和美育
  小学音乐学科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乐理知识,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如在唱歌教学中,电教媒体能够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科学)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对深化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
  (一)教育功能。音乐教学中的唱歌教学和音乐欣赏教学,根据歌词等内容,虽然可以通过说教对学生进行性格情操的陶冶,思想感情的净化和道德行为的规范,但远不及设计绘制投影片后来演示教学内容及用录像来指导学生观看教学内容所获得的效果好。如欣赏《铁蹄下的歌女》这首歌,除制作、演示《铁蹄下的歌女》的投影片外,我还给学生放映了当今“舞台上的歌星”的录像画面。在画面的对比下,让学生感受到:同是歌女,因处在两个不同的社会,因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况,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感染功能。它包括愉悦感染和悲凉感染等,指的是歌曲的内容通过电教媒体再现情景后,学生的情感受到激发而产生的共鸣。比如教《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在幻灯映出的“青山、白云、河水、梯田、果树、松柏、麦浪”背景下,然后播放歌曲的演唱录音,这样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里,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歌中的家乡和我们自己的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美感功能。美是客观存在的。音乐除了声音的美之外,形式美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被人的感官所接受。如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七首──《保卫黄河》,通过放映演唱录像,使学生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方面,身临其境地强烈地感受到了磅礴的气势美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美,从心灵深处接受了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进而热爱美、追求美,就会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并为这种美好的生活和未来而奋斗。
  三、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约占每学期总时数的25%,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它涉及到器乐欣赏、戏曲欣赏和曲艺欣赏等内容。在乐器欣赏中,又涉及到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丝竹乐和吹打乐等5个主要乐种,在乐曲中,还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音色等。如何获得欣赏的最佳效果?唯一的手段就是放映教学录像带。通过录像,学生可以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如在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中杨子荣的一段《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唱腔和其它组合片断的过程中,我紧随画面介绍了京剧人物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黑、白、灰须生和不带胡须的小生,什么是青衣、花旦及刀马旦,什么是花脸、黑头等。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教学录像带是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最有效的电教媒体。
  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小学音乐教学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也有板书设计和适量的习题。我们如果把这些内容在备课时写在明胶片上,就可以减少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增大教学容量,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我在教《荆州花鼓戏四大主腔的欣赏与听辨》时,由于先把四大主腔的音乐特点和情感特点分别制成了四张投影片,因此在课堂上为学生的欣赏与听辨赢得了时间,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使用电教媒体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环节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运用幻灯、投影和录音录像等。这些媒体的使用,或独此一种,或二者兼有,或三者兼之,同时还要设计好使用媒体的时间、顺序和次数。使用的时间合理,能与教学内容衔接自然(科学),不留痕迹,尤其是录像的合理放映,能使学生获得“人在画中游”的效果,使用的顺序合理,可使学生获得层次分明、生动完整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使用的次数合理,可使学生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教学效果。由于电教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景再现,能激发情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參与教学活动,因此,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五、能丰富想象,激发写作兴趣
  人的想象什么去激发?语言、情景。而在教学中,情景的再现是通过电教媒体来实现的。不使用电教,就很难直观地再现情景,没有情景,就不能激发学生更丰富的想象。如在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时,我根据乐曲内容,把它制成“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涧澜拍岩、矣乃归舟”八幅灯片,学生在欣赏时,既有听的,又有看的,情致盎然。赏毕,我对学生说:“大家在小学时写过看图作文,今天,大家能否试一试听音乐作文呢?”当我再次播放录音时,同学们纷纷拿起了笔。一位学生曾写下这样一段不错的文字:“从那典雅委婉、恬静柔美的乐声中,我仿佛听到了那沉沉隆隆的暮鼓、悠悠扬扬的渔歌和江水激岸的回响;从那一幅幅清丽淡雅、神奇辽阔的画面中,我仿佛看到了那明月晚浴后跳出江面时的盈盈笑脸,江风轻吻微波时的柔情蜜意,白帆飘飘荡荡的怡然,橹桨划开浪花。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教育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中间过渡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仅仅担负着知识教育的责任,更要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也不断调整进步。高校体育教育在教育改革的思想指导下,设定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目标,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向着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传统教学 ; 高校体育 ; 弊端 ; 改进 ; 发
【摘要】以多元化的教學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就在于为学生和教师开辟更大更广的学习与发展的空间,注重高中阶段学生身体的变化和心理的成长,根据不同的学生选用与他们性格特征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达到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与了解,让学生的个性都有充分的展现,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多元化 ; 高中音乐 ; 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
【摘要】中学生需要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面对无形的学习压力和社会压力,因此为了锻炼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体育课堂之中。沉闷、单一式的体育教学已经很难与新性社会相适应,所以只有不断变化发展着创新式的体育教学才能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学生。  【关键词】创新 ; 比赛 ; 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77-01  美术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美术教学过程始终具有教育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美术教学因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想象力的丰富性,绘画、手工的操作的实践性等决定着他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作能力方面起着独特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摘要】教师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希望对教育同仁能有所借鉴。  【关键词】音乐教学 ; 学习习惯 ; 学生 ;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2-02  说起习惯,首先想到的就是培根所说
Introduction: As it has been around three decade only,that china hasopened its door to the globalization, there has been a drastic increase inmigration of people
【摘要】中学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素质与品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与树立“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当中进行改革与突破。  【关键词】中学音乐 ; 以人为本 ; 体验式教学 ; 贴近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1-01  音乐学科是一
【摘要】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存在不同类型的一些后进生,后进生需要教育,不可放弃。而初中音乐课堂有其自身特点,后进生的教育也应当遵循方法。  【关键词】音乐教育 ; 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5-01  初中音乐课程,是初中阶段教育的一部分,也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尖子,而在于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