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不礼貌的功能分析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h79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虚假不礼貌行为,表面是不礼貌的,但实际是礼貌的,是一种“容许的冒犯”。随着社会变得更加自由化、包容化、多元化,调侃、打趣等虚假不礼貌行为越来越常见。就虚假不礼貌的功能来说,主要包含增进感情,缓和威压及娱乐的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虚假不礼貌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对虚假不礼貌进行考察研究的时候,要基于一定的情景,充分考虑交际参与者的社会距离,人际关系等因素。聚焦虚假不礼貌行为,分析影视剧《家有儿女》中的虚假不礼貌现象,探索虚假不礼貌行为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主要针对虚假不礼貌行为的功能进行论述。
  关键词:虚假不礼貌 礼貌 不礼貌 东方文化背景
  中图分类号:H136
其他文献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新课程改革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使得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丰富体验。从本质上说,它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人们误认为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人们逐步加深了对课程资源的认识,音像、网络等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渗透在课程和教学活动中被人忽视的各种因素,以及班级气氛、校园文化、家庭环境、社会因素等同样也是课程资
1 试题评析  第1题,图1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分析】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与过程,是高二生物(必修)第一册第89页中图4-11的拓展延伸。神经纤维的中间(S点)受到刺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表现出双向传导,首先排除A项和D项。兴奋部位膜外由正电位变成
摘要 以新课标为指导,对传统实验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建构新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并运用该教学方式对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尝试,同时进行了优化后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的实践。实践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实验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关键词 中学生物 实验教学 实验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1 问题的提出    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从历年生物高考试卷
摘要:高贵的教育品质作为教育的一个属性,理应是现代教育的应有追求,而高贵的教育品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永恒之物,必然是人类精神发展所需。然而,现代教育批判的无节制化、随意化已经将高贵的教育品质逐渐淹没,当代唯有理顺高贵教育品质的应有之义,明确教育品质的公共性、美好性和智慧性,才能找到现代教育的症结所在,以弥补教育不足,提高教育实效。  关键词:高贵 教育品质 现代教育 追求  中图分类号:G434
摘要 结合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一节课例,从4个方面阐述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发展性评价 生物学教学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
高三年级的一轮复习是高考整个复习阶段的基础,只有一轮复习夯实了基础,才能在此之上有二轮和三轮及高考模拟的提升,从而最终获得高考的全胜。合理安排好高三生物的一轮复习计划,采取相应的举措来提高复习效果,是所有高三生物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下面谈谈我校的一轮复习计划和措施,与各位同仁商榷,以期共同探讨出切合实际的一轮复习方法,提高高考生物的达标率。
文件编号:1003-7586(2009)11-0011-03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推行探究性学习方式,就是要促使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探究体验过程中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尤其是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我校生物科组在推行实施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在探
1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首先提出“细胞学说”的有关内容的科学家是( )  A.施莱登和施旺  B.达尔文  C.恩吉尔曼  D.列文虎克  考点:提出细胞学说的科学家。  2.创立细胞学说的基础是( )  A.在显微镜下发现细胞并进行了系统观察  B.提出细胞是有机体,并依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动植物体内  C.提出植物不论发展到多么高级,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聚合体  D.提出细胞只能来自细
摘要:以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以日语母语者50名、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150名学生为对象进行想起实验1和相似性判断实验2,旨在探析母语者和学生有关「本」的范畴构建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母语者和学习者均认为[细长物体]为「本」的典型用法,但对比母语者,学习者过剩使用[细长物体],而对于[抽象的事件]中的[交通运行][运动轨迹][时间连续活动及事件]几乎不会使用;母语者具备以扩张动机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