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管理中的“望、闻、问、切”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我根据多年来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发现,将中医治病方法“望闻问切”合理地运用于班级管理中,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一、望
  即观察。行动是思想的外化,思想上有了问题,不可能在日常行为上没有蛛丝马迹。班主任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观察学生日常的行为举止,对他们每一天的生活情况了如指掌,并从其细微的变化中找出需要进行教育的信息。
  我班现在有位学生,刚入校时精神状态不佳,整天心事重重,少言寡语。我观察到这些情况后,与其谈话,后来了解到:其家庭经济状况很不好,母亲又生病,父亲已去世。因此,他想退学。获知这些情况后,我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目前家庭的经济困难只是暂时的,等你母亲身体康复以后,困难就会小得多。另外,国家有一项贫困补助金,你可以申请。一年补助1000元钱,这多少可以减轻你家里的负担。你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刻苦学习,以优异成绩去回報为你含辛茹苦的母亲以及所有关心你成长的人。只要你品学兼优,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通过这次谈话,这位学生思想稳定下来,学习也很刻苦,现在学习比较出色。
  二、“闻”
  话语可知心声。“闻”心声可寻出问题根源,再施以真诚、真心、真爱,定能有效地治愈学生的“心伤”。
  记得那是2011年,正值高二的下学期,我正在午睡,突然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我急忙拿起手机,正是我们班的刘某同学。听到那边有抽泣的声音,却半晌没有一句话,我知道她遇到问题了。我问她怎么了?她哭泣地说:“老师,我不想读书了,我右耳一点声音都听不到了。很多同学都埋怨我故意不理他们。我不想读书了,我想回家。前几次向你请假说家里有事,其实都是骗你的,我只想待在家里。老师,对不起了!”“右耳一点声音都听不到了!”我简直不敢相信。刘某来自农村,家境比较贫寒。刘某具有来自贫寒家庭学生的所有特征:勤奋好学,有礼貌,腼腆,略显自卑,敏感。经验告诉我必须迅速地稳住她的阵脚。于是,我说:“在老师的心目中,你是一名优秀的学生,永远都是。今天晚上,老师想和你聊聊!”她没有拒绝,说:“老师,谢谢你。晚上我会准时到学校的。”晚上,她准时来到我办公室。我说:“刘某,这一阶段你承受了不小的压力,而老师没有觉察到,老师向你表示歉意。对于这件事情,老师想向你提几个建议。首先,我们同学都只有十六七岁,有的时候说话可能会随意。他们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都会说你觉得委屈、难受,所以对于你右耳的问题,你最好先在同学面前保密,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心里有什么想不通的事情,可以找最好的朋友谈谈,也可以找老师说说。其次,老师希望你能客观看待这件事。遇到这样的事情,任何人都会觉得很难受,老师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现在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我们所能做的是只有勇敢面对,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我相信你的右耳会很快康复的。你是你父母唯一的女儿,可以说,你是他们幸福的源泉。你患有这种疾病,父母比你更难受,还要担心你被病魔击垮。这个时候,老师希望你比以前更加坚强,这样才能让父母放心。毕竟你已经是高二的学生了,也应该替你父母着想了。”从此,她调整了心理态度,改变了人生态度,后来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三、“问”
  “问”,就是嘘寒问暖,关心学生。教师只有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时刻把学生的学习、生活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学习,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学生才能相信教师。这样,在班级管理中,教师才有更强的感召力。
  以前我班上有位学生王某,本来家庭经济就不宽裕,她的父亲又病逝了。知道情况以后,我找她谈话,一方面安慰她,让她化悲痛为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在经济上让她申请学校的贫困补助。通过做工作,这位学生的思想很快安定下来,学习也更刻苦。另外,班里有学生生病,只要我知道,我都去看望,并安排同学照顾,指导就医,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更安心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四、切
  只有切中要害,方能对症下药。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切中其思想要害,要透过现象挖掘思想根源,然后因势利导,使其错误得到根治。
  有一次,我突然发现我们班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关系很密切,这使我感到很惊讶。后来,我利用各种“网络”证实信息。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使我很伤脑筋,说他俩谈恋爱吧,还没到那个火候;说他俩是同学友谊吧,为什么和别的同学不这么近乎。怎么办?把他俩硬拉开是决不行的,如果把这件事点破进行正面教育,很可能会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促使其发展。为此,我认真调查、反复思考得知:高中是学生两极分化的阶段,他们的成绩正在走下坡路,没有远大理想,在精神空虚的情况下寻找一种精神寄托。因而,我决定:加担子,以淡化他们的感情;促学习,以坚定他们的志向。如我把管理清洁卫生这项最费时的工作交给这个女生去做;我又要求各科任教师多给那位男生加作业量,让他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习题。同时,我分别找他们谈心,勉励他们。我对女生说:“老师让你多为同学服务,是因为你有这个能力,老师很想培养你。”我对男生说:“各科老师对你很重视,说你反应快,思维敏捷,于是给你加了一些习题,是为了适应你的学习需求量。这是各位老师对你的关怀,你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要辜负老师对你的期望。”因此,他们的课余时间都消耗在工作和学习上,很少有在一起沟通感情的机会。这样时间一长,感情便慢慢淡化了,成绩也上升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来,在学校领导和全校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再加上我个人的努力,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也获得诸多的荣誉。我分别于2006年、2008年与2011年荣获市优秀班主任,2012年荣获市优秀教师。我所带的班级连续多年位居全校前列。我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在班级中所实施的这一套班级管理法宝“望闻问切”是分不开的。
  虽然,我在班级管理与教学中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我知道这点滴成绩是微不足道的。并且,这点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现在与将来。我也知道我在班级教育管理方面前进的脚步迈得还很小。我更知道,要想在教育事业上做出更大的成绩,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一颗火热的心,在这片充满阳光,百花竞艳的教苑里,孜孜以求,勤耕不辍,摘取更多丰硕的成果。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摘 要】试卷评讲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对某一阶段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总结,本文对试卷评讲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试卷评讲 教学效果    在实施新课程中,我们提倡打造高效课堂,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发挥他们潜在的能力已成为教师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教师的课堂讲解必不可少,但要做到高效率的讲解是每一个老师应该注意的问题,我认为
摘要:教育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把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求知,以及能自主学习摆在重要的位置。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启示我们,一个真正的教师应教学生探寻知识,而不是奉送知识。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教会学生求知,能自主学习。当学
【摘 要】对写作技巧的研究探讨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不仅要结构完美、文辞畅达,而且要主题鲜明、中心突出,这就是文章的“形”与“神”。恰当的表述,使叙述摇曳多姿、生动活泼,使描写绘声绘色、惟妙惟肖,使解说准确鲜明,使议论犀利有力。文章要起伏不平才能令人心旷神怡,跌宕有致才能引人入胜,奇峰突起才能动人心弦。  【关键词】写作技法 形神 表述 波澜    人生活在社会里,总要进行交流,除了口头交流以外,就依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的人将痛苦缩小,把快乐放大,他总是一个幸福的人;有的人将别人的缺点缩小,别人的优点放大,他到处都有朋友。有的人将自己的失误缩小,把自己的成绩放大,他是一个自满的人;有的人将别人的奉献缩小,把自己的给予放大,他是一个贪婪的人;……放大什么,缩小什么,体现了一个人的人生智慧和人生观念。  请你以“放大与缩小”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摘 要】思想评论与一般材料议论文在论述的话题、论述的过程、使用的论据以及构思模式上均有很大的区别。它更能体现考生对问题的思考深度,更能考查出考生的实际水平,因而对作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是写作教学的返璞归真。以后可能还会加大这类形式的考查力度,因此,考生在备考的时候,应多加注意。  【关键词】作文教学 思想评论 引导作用    2009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考查的是思想评论(或曰评论文)的写作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由此可见,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语文教学在重视工具性的同时,要充分体现人文韵味。这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需求。语文教学充分体现人文韵味的策略是: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挖掘阅读教学中的人文内涵,积极指导学生的写作训练。  【关键词】人文韵味 人文素养 阅读教学 写作训练    根据新课标精神,语文教学要重视工具性,重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树立,更要重视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