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的正确诱导。那么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个人认为,这就必须讲究教学艺术。而教学艺术的涵盖十分丰富,下面仅从教学语言、教学情感和教学气氛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精心设计教学语言
  阅读即要通过对课文的语言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也要用教师对课文理解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每节课都要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精心设计教学语言,使导言、结语、讲述、点拨、小结等都力争达到明晰,富于启发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教学《七子之歌——澳门》这首诗时,我饱含深情,这样导言:这节课老师向你们介绍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同学们精神一振,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他是谁呀?我告诉大家,他是闻一多,并且板书课题“七子之歌——澳门”接着提问:“子”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回答说:“孩子”。“七子”指哪七个孩子呢?我这么一问,同学们都瞪大眼睛看着我。我告诉学生“七子”指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这7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孩子,用小孩的口吻告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侵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我们能不能把诗人的这种感情带入朗读出来呢?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热情非常高涨。
  讲解一篇课文,推敲导言固然重要,基酌结语也不容忽视。结语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可以结合板书设计,有的应照应导言设计,有的应扣准文题设计,有的应抓住中心设计,有的应根据写作特点或训练要求设计,有的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从而给学生提供阅读的空间,还是《七子之歌——澳门》,我设计了这样的结语:如今鲜艳的五星红旗已经高高地飘扬在香港和澳门的上空。然而,台湾仍没有回到母亲的怀抱,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练好本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二、巧妙引导体会情感
  教学艺术,是移情的艺术,在教学中,只有教师教课入“情”,学生读书才能入“境”。老师讲课总要带着一股激情,才能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也想像老师那样投入情感,倾情阅读。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我先用带感情的描述,把学生带入情景——一个又阴又冷的大年夜,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卖火柴。再引导学生了解小女孩是怎样卖火柴上纵横驰骋的,让学生体会,在那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苦的小女孩受尽了欺凌和痛苦;接着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去大年夜街头的情景,体会富人们是如何欢度佳节的,再让学生把穷富两方对照,联系起来体会,唤起全班学生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想像课文中所描绘的闪亮明旺的大火炉,冒着香气的烤鹅,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的圣诞树,并且启发学生——与可怜的小女孩的悲惨处境对比,然后把课文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就使学生进入作者创造,老师再创造的情景中,更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进而再一步要求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动用想像的艺术来抨击那个人压迫人的不合理的社会,以表达作者对小小女孩的深切同情的。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不断地随着老师的引导,在十分活跃的状态下得到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情感也同老师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很好地领会了文章的中心。
  三、注意创造课堂气氛
  在语文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十分必要,学生可以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和探究。要形成这样一种课堂气氛,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敢于大胆发言,才敢于自由争辩。而当学生一旦认识到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种焕发出来的自信心,以及由此诱发出来的智慧潜力往往是走出教师意料的。我在指导学生给《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划分段落时,课堂上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将全文分为两段,根据地点的变化来分(与教堂参考书一致);一种是划分为四段,他们是根据话别对象的变化来分:先写跟大娘告别,接着写跟小金花告别,再写跟大嫂告别,最后写跟所有亲人告别。课堂上双方据理力争,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理由上,后者都点了优势。经过认真分析,我当即表态,两种说法都对,因为各有道理。学生们各自带着胜利的喜悦,学得有滋有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而言之,注意讲究教学艺术,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堂,提高教堂效率的目的。
其他文献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书本+粉笔+黑板+地图册”的教学方法已缺乏情景渲染,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将电教手段引入历史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创造出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身临其境的历史真实情景感受,引起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时,让历史的悬念激起学生的兴趣。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将电教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创设情景,制造悬念,使事物化抽象为形
目的: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能与激素诱导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成脂分化有关,活血化瘀中药对该病早期的防治有明显疗效。通过观察中药红花活血化瘀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 (HSYA)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HSYA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防治作用,由此进一步验证活血化瘀中药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防治效果,探讨发病机制和中药作用机理,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法和方药的实验依
摘要:中学教学与高等教育间必然存在着衔接性。这种衔接性就意味着,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还关注到他们在大学学习阶段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的养成。素质教育的功能具有内隐性和长期性的特征。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教学;功能定位;实践  关于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讨论已经持续了10多年,近年来又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再次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从现有文献的论述可知,同行们大都就事论事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摘要:“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新课程理念下以学习任务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不仅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因此是值得广泛探讨与应用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是当前最具潜力和影响力的学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既要加强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也为了能直接地、迅速地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英语教学大纲把培养阅读能力作为目标是符合社会需要的。  【关键词】英语阅读;理解;课外活动;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
摘要:在排球比赛中,防守反击是得分的关键。本文主要对后排队员在防守中取位技术进行分析讨论。以求为排球后排队员防守训练提供依据。  关键词:后排防守、取位、防守、击球面
目的:探讨四逆散加味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不寐(肝郁脾虚型)患者睡眠质量的远期临床疗效。  方法:将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肝郁脾虚型不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
在今天知识巨增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善于思考分析问题,勇于深入钻研的学习精神,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并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是很重要的,通过教学的实践,我发现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良好。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变革节奏非常快的时代,所以面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