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金融学辅修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以西北大学为例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wb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金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国内高校为本科生开设了金融学辅修专业,然而,其运行现状却缺乏相应研究.以西北大学为例,运用调查问卷法研究我国高校金融学辅修的现状,挖掘其现存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师生对于辅修的重视程度、课程设置和制度管理等方面,国内高校的金融学辅修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基于此,为促进我国高校金融学辅修改革,提出了相关针对性建议.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传统的文学教学从理解故事情节着手,结合文学批评方法解读文本,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容易使学生过分注重语言所传递的表层意义,而忽视语言形式在表征意义潜势方面的效果和重要性,容易导致读而不细、读而不精的现象,甚至出现只读故事梗概或中文译本以了解主要情节的不良后果.而将功能文体分析融入文学作品赏析,有助于学生建立语言形式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关联,从而提升其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更好地达成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展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依托空中乘务专业核心课程民航服务英语,在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以典型岗位工作流程为线索,根据真实项目设计开发仿真课内项目,对课程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环境、评价手段进行整合优化,在项目实践中提升学习者的英语对客服务能力和职业能力.
以云南省巍山县哔哩哔哩美丽小学为案例,对其以学校为中心、多元主体融合式参与的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调动社会力量,多元主体参与的扶贫模式是教育扶贫一个非常有效的模式,但学校要有整合各个主体资源的能力,有针对性地让多元主体发挥优势;多元主体的融合式参与,重点在”融合”一词,指的是让学校、学生的发展与各多元主体的利益挂钩,让后者真正参与到扶贫项目各的环节.此模式的运行,得到了当地政府、学校、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很高的满意度,而且给当地的教育文化发展带来了活力.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能力,结合大理大学《中国民族药物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撑,在教学过程中融入PBL的教学方法,通过”互联网+PBL”的教学模式推动课程改革,以学生所获取的最终学习成果为导向,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学校供给予学生需求不对称、教育模式落后、教育实施”不精准”、成效不明显等现实障碍.解决高校团员青年思政教育面临的障碍问题,应着重从供给侧改革、教育模式创新、教育载体突破、教育成效评价等方面入手进行创新拓展.现阶段消除高校团员青年思政教育障碍,首先应构建适应从严治团要求的高校团员思政教育体系、提升思政教育精准度、创新思政教育载体,并探索运用PDCA循环,优化高校团员思政教育体系.
大学教育与产业融合,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项目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存在以项目为内容教学、以实践培养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三个方面的优势,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应用能力,实现地区的人才供需平衡的优势.但在地方高校的应用课程项目式教学中却存在教学效果不佳、地方应用型人才输入薄弱以及产教融合不彻底等问题.因此,可以采取加强项目的引入、细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导项目的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对学生成果的关注以及创新项目教学的评价方式等教学思路来提升应用型课程项目式教学的效果.
学士学位论文的逻辑关系,主要包括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的逻辑关系,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的逻辑关系,基本概念与基本内容的逻辑关系,基本内容与存在问题的逻辑关系,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的逻辑关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的逻辑关系.学士学位论文的结构问题最主要的有两个:一是因逻辑关系问题而导致的结构问题,二是因思想转换进程中的断层问题而造成的结构问题.整篇论文的逻辑与结构关系是学士学位论文中要把握的两个核心关系.
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属性在学界尚存争议,各学者说法不一,较多学者认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理论.该理论被普遍认可并适用于相关领域.为解决生态环境受损问题,以及符合现阶段多主体、多角度化解纠纷的体系变革方式,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领域采用磋商制度具有重要的解决纠纷的社会功能.行政机关作为该制度中的赔偿权利人,多数学者认为其所依据的索赔权请求基础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理论.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中,行政机关作为索赔主体,若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作为其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将”环境权理论”作为其索赔基础更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