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跨文化意识是新时期背景与全球一体化发展下必须具备的意识,通过英语教学能够有效树立大学生国际化思维。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的重要组成,翻译不单单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更是了解国家文化背景的有效途径。鉴于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长期生活在国内,易受母语影响的现状,只有在教学时加以改善,才能有效提升跨文化意识。本文笔者就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提升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跨文化意识
【作者简介】王亚楠(1991.11-),女,汉族,河南武陟人,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助教,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翻译。
【基金项目】2019年度郑州电力技术学院校级项目“大外语格局下文化译介的分类分层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9ZDJGLX013);2019年度郑州电力技术学院校级项目“高职英语口语课程设计与竞赛策略研究 ”(项目编号:2019ZDJGLX017)。
引言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可有效转变传统教学导致的问题、现状,改变大学生对国际语言的刻板印象。并且,由于大学生受母语影响,早已存在思维定势,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下,各国经济与文化开始有所交流,国内缺少国际型人才,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机构,必须在翻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跨文化内容,才能满足当下人才培养所需。
一、大学生跨文化意识提升的作用分析
1.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栋梁人才,新时代大学生必须拥有顺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其中就包含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建立在跨文化意识基础上的,这就意味着在大学英语教学时须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通过对中英文进行翻译,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学生在理解文化差异后,会使学习拥有特殊语境,在该环境下可以更有效展开语言沟通。并且,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翻译教学成效,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和英语实践能力。
2.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当学生拥有跨文化意识后,能快速准确地理解原文意思。一般情况下,在教学时教师都会先让学生朗读全文后进行翻译,但翻译结果可能和原文所述意思相差甚远。学生往往只会对单词、语句等进行翻译,并没有站在西方文化角度进行翻译,这就使翻译结果和实际语境存在较大差别。当学生具备跨文化意识后,就可以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翻译,这样翻译出来的结果更具对照性;另一方面,跨文化意识还可有效提高学生译文表达能力,使翻译富有情感。很多时候,多名学生翻译同一句话,不具备跨文化意识的学生翻译出来会显得有些苍白,而具备跨文化意识的学生,不但可以把原文含义完整复述,甚至还可以把原文所蕴含的情感思维表达出来。比如,在对“black sheep”一词进行翻译时,如果将其直接翻译为“黑羊”,则无法表达其含义,但如果将其翻译成“败家子”或“害群之马”,就可以直观地表达含义。所以,大学生必须拥有跨文化意识才能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3.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适应力。当前,正处于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各国之间除了经济上有往来之外,文化也逐渐有所交汇,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必须了解时代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培养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为中国经济进步贡献力量。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可以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改善思维定势,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提升的有效策略
1.正确看待文化差异。英语翻译并不只是单纯地转化语言,更是实现不同国家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评价,在评价时,对于一些过于自夸或过分诋毁他国文化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立即纠正,引导学生以平等客观的态度对待各国文化。并且,因为我国学生长期受到母语影响,在理解他国文化时时常会优先使用母语文化来理解,这并不利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比如,在母语中所说的“狗”一词,一般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单纯指动物,一种则是带有贬义的形容,如“狗仗人势”。但是,在英文中的“狗”一般为褒义和中性,如“lucky dog”,可将其翻译成“幸运儿”的意思,一个同样的词汇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在教学时,教师必须重视该问题,对学生疑问耐心解答,使学生可以渐渐了解各国语境差別,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能够站在对方语境中理解和翻译内容。
2.采用专题施教。专题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在翻译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可以采用该方法实现。当在对国际文化知识或社会环境进行阐述时,教师可以把当地文化知识划分成多个专题,并进行统一讲解,使学生可以感受国际文化背景,提高认知能力。跨文化专题通常都是建立在学生翻译需求基础上的,所以,教学主体内容应密切结合国际常用语,例如学生在翻译时经常接触到的礼貌用语、歇后语等。同时,学生对于这些常用语的理解如何,也可以体现出学生的翻译水平。比如,在“The cat’s out of the bag and the mouse is king”这句话的翻译中,仅从字面上来看,就是指当没有猫时,老鼠就没有天敌,可以肆意妄为。但在形成跨文化意识后则可将其翻译成“猫不在,老鼠敢称王”。除此之外,在中西方有许多和颜色、植物有关的词语,往往这些词语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比如,在我国文化中认为猫头鹰是恶鸟,有邪恶之意,但是,在美国和英国文化中则认为猫头鹰代表智慧,所以,“as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跨文化意识
【作者简介】王亚楠(1991.11-),女,汉族,河南武陟人,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助教,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翻译。
【基金项目】2019年度郑州电力技术学院校级项目“大外语格局下文化译介的分类分层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9ZDJGLX013);2019年度郑州电力技术学院校级项目“高职英语口语课程设计与竞赛策略研究 ”(项目编号:2019ZDJGLX017)。
引言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可有效转变传统教学导致的问题、现状,改变大学生对国际语言的刻板印象。并且,由于大学生受母语影响,早已存在思维定势,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下,各国经济与文化开始有所交流,国内缺少国际型人才,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机构,必须在翻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跨文化内容,才能满足当下人才培养所需。
一、大学生跨文化意识提升的作用分析
1.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栋梁人才,新时代大学生必须拥有顺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其中就包含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建立在跨文化意识基础上的,这就意味着在大学英语教学时须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通过对中英文进行翻译,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学生在理解文化差异后,会使学习拥有特殊语境,在该环境下可以更有效展开语言沟通。并且,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翻译教学成效,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和英语实践能力。
2.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当学生拥有跨文化意识后,能快速准确地理解原文意思。一般情况下,在教学时教师都会先让学生朗读全文后进行翻译,但翻译结果可能和原文所述意思相差甚远。学生往往只会对单词、语句等进行翻译,并没有站在西方文化角度进行翻译,这就使翻译结果和实际语境存在较大差别。当学生具备跨文化意识后,就可以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翻译,这样翻译出来的结果更具对照性;另一方面,跨文化意识还可有效提高学生译文表达能力,使翻译富有情感。很多时候,多名学生翻译同一句话,不具备跨文化意识的学生翻译出来会显得有些苍白,而具备跨文化意识的学生,不但可以把原文含义完整复述,甚至还可以把原文所蕴含的情感思维表达出来。比如,在对“black sheep”一词进行翻译时,如果将其直接翻译为“黑羊”,则无法表达其含义,但如果将其翻译成“败家子”或“害群之马”,就可以直观地表达含义。所以,大学生必须拥有跨文化意识才能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3.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适应力。当前,正处于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各国之间除了经济上有往来之外,文化也逐渐有所交汇,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必须了解时代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培养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为中国经济进步贡献力量。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可以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改善思维定势,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提升的有效策略
1.正确看待文化差异。英语翻译并不只是单纯地转化语言,更是实现不同国家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评价,在评价时,对于一些过于自夸或过分诋毁他国文化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立即纠正,引导学生以平等客观的态度对待各国文化。并且,因为我国学生长期受到母语影响,在理解他国文化时时常会优先使用母语文化来理解,这并不利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比如,在母语中所说的“狗”一词,一般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单纯指动物,一种则是带有贬义的形容,如“狗仗人势”。但是,在英文中的“狗”一般为褒义和中性,如“lucky dog”,可将其翻译成“幸运儿”的意思,一个同样的词汇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在教学时,教师必须重视该问题,对学生疑问耐心解答,使学生可以渐渐了解各国语境差別,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能够站在对方语境中理解和翻译内容。
2.采用专题施教。专题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在翻译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可以采用该方法实现。当在对国际文化知识或社会环境进行阐述时,教师可以把当地文化知识划分成多个专题,并进行统一讲解,使学生可以感受国际文化背景,提高认知能力。跨文化专题通常都是建立在学生翻译需求基础上的,所以,教学主体内容应密切结合国际常用语,例如学生在翻译时经常接触到的礼貌用语、歇后语等。同时,学生对于这些常用语的理解如何,也可以体现出学生的翻译水平。比如,在“The cat’s out of the bag and the mouse is king”这句话的翻译中,仅从字面上来看,就是指当没有猫时,老鼠就没有天敌,可以肆意妄为。但在形成跨文化意识后则可将其翻译成“猫不在,老鼠敢称王”。除此之外,在中西方有许多和颜色、植物有关的词语,往往这些词语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比如,在我国文化中认为猫头鹰是恶鸟,有邪恶之意,但是,在美国和英国文化中则认为猫头鹰代表智慧,所以,“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