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堂上的“组块教学”突破“群文阅读”难点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13632594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不断推进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组块教学”和“群文阅读”这两个概念在教学方法中悄然兴起,作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手段之一,已经得到了小学语文教师的广泛使用。基于此,本文对利用组块教学的方法去突破群文阅读的难点作了探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组块教学;群文阅读
  组块教学和群文阅读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悄然兴起的语文教学模式。通过组块教学可以将教学分成若干个板块,然后又将各个零散的信息板块组合成一个更大的信息单位,使学生通过这些板块获取更多知识以及内在联系。通过群文阅读可以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归纳能力、阅读与理解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那么,将这两个方式进行组合使用,从而解决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难题,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概念解析
  语文组块教学的方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为主,将零散的个体整合成为一个整体,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实践,使学生在语文的学习实践中获得和谐的整体发展。组块教学的灵活性较强,对学生的调动性也较大,更重要的是能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对于学生整体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群文阅读其实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概括意思为师生围绕一个或者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群文阅读的特质就是运用结构化原理对多文本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解结构,所以,群文阅读是一种结构化的阅读。
  通过以上简要的概念解析可以发现,组块教学和群文阅读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 “信息整合”,并且最终的目标就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加强学生对语文的思考,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就是组块教学注重信息的整合,群文阅读更注重于在信息整合之后进行结构化阅读。由此可知,组块教学与群文阅读之间是有互通的地方,而又可以根据两者的不同之处,利用组块教学的重点作为基础,去解决群文阅读难点,以此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利用组块教学突破群文阅读难点的方法
  第一,提取关键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于课文中的一些生字新词的理解,在记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如果让学生零散地去记忆,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也不是很理解那些生字新词的意思,就不能够很好地去阅读和理解这篇课文的意思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那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分析讨论之后对课文的关键词进行提取,然后对课文描述的画面进行想象描述,以更好地梳理课文的情感表达以及中心思想的归纳。在感受课文情感抒发的时候,从两篇课文的命题和写作特点进行深入讨论,从而顺利进行阅读的深入训练。例如第一篇《草原》,关键词“欢呼声、车声、马蹄声、歌声”,这些形容声音的关键词描述出一个非常热闹的草原景象,表达出草原人民的热情。第二篇《白杨》,关键词“大戈壁、风沙、雨雪、干旱、洪水”,这些形容大自然的关键词描述出了边疆恶劣的自然环境,表现了白杨坚韧、强壮的品质,歌颂了为祖国坚守边疆的人们伟大的品质。
  第二,手法对比,进行群文阅读总结。虽然小学的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但是每篇课文的作者使用的写作方法都会有不同之处,以此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小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不仅是认识新词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对比手法的方式,加强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例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桥》《打电话》这两篇课文,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两篇课文写作手法的对比表格,以此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桥》是一篇叙事文,以故事的形式讲述老汉作为党员,为保护村民安全过桥的那种魄力,并且通过“揪”“瞪”等词进行人物的渲染,体现叙事文生动、具体的写作特点。而《打电话》同样为讲述一件事情,但不同的是它利用了对话的形式,表现出语言的幽默与风趣。通过这样的对比,学习叙事文的写作手法,让学生总结出在阅读叙事文的时候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去抓住文章叙事的节奏以及情感表达的波动。
  第三,同类阅读,提高阅读感悟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群文阅读的理解,不仅需要学会阅读、学会总结,同样需要学会感悟理解。阅读一篇文章并不仅是单纯地在对信息进行一个读取的过程,同样也是理解信息分析的一个过程。群文阅讀不仅注重文章的数量,同样注重阅读的质量。从文章的文感、情感、语感等多方面着手,以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与象共舞》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在泰国这个国家中,人们是怎样与大象相处的,而在我们国家,人们对大象又是怎样的一种认识?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后,学生们对大象就会有一定的了解,而在学生们的印象中,非洲的大草原、大荒漠是不是也有非常多的大象,那么就通过《彩色的非洲》这篇文章了解一下作者笔下人类与大自然是如何相处的,更多地去了解非洲。通过两篇文章的学习,体会人与动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怎样去相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一种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并且通过同类阅读,提高学生与文章中语言情感的感悟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群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利用组块教学的方法来突破群文阅读的难点,提高小学生的课文阅读效率与质量。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正确地使用组块教学的方法,推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与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丽蓉.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2):70.
  [2]高丽芬.淡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9(2):118-119.
  [3]薛法根.小学语文组块教学[J].教育视界,2015(01):70-72.
其他文献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数学题目类型,为学生细致化地讲解相关的解题技巧,并不断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就此,本文详细论述了提升小学生数学解题技巧的方法,以期为广大小学数学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解题技巧;方法  小学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存在较大的难度,很容易丧失学习积
【摘要】在教育部最新发布的艺术学习质量监测报告中显示,抽测的4万5千名中小学生唱音乐教材上的歌一唱就走调,音准达到中等水平的小学生只有40%,音准达到中等水平的中学生只占35%。这次质量检测中还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通过听来鉴赏音乐,学生的表现普遍不错,但是,检测学生唱歌的音准,情况就令人担忧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扪心自问,不断反思,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结果?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现将笔者的
【摘要】初中生物学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联度高于其他学科,在这一学科教学中融合生态意识教育是为让初中生更好地了解生态文明,形成环保意识,结合生物学科所学,未来能够投身于生态建设实践当中。本研究从初中生物教学实例着手,分析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合生态意识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几点加强生态意识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育;生物教育;生态意识教育  现阶段,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话
【摘要】提高生物复习课的教学效果是学生学好生物课的重要环节,其中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从营造一个平台、创设问题情境、加强知识比较、重视作业与练习的功能等四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初中生物复习课的活力,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生物;复习课;问题情景  一、初中生物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复习课是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知识密度,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
【摘要】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充分积累素材,才能写出好的习作,不然就会产生下笔无话可说的窘境。本文认为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积累素材,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积累素材:小学生;写作能力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五年级习作评价标准中提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得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管我们怎么努力,终究也会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我们在教育路上不断地探索和思考。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变化,教育方法也应该有所改变。在17年的教育生涯中,我的教育之路也是不断变化的。  2000年我刚毕业时,学校为我安排了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教师作为导师。他的教育经验可以用“以暴制暴”来概括。他说:“学生上课不听话,我就让他自己掌嘴。老师不能动手打学生,但学生
绝对值衔接起初中与高中数学,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初中要求学生理解绝对值的含义以及简单的计算,相对容易;到了高中,绝对值的考查常常与函数、方程、不等式联系在一起,对于刚刚踏入高中校门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这一部分若没有专门专项的讲解和练习,直接和函数结合做题往往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为了更好地实现初高中的衔接,本校教师编著了《初高中衔接教材》,
摘要: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应注重学生对语言素材的积累及辨析运用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应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部编版教材一改过去的传统面貌,既保留了优秀的传统篇目,又在很大程度上选编了富有时代含义、教育底蕴丰厚的作品;用人文主题与语文素养两条线来组织单元结构,既兼顾了所选
【摘要】小学高年段的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阶段,有着一定的情感需求和生活体验,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和绘画表达能力,进行绘本创作具有可行性。用绘本创作可以表现小学高年段学生的生活情感与经历。鉴于此,本文从绘本欣赏、绘本基本表现手法练习、多种策略启发绘本创作三个方面进行小学高年段美术课堂绘本创作实践研究,在课堂中以绘本创作的方式培养学生视觉感知和创造能力,使其更好地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  【关键词】小
【摘要】随着新时期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不应只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应对当前初中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探究,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从各方面分析导学案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基础,一直以来对学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