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发现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为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①文献法:查阅中外文献资料,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为研究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供理论依据;②比较研究法:比较国内外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不同,为建设我国的质量保障体系提供支撑。
关键词:本科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对策研究
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已经被更多的国家重视起来,世界各国都在通过不断地实践,努力完善各自的体系和相关理论。因此,在学习他国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面向我国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本科人才培養质量保障体系,为推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进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我国对各高校制定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鲜有报道,所以本人通过在教学管理岗位中工作所得到的经验,从而发现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更好的建设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1国外研究现状
美、英等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开始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方面投入很大的力量,如美国于1987年发布的《美国大学教育》报告中就指出:“分裂的学校相互矛盾的重点和对利益的竞争降低了本科生教育经历的学术和社会质量,限制学院更好的、更有效的为学生服务能力”。西方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探索不只停留在理论上,同时还进行了诸多的实践研究,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如今,在世界各国积极研究该体系的影响下,我国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展了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这本书中,陈玉琨教授提出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快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建议。熊志翔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中阐明我国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主要存在质量观念片面化、质量保障主体单一化、质量控制外部化、质量环境不规范和缺乏专业的评估机构和人员这几个问题。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研究人员在建设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中尚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为了完善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科学的开展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工作,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化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找出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解决的对策。
3我国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建设完整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可以确保高校的教学质量,并且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学校成立教学质量保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采取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有机结合的方式,从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和调控等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质量体系的建设。我国的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质量论证系统、教学资源保障系统、教学过程管理系统和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这四部分。它是一个逐层向下监控、逐层向上负责的“责权合一”的质量管理系统。教学工作的具体安排责任在各学院及系部,教师负责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通过以上做法,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全体教师的责任感,规范了整个教学进程。但是,由于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3.1评估机构不独立
与西方国家高校相比,我国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估专家并不是来自独立于政府及学校的第三方机构,而是来自由政府指定的高校或者相关的事业单位。由于双方关系紧密相连,因此容易导致评估过程注重形式化,无法达到评估的最终目的。
3.2对体系的执行力不足
为了对本科人才进行培养,我国大部分高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并且没有向国外先进经验进行借鉴,导致制定的保障措施仅限于书面文字,没有完全的应用于人才培养中,执行效果不明显。
3.3师资投入不足
我国做为人口大国,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学设施达不到要求,致使学校条件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再加上近几年全国高校大范围的扩招,致使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无法同国外高等院校一样进行小班授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改善我国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
4.1学校领导重视体系的建设与执行
本科人才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实施过程,只有学校高层领导重视该体系,才能更好的推动质量保障体系在各学院及系部的实施,使高校师生更加重视并积极加入到执行质量保障体系的工作当中。
4.2制定奖励机制
有效的奖励机制可以保证体系的实施,并提高广大师生的参与度。针对教师,可以结合学评教的成绩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每学年考核为优秀者可在参评职称时予以加分,申报业绩时可提高一级。针对学生,定期考察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出勤率高的学生可在奖学金及各项荣誉称号评定中给予加分。
4.3加大教学资金的投入
学校应多投入一部分资金到教学运行当中,将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区分开来,聘请专职人员进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工作,并且定期邀请评估专家对近期的教学保障工作进行指导。改善教学基础设施,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本次研究在发现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工作中的先进思想及经验,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以及高等院校培养本科优秀人才的形式,提出相应对策以解决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从而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玉琨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怀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现状、问题与新趋势[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5).
[3]肖文兴.试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保障与监控[J].教育与职业,2007(30).
【课题来源】华北理工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Y1547-09。
关键词:本科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对策研究
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已经被更多的国家重视起来,世界各国都在通过不断地实践,努力完善各自的体系和相关理论。因此,在学习他国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面向我国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本科人才培養质量保障体系,为推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进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我国对各高校制定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鲜有报道,所以本人通过在教学管理岗位中工作所得到的经验,从而发现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更好的建设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1国外研究现状
美、英等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开始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方面投入很大的力量,如美国于1987年发布的《美国大学教育》报告中就指出:“分裂的学校相互矛盾的重点和对利益的竞争降低了本科生教育经历的学术和社会质量,限制学院更好的、更有效的为学生服务能力”。西方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探索不只停留在理论上,同时还进行了诸多的实践研究,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如今,在世界各国积极研究该体系的影响下,我国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展了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这本书中,陈玉琨教授提出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快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建议。熊志翔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中阐明我国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主要存在质量观念片面化、质量保障主体单一化、质量控制外部化、质量环境不规范和缺乏专业的评估机构和人员这几个问题。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研究人员在建设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中尚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为了完善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科学的开展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工作,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化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找出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解决的对策。
3我国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建设完整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可以确保高校的教学质量,并且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学校成立教学质量保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采取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有机结合的方式,从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和调控等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质量体系的建设。我国的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质量论证系统、教学资源保障系统、教学过程管理系统和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这四部分。它是一个逐层向下监控、逐层向上负责的“责权合一”的质量管理系统。教学工作的具体安排责任在各学院及系部,教师负责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通过以上做法,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全体教师的责任感,规范了整个教学进程。但是,由于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3.1评估机构不独立
与西方国家高校相比,我国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估专家并不是来自独立于政府及学校的第三方机构,而是来自由政府指定的高校或者相关的事业单位。由于双方关系紧密相连,因此容易导致评估过程注重形式化,无法达到评估的最终目的。
3.2对体系的执行力不足
为了对本科人才进行培养,我国大部分高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并且没有向国外先进经验进行借鉴,导致制定的保障措施仅限于书面文字,没有完全的应用于人才培养中,执行效果不明显。
3.3师资投入不足
我国做为人口大国,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学设施达不到要求,致使学校条件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再加上近几年全国高校大范围的扩招,致使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无法同国外高等院校一样进行小班授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改善我国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
4.1学校领导重视体系的建设与执行
本科人才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实施过程,只有学校高层领导重视该体系,才能更好的推动质量保障体系在各学院及系部的实施,使高校师生更加重视并积极加入到执行质量保障体系的工作当中。
4.2制定奖励机制
有效的奖励机制可以保证体系的实施,并提高广大师生的参与度。针对教师,可以结合学评教的成绩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每学年考核为优秀者可在参评职称时予以加分,申报业绩时可提高一级。针对学生,定期考察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出勤率高的学生可在奖学金及各项荣誉称号评定中给予加分。
4.3加大教学资金的投入
学校应多投入一部分资金到教学运行当中,将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区分开来,聘请专职人员进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工作,并且定期邀请评估专家对近期的教学保障工作进行指导。改善教学基础设施,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本次研究在发现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工作中的先进思想及经验,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以及高等院校培养本科优秀人才的形式,提出相应对策以解决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从而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玉琨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怀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现状、问题与新趋势[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5).
[3]肖文兴.试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保障与监控[J].教育与职业,2007(30).
【课题来源】华北理工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Y15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