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导入为初中英语课堂增色添翼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dvs18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精巧的课堂教学导入设计,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当然,对生动贴切的课堂设计教学来说,导入是一件难度比较大的事情,难就难在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好教材、教师和教育对象三者的关系。富有创新精神的意识,才会有妙趣横生的教学设计。
  一、课堂导入的关键点
  导入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让学生对导入语言产生足够的兴趣,在教师的帮助下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等,特别是要充分挖掘所教内容的重要意义和趣味性,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以严谨的态度和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是导入材料要有趣味性,尽可能新鲜、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导入过程要有导向性,使导入能自然进入讲授内容;三是导入内容要有刺激性,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四是导入语言要机智、准确,并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五是导入的时间把握要准确,不宜过长,因为它就像看戏的序幕一样。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和技巧
  一堂课如何引入,因教师及其教学风格、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甚至时间、地点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应该说,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把导入语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因而肯定会拿出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导入,力求导入的趣味性、实用性和艺术性。同样是课堂教学导入,有时要开门见山,切中要点;有时要顺藤摸瓜,演绎推理;有时要设置情景,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体裁和题材的不同,笔者常常采用以下几种启发方法来导入新课,效果更佳。
  1.激趣导入法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因而能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
  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进取心,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学习欲望强烈。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便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就会认真聆听与观察,集中精力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应该利用初中学生的特点,努力创设各种情境,适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案例1:在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一位教师教学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她以歌曲欣赏的方式进行导入。她选用的歌曲是同学们在小学学过的《Do you know the donut man?》,但她将歌词改编并自己录制。歌词为: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A soccer ball? A soccer ball? Yes, I have a soccer ball. I have a soccer ball.在下面的几段歌词中把soccer ball替换为volleyball, basketball和 ping-pong ball。伴随优美的乐曲声,在大屏幕上呈现出与每段歌词相对应的soccer ball, volleyball, basketball和 ping-pong ball的图片,课件制作效果相当好。同学们一边欣赏着图片,一边聆听老师亲切、优美的歌声,不由自主地随着旋律轻轻哼唱,兴趣非常高涨,马上融入了英语学习的氛围,并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首歌曲不仅旋律优美,为同学们所熟知,而且改编后的歌词也很上口,既与旋律相吻合,又是本节课重点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歌曲导入全方位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创造性,导出了氛围,导出了情趣。
  2.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等手段来导入教学。随着科学的进步,各种教学设施如,电脑、投影仪、VCD、录音机等相继进入课堂。同时大量的图片也在英语课堂上被广泛地运用,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导入,以便更直观地导入新的知识点。如在讲授“圣诞节”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放一段有关圣诞节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一下外国节日的文化气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材中的插图或网络图片导入新课。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他们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融入课堂中,而且还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复习、预习提问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意让学生复习与所授新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回忆,更好地为引入新授课题夯实基础。温故而知新,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特别是让学生明确几个关键点,然后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不自觉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游戏导入法
  教师在呈现新知识前,根据已学知识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巧妙地设计符合本节课内容的英语游戏。通过游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深受学生欢迎。例如,教师在教授有关动物的课文时,可设计“猜一猜”的游戏。先让全班同学在纸上写下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名字上交,然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抽出一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动作或是用英语简单介绍该动物的特点等方法让别的同学猜出该动物。由游戏引入阅读文章,即使文章较长,学生们也不会产生畏难情绪,会以饱满的热情学习全文。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如果在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赢得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热情和兴趣,便获得了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同样一堂课,着眼点不同,思路不同,使用的导入方法也就会不同,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只要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就是好的导入法。导入法在应用时,各种方式也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找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导入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有活力,更有自信,更有朝气。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日趋深入,在新课程理 念下, 转化思想被广泛应用到小学数学应用题 教学中,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简要分析了小 学数学应用题解答中的转化思想, 希望可以提 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解答  人们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加强了重视,因此,数学问题得到了世界各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中美国和日本是重视学生数学教育的典型代表,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面临诸多困惑,如:语言积累中,学生都能背诵名言佳句,但结合意思填空时,却不知是哪一句;仿写(拓展)句子时,“下笔千言”,结果却“离题万里”。“教无定法”的理念大家都烂熟于胸,但若想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话,从情感“破”课,即进行愉快教学,定会有事半功倍之功效。  荀子曰:“夫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也速。”他认为音乐具有振奋人的精神,感化人们,教育人们的力量。  孟子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摘 要:通过自身实践,对“小学初中数学教学衔接“这一课题进行有益实践,首先对七年级学生中普片存在的衔接不利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再针对这些原因采取多种措施,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对口衔接,取得了良好效果,最后陈文记之。  关键词:小学初中数学;衔接;实践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面临着许多变化,受这些变化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成绩会大幅度下降,许多小学数学成绩很不错的学生有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因此我对新生入学后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可见形成性评价是我们一线初中教师所必须要探究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开成性评价;初中物理;有效引领;激发兴趣;学习效益  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