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untryg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鼓励学生积极走向生活,丰富表象积累,培养丰富的情感。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紧紧抓住想象力培养这根主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与途径,多层面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作文的王国里自由飞翔,写出血肉丰满、富有灵性的文章。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想象能力 培养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意义。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是启发学生富于创造性地写好作文的金钥匙。学生在寫作中想象越丰富,其语言表达就越生动,想象越活跃,其语言表达也就越有情趣。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想象
  是否有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是作文是否生动形象的保证。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事物,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受事物的各个方面,如用眼去看、用鼻子去闻、用手去摸、用耳去听,等等,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加入自己的独特情感,否则学生对观察的事物冷冷冰冰,写起文章就必然平平淡淡,毫无生气,没有真情实感。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经常把学生带进自然,观察、感受大千世界的美丽。春天里我领学生走进公园、走进野外寻找春的足迹;夏天里我跟学生一道享受蚂蚁搬食物的快乐、欣赏荷花的美丽;秋天里我带学生去郊游、去感受秋叶的绚丽多彩……在引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如在一次《校园里的桂花》的写作练习中,我带着学生漫步在校园里,先让他们用心感受桂花的香味,同时边指导学生观察桂花边问:“你们觉得桂花像什么?”“像米粒,可比米粒要小。”“他躲在树叶中间就像顽皮的小孩。”“颜色呢?请大家接着联想。”学生就这样边看边想象,充满了情趣。在这次作文中出现了许多优美的语句。如:“一阵微风夹着一股香甜而浓郁的花香迎面扑来,直钻人的心脾。抬头望去,一株高大的桂花树如巨人一般挺立在那里,茂密的树冠像撑开的一把绿色大伞。走近一看,一团团、一簇簇碎金般的小花簇拥在一起,正躲在翠绿如玉的叶间顽皮地眨着眼睛,偷偷地打量着这美丽的校园……”“美丽的桂花树,你静静地伫立在这里,默默地倾吐着自己的芬芳,为校园撑起一方美丽的风景,在你的庇护下,我们快乐地成长。老师啊!您不就是校园里的那株桂花树吗?……”看,这就是观察、想象的魅力。由此可见,在引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只有启发他们进行合理想象,他们才会写出形象生动、情感真挚的文章,才会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二、观察作文中想象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作文有观察作文,大部分都是看图作文,这类练习生动形象,但画面是相对静止的。作文要在画面的基础上展开,除了静态的描写外,还有动态的画面上看不到的内容,这样可以通过图画静与动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在观察图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想象的翅膀飞越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想象事件的全过程:(1)审读静态画面,包括场景、背景、事物的主次、时间的先后、人物表情等内容。(2)联想画面的动态,包括人物的心理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具体的过程细节等,所有这些都必须经过静态的画面所提示的内容联想,做到“静”与“动”完美统一。最后将画面本身和联想内容书写成文。这样,学生在观察想象的过程中,想象力得到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三、拓宽思路,活跃思维,培养想象力
  正确的思考线索可以让学生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科学的认识活动,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实现有意想象。就习作训练来讲,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学习、生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对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拓展分析思路,适时调整、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效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四、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特定的情境和氛围就能够迅速地唤醒他们沉睡的记忆,触动他们写作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很快入情入境,进入想象写作状态。如在一次作文《温暖》的写作中,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傍晚放学时,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带伞的同学都陆续地回家了,没带伞的同学也陆陆续续地被家人接走了,最后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我站在长廊里望着丝毫没有停意的大雨发呆……我启发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和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接下来可能要发生的故事。由于学生平时有所感知,有较丰富的生活表象积累,很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象进行写作。从学生的作文写作情况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有学生写的是晚归的老师把伞给了自己,而老师自己却冒雨回家的事;有学生写的是要好的同学回家后给自己送来了雨伞;还有学生写爸妈出差在外,年迈的奶奶冒雨给自己送伞,等等,细节的刻画十分生动,情节的描写十分完整,情感真挚而感人。有些时候,为了使学生能很好地进入情境写好文章,我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可以重现的特点将实物图片、音乐影像等组合运用,让学生调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分析。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家乡》时,我一边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家乡美丽的风土人情图片一边播放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渲染气氛,将学生带进美妙的世界,在感受家乡美好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并唤起学生的想象,产生描写家乡的欲望。在作文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能很好地调动学生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记忆表象,在此基础上展开新颖、合理的想象,使学生“神思”的翅膀飞得更高远。
  总之,想象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说是指导学生多思、多问、多实践。实践是衡量创造价值的唯一标准,也是创造想象的唯一源泉。学生只有在复杂的社会生活里,才能张开充满想象力的翅膀,探取到智慧的明珠。
其他文献
后进生一般指学习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个班级内后进生所占比例的大小,以及后进生的思想、学习变化情况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之一。因此,引导后进生增强学生主动性,提高学习成绩,始终是每个教师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回顾自己几年的教学工作实践,我在后进生身上花的工夫最多,后进生进步也很明显,后进生的转化使班级整体素质显著提高。转化后进生的方法,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树立后进生转化的信心  要做好后進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采用合作学习方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使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交流,分享好的学习方法和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合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合作学习 实施途径  1.引言  新时期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应适
阅读教学应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革新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型课堂模式势在必行,在改革的大背景下,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的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  一、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传统阅读课上,教师喜欢喋喋
摘 要: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它的重要性表现在它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石。本文从如何创造识字环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指导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等方面入手,探索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识字教学 识字环境 识字兴趣 识字方法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将低年级识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为第一教学目标。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学习兴趣持续时间短。因此,要实现上述目标,在识字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充分引导学生识字。教师要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识字教学,使识字教学活起来。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培养对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自觉识字的好习惯和能力
宝藿苷I是淫羊藿发挥功效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骨质疏松、抗氧化以及缓解高血压等作用。常用于制备宝藿苷I的方法有柱色谱、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由于宝藿苷I在原
摘 要: 目前的作文批改,教师大多越俎代庖,让真正的“主角”变成了“听众”与“看客”。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文章提出,在作文教学中可以探讨并实行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建立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动关系,作文批改将更加节时高效。  关键词: 示范 自批自改 多向互动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最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多年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而作文批改又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