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数学教学的策略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是技工学校的一门基本文化课。如何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理解应用意识的内涵,并在数学中学以致用,努力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其能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是技校数学教学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应用意识;数学思想;数学语言;改善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8.1
  数学课是技工学校的一门基本文化课,如何使学生热爱这门课、学好这门课,并能为其他专业课服务,成为数学教学的关键问题。下面就自己从事教学实践悟出的策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我国数学家的贡献,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学生刚入校时,对什么都新鲜,教师如何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呢?现在有好多同学情况不同,有的辍学时间比较长,有的同学毕业后打工干零活,由于缺乏技术找不到用武之地,针对上述情形,作为教师如何使学生产生兴趣,并更好的学好数学呢?首要一点要抓住上第一堂课的机会,用生动、具体、真实的事例介绍古今数学家的成就,为学生学习数营造良好的氛围。
  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能力。首先,要认识到数学应用意识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强化数学应用意识是数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的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随着社会发展,其地位日益提高,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自然科学的发展依赖数学,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也要不同程度地借助数学知识及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帮助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有助于他们终身的发展。
  其次,理解数学应用意识的内涵。所谓数学的应用意识是一种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周围生活中的问题,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利用新的数学知识也能发现和认识也能发现和认识现实生活中蕴涵的数学信息。
  再次,教学中学会再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以更大支力作用于实践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在数学知识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引用新知识应当联系学生的生活际,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从生活实际中引用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的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示范。
  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挖掘美、认识美、创造美。数学不是符号和数字的游戏,而是现实世界中人类经验的总结。“黄金分割”的奇妙应用,创造了美,如举世公认的维纳斯女神的身材塑造;解析几何中的一些二次曲线,体现了图形美;数学中许许多多的对称,如公式的对称、图形的对称、方程的对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都体现了数学中的对称美。
  努力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再创造”。教学中应始终遵循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创造问题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围绕某个问题讨论、交流。要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放开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另外,还应认识形式不同,将导致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要允许他们对同样的内容有不同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引导、启发、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在和谐、松、积极、民主、合作、团结的教育环境中,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的基本策略,是数学的灵魂,学生处理问题的明确性、思考问题的条理性、个人行为的准确性,数学思想在这些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引导学生领悟和掌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数学思想方法,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使其真正懂得数学的价值。
  认识到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本中定义、公理、定理、公式、性质都是通过数数学语言来表达的,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另一方面数学知识又是数学语言的内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一个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一个对数学语言不能理解的人是绝对谈不上对数学知识有什么理解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掌握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数学语言又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对一个问题能清楚地说一遍,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而正确的理解题意,画先符合条件要求的图形,寻找已知条件,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有关知识的映像,解题、判断的形成直至解答过程的表达,处处离不开数学语言,因此从实际问题中归纳提炼数学语言,成为数学的关键,也是学好数学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答问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自信。具体的做法是激发兴趣,创设氛围,让学生敢问;然后通过“示范以助模仿提问、帮助寻找切入点提问、归纳不同文体的提问方法”三方面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质疑;方法;引导;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每一次集体备课,我们组内教师讨论最热烈的就是“该问哪个问题”,“怎样问”,“问多
[摘要]: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是让学生思维不再缺席的重要手段,是达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的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提问要使学生能够接受、符合学生现状的原则,且提问的形式要科学合理,对于学生的回答评价要恰到好处,把握住一个“度”字。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0  一、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
【中图分类号】G633.7  我校5月第一周为市级公开周,我在5月5日开了一节的公开课,授课班级为高一(1)班,授课内容为山东版物理2第4章匀速圆周运动第1节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这是一节概念课,内容多且抽象,不好上。如果按照传统的上法,将是一节乏味的概念课。新课程将这一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整合,首先在导入过程用多媒体展示身边典型的圆周运动,接着通过运用较多的实验器材配合概念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对概
【中图分类号】G63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为开展探究性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独立运用实验的手段,对研究对象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未知现象或数据进行探究,在观察现象得出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总结出结论,以了解它具有怎样的组成,有什么属性和变化特征,教师不把现成的原理和规律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认知特点提出课题
中图分类号:G633.41  作为一名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是家常便饭,是天经地义必不可少的。作业是学科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所学知识的预习、复习与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进一步调节完善自己的教学。可目前不少初中英语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常常存在三种误区,即“题海战术”、“唯考试论”
目的 研究院前急救的特点,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3125例"120"出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院前急救状况.结果 院前急救的特点为:外伤以车祸
摘要:数学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可以渗透探究性教学,新课教学运用情景引导学生探究新知,习题课教学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活动课上让学生拓展探究开阔视野,复习课让学生结合典型问题探究梳理知识完善认知结构。通过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开展不同的数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探究性学习;学习兴趣;认知结构;求知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