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dsa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结构化教学理念,能够有效地将零散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结构化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也越发重视教育行业的发展,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结构化理念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这要求教师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数学教学进行设计,以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为基础,构建一个完整、有条理的数学知识体系。
  一、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设计方法
  在教学前,教师要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的学习更为高效。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学方法和形式繁多,但其本质区别并不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一般会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仔细分析,然后对学生本身进行分析,最后对学习情境进行分析。通过对上述三点的分析,教师能够对教学内容有完整的评估和了解,能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好此次教学的目标,并安排好教学顺序,再根据教学内容和顺序来选择教学手段,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来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教师在获取了教学目标评价后,根据实际情况,再次评估学生的学习需求,制订出更为完善的教学计划。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计算后,再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如果学生对两位数乘法掌握得较好,教师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复习算理和算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导入;而当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差时,教师需要先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乘法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通用的,能够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基础,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1]。
  二、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的选择
  在现阶段,教学策略与方法非常多,但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并非易事。教学策略是学生进行学习和教师进行教学的途径和渠道。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导入、教学内容、信息加工及教学顺序的安排和教学质量的评估。在每个教学阶段中,教师都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在教学内容阶段,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来调整内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建议;在信息加工阶段,教师要带领学生复习和回忆以往学习的知识,并将其与新知识进行整合;在教学顺序安排阶段,教师要按照合理、科學的顺序进行排序;在教学质量评估阶段,教师要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对学生进行检验。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几何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可以准备好多种教学道具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让学生从准备好的道具中挑选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道具;在信息整合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两种形状各异的特征,再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循序渐进地增强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和热情。因此,在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策略并非固定的,教师不能按照一种模式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生和课堂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三、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经过细分可以分为教学情境、教学动机、教学组织、教学应用、教学评价、教学重复和教学概括七个环节,这七个环节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教学情境具体指的是,在进行新知识学习过程中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的内容。教学动机指的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内容。教学组织具体是指,将已学知识与新知识进行串联,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内容。教学应用具体指的是,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第一次的实际应用。教学评价指的是,对学生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评结果。教学重复指的是,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重复、多次的练习与训练,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教学概括指的是,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脱离书本,贴近现实[2]。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先创设相关教学情境,让学生思考和计算,如李叔叔从某地坐火车去北京一共花了10个小时,已知火车每小时行驶150千米,请问李叔叔来时的城市距离北京一共有多少千米?当学生得出结果后,教师再进行设问:“在进行不进位的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运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时,教师便可以将三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数学知识和新知识进行整合与串联,并让学生自行思考和理解,对问题进行回答,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这时,教师再次提问:“李叔叔从北京到另外一个城市一共花了13个小时,而已知火车每小时可以行驶145千米,请问,北京与李叔叔的目的地距离多少千米呢?”这时,教师让学生再次列出竖式进行计算和思考,并找出该题目与上一道题目之间的区别,并通过这个方法顺利融入“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知识。在学生计算出题目答案,并对算理进行总结后,教师要帮助学生串联好不进位乘法的已学知识与进位乘法的新知识。在应用环节,教师可设置这样一道问题:“在动物园里,大象每天要食用350千克事物,此时大象的饲养员为它准备了5吨食物,请问大象可以吃多少天呢?”教师要让学生利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来解答题目,利用知识迁移让学生灵活运用已学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此外,教师要在后续的教学中重复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其对总结出的算理与计算方法形成深刻的认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四、加强小学数学结构化概念教学
  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认识到抽象化思维对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使用形象的讲解方法,通过数量关系与空间图形来加强数学概念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其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拓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深度,帮助其理解数学概念,提升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讲解和拓展数学知识,让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认知和理解,并增强对概念的探究意识,使用概念去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师可以将分数分为若干部分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进行分数的运算教学,利用较为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引导其对分母不相加而分子相加的概念进行思考,并以此引出分数四则运算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分数运算方法的认识。这样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意识,加深学生对数学抽象概念的理解,进而达到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和框架。学生的知识积累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教师要不断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帮助其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其自主思考的能力。在进行结构化教学时,教师要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及数学思维培养等方面出发,从备课环节开始做好准备,结合班级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目标,针对每个教学环节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合理地利用教学策略来实现教学目标,在不断的实践和思考中,提升自身的结构化教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朱希萍.“结构化教学”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复习课设计[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0(05):53-56.
  陈进.小学数学结构化思维教学的价值和实操:构建以学科目标为统领的四环节循环课堂增效模式[J].广西教育(教育时政),2020(05):52-5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深度阅读。深度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思维的深刻性,同时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也具有重要意义。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深度阅读能否真实发生,而审辨式思维又是思维能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能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深刻理解文本,在质疑、批判中深化认知,在对话互动中培养思维品质,进而帮助教师高效地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
【摘要】“多元表征理论”是基于心理学理论完善小学数学教学进程的研究成果,多元表征将同一数学学习对象以多种表征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借助情境表征、符号表征、文字表征、图形表征等,加速学生对数学知识和原理的理解。本文对多元表征视域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进行了探究,旨在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多元表征视域;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教师利用多元表征理论进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
【摘要】在现代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成了当下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并对当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针对音乐教学方面。传统的音乐课程以讲解音乐理论知识为主,无法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这要求教师采取完善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初中音乐教学质量。教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音乐教学模式,必然会影响音乐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应从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加强音乐对学生的艺术熏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
众所周知,地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对幼儿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提高幼儿对家乡的认同感,还能在此过程中,锻炼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开阔幼儿的知识视野。本文主要以小鹿班开展的地域活动为例,讨论地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及有关策略。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是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中小学合唱教学的现状;其次结合课堂教学实例,以改编教材作品为抓手,提出了卡农、分解和弦、旋律交替进行等几种有效的改编、创编方法,旨在有效提升学生的和声听觉能力,提高其音乐实践力。  【关键词】合唱教学;音乐实践力;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
【摘要】课堂奖励作为教师课堂管理教学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着重梳理了近15年来国内外的有关课堂奖励机制负效应和有效应对策略的文献,对现有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该领域内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方向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课堂奖励;负效应;教学策略  合理而有效的课堂奖励可以充分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