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题班会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应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现实中的许多主题班会由于班主任不得其法,常常成为“假、大、空”的花架子,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经验积累及反复实践,探索出了主题班会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四实原则”,即主题务实、过程充实、技法平实、情感真实,构建“有用”“有趣”“有效”的三有主题班会课堂,从而真正发挥主题班会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主题班会 主题务实 过程充实 技法平实 情感真实
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根据学生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围绕一个专题或针对一个问题而组织开展的教育目的明确、教育时间灵活、教育内容严谨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并由于其导向、感染、规范、激励、凝聚等功能,成为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和阵地。
一、主题班会设计困境及原因分析
职业院校班主任多为一线专业教师兼任,这些教师由于专业课教学、教研、教改等方面工作的压力巨大,对于德育教育工作往往不够重视,对于学校布置的主题内容应付了事。班主任主观态度上的敷衍,致使主题班会形式单调、内容古板、缺乏创新。长此以往,学生对于主题班会课程缺少期待,不感兴趣,更难说把教育意義落到实处了。
诚然,绝大多数班主任能够认真负责地完成德育教学工作,但是主题班会课程教育效果依旧不尽如人意。这往往是由于班主任不得其法,对于班课的组织原则存在一定理解性的误区,设计浮于表面,将主题班会演变成了“大杂烩”“表演课”“报告课”等。长此以往,不仅冲淡了教育主题,也降低了活动的功效,使主题班会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常常是班课一结束,主题教育也画上了句号,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因此,探索出一套主题班会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策略,从而将主题班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具有重大意义。
二、主题班会设计“四实原则”内涵分析
1.主题务实
主题班会的选题要具有时代性、教育性、针对性。选题的过程既要考虑时代的相关性与热点性,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发展的方向及需求,也要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所表现出的思想、心理等需求,务本求实,针对班级主要问题,而不是好高骛远。
2.过程充实
一节优秀的主题班会课程,不仅主题要务实,更要有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与过程,环节紧凑,互动有效。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有效果,为了能够使设计内容适合主体,首先要进行精准的学情分析。而学情分析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对于教学对象的普遍性,会直接影响到主题班会过程设计,继而影响主题班会效果,是高效主题班会的基石。基于精准的学情分析,过程主体要围绕主题导入、主题揭示、主题深化三个步骤有层次性地完成。此外,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
3.技法平实
主题班会因其灵活性较高,可以选择的操作技术、手段与方法相对较多,并可依托情景剧、辩论赛、诗朗诵、知识竞赛等多种载体进行呈现。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应努力寻求操作简单、讲究实效、符合学生特点,有利于主题展示与深化的技法,而不要过分追求形式而导致虚假繁荣的表象。
4.情感真实
“唯有动其心,坚其行,才能塑其志”,情感真实要贯穿于主题班会课前筹备、课中实施及课后延伸全过程。主题班会归根结底是通过学生体验和感受而进行的一场“导心”教育。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教师要努力使教育内容真正为学生所接受,使学生与主题形成共鸣,先内化于心,再外化于形。
笔者通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反复摸索与实践,总结出了一种有效的主题班会“导心”方法,即基于精准的学情分析,通过场景搭建与气氛渲染两个抓手,实现对于学生多种感官、思想和行为的综合触发,产生情绪调动的效果,从而成功实现“导心”。其中,场景搭建是指通过创设特定的环境,使学生感觉身临其境;气氛渲染是在特定环境中利用音乐、台词、音频、图像等媒介调动学生强烈感觉。
综上所述,一节好的主题班会应是遵循主题务实、过程充实、技法平实、情感真实这“四实原则”,不拔高主题、不忸怩作态、不官话套话,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有感而发的教育过程。
三、“四实原则”主题班会设计策略与应用实践
下面以《执工匠精神之心,圆技能成才之梦》主题班会为例,对主题班会设计策划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四实原则”进行应用实践分析。
1.选题背景分析
近几年,在国家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及李克强总理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层面,企业希望招聘入职的技师能够成为技术骨干的后备力量,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和远大的职业理想。在学生个人层面,班课教育对象为技师层级学生,是由高级工选拔出的优秀学生,绝大多数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技能有所建树。因此,遵循“主题务实”原则,综合时代热点,并考虑学生切身需求,决定召开题为《执工匠精神之心,圆技能成才之梦》的主题班会。
2.班级基本情况描述
本次班会班级学生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技师层级一年级学生。全班共计31人,1人为笔者所在学院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集训队队员。为保证班课“过程充实”,使学生有获得感,真正达成教育目的。在本次主题班会筹备阶段,教师指导班级干部对全班学生的日常安排及理想目标现状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学生可划分为“被动接受家庭安排,缺少个人主见”“对专业有兴趣,对未来有目标”“缺少个人主见,每日按部就班”“得过且过,缺少发展目标”及“有很多想法,但是目标方向不清晰”五种类型,统计结果表明属于类型三与类型五的学生占比最多。
通过班主任综合摸底调查及日常观察,确定学生现阶段学情特点。综合国家、企业、个人需求、学院第二课堂主题班会课程体系及学情分析,确定了本次主题班会的目标:一为初步确立技能成才职业发展目标;二为拟定个人职业成长规划思路。
关键词:主题班会 主题务实 过程充实 技法平实 情感真实
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根据学生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围绕一个专题或针对一个问题而组织开展的教育目的明确、教育时间灵活、教育内容严谨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并由于其导向、感染、规范、激励、凝聚等功能,成为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和阵地。
一、主题班会设计困境及原因分析
职业院校班主任多为一线专业教师兼任,这些教师由于专业课教学、教研、教改等方面工作的压力巨大,对于德育教育工作往往不够重视,对于学校布置的主题内容应付了事。班主任主观态度上的敷衍,致使主题班会形式单调、内容古板、缺乏创新。长此以往,学生对于主题班会课程缺少期待,不感兴趣,更难说把教育意義落到实处了。
诚然,绝大多数班主任能够认真负责地完成德育教学工作,但是主题班会课程教育效果依旧不尽如人意。这往往是由于班主任不得其法,对于班课的组织原则存在一定理解性的误区,设计浮于表面,将主题班会演变成了“大杂烩”“表演课”“报告课”等。长此以往,不仅冲淡了教育主题,也降低了活动的功效,使主题班会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常常是班课一结束,主题教育也画上了句号,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因此,探索出一套主题班会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策略,从而将主题班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具有重大意义。
二、主题班会设计“四实原则”内涵分析
1.主题务实
主题班会的选题要具有时代性、教育性、针对性。选题的过程既要考虑时代的相关性与热点性,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发展的方向及需求,也要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所表现出的思想、心理等需求,务本求实,针对班级主要问题,而不是好高骛远。
2.过程充实
一节优秀的主题班会课程,不仅主题要务实,更要有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与过程,环节紧凑,互动有效。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有效果,为了能够使设计内容适合主体,首先要进行精准的学情分析。而学情分析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对于教学对象的普遍性,会直接影响到主题班会过程设计,继而影响主题班会效果,是高效主题班会的基石。基于精准的学情分析,过程主体要围绕主题导入、主题揭示、主题深化三个步骤有层次性地完成。此外,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
3.技法平实
主题班会因其灵活性较高,可以选择的操作技术、手段与方法相对较多,并可依托情景剧、辩论赛、诗朗诵、知识竞赛等多种载体进行呈现。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应努力寻求操作简单、讲究实效、符合学生特点,有利于主题展示与深化的技法,而不要过分追求形式而导致虚假繁荣的表象。
4.情感真实
“唯有动其心,坚其行,才能塑其志”,情感真实要贯穿于主题班会课前筹备、课中实施及课后延伸全过程。主题班会归根结底是通过学生体验和感受而进行的一场“导心”教育。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教师要努力使教育内容真正为学生所接受,使学生与主题形成共鸣,先内化于心,再外化于形。
笔者通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反复摸索与实践,总结出了一种有效的主题班会“导心”方法,即基于精准的学情分析,通过场景搭建与气氛渲染两个抓手,实现对于学生多种感官、思想和行为的综合触发,产生情绪调动的效果,从而成功实现“导心”。其中,场景搭建是指通过创设特定的环境,使学生感觉身临其境;气氛渲染是在特定环境中利用音乐、台词、音频、图像等媒介调动学生强烈感觉。
综上所述,一节好的主题班会应是遵循主题务实、过程充实、技法平实、情感真实这“四实原则”,不拔高主题、不忸怩作态、不官话套话,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有感而发的教育过程。
三、“四实原则”主题班会设计策略与应用实践
下面以《执工匠精神之心,圆技能成才之梦》主题班会为例,对主题班会设计策划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四实原则”进行应用实践分析。
1.选题背景分析
近几年,在国家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及李克强总理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层面,企业希望招聘入职的技师能够成为技术骨干的后备力量,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和远大的职业理想。在学生个人层面,班课教育对象为技师层级学生,是由高级工选拔出的优秀学生,绝大多数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技能有所建树。因此,遵循“主题务实”原则,综合时代热点,并考虑学生切身需求,决定召开题为《执工匠精神之心,圆技能成才之梦》的主题班会。
2.班级基本情况描述
本次班会班级学生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技师层级一年级学生。全班共计31人,1人为笔者所在学院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集训队队员。为保证班课“过程充实”,使学生有获得感,真正达成教育目的。在本次主题班会筹备阶段,教师指导班级干部对全班学生的日常安排及理想目标现状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学生可划分为“被动接受家庭安排,缺少个人主见”“对专业有兴趣,对未来有目标”“缺少个人主见,每日按部就班”“得过且过,缺少发展目标”及“有很多想法,但是目标方向不清晰”五种类型,统计结果表明属于类型三与类型五的学生占比最多。
通过班主任综合摸底调查及日常观察,确定学生现阶段学情特点。综合国家、企业、个人需求、学院第二课堂主题班会课程体系及学情分析,确定了本次主题班会的目标:一为初步确立技能成才职业发展目标;二为拟定个人职业成长规划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