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课外阅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289952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况,开展多种数学课外阅读形式,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0-0056-01
  提起课外阅读,大多数人认为这是语文、英语等学科才需要重视的。其实,数学学科的课外阅读也极为重要。因为课外阅读不但能锻炼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和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养成数学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一、联系新闻报道,导入新课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提起课外阅读,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各种辅导书或者专业性比较强的书籍。其实,教师可以利用新闻报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关注数学新闻,拓宽知识面。
  以五年级下册“圆”的教学为例。学生虽然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圆,但是圆周率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还是相对陌生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了一段关于圆周率日的报道来引入圆周率的概念。2016年的国际圆周率日为3月14日~16日,即3.1416,恰好是π约到小数点后四位的数字。期间,美国必胜客在门口挂上了普林斯顿教授约翰出的数学题,解答出来的幸运者可以享受3.14年的免费比萨;南京的一百多名师生共同欢度这个节日,并纪念了中国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通过这个新闻,我导入了圆周率这个重要的概念,而且激起了学生对于圆周率日和祖冲之的兴趣。课后,我再让学生通过网络或者书籍去了解相关的课外知识。
  联系新闻导入新课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而且能够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课外阅读不再枯燥,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二、整合学科知识,拓展外延
  学科与学科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开的,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探究得更深入一些,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以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教学为例。教材中提到了大、小月,我便向学生提问:“大、小月分别是31天和30天,这是按照什么规则制定的?为什么整百数的公历年份,一定要是400的倍数才算是闰年?”学生一时想不出答案,我便鼓励他们自己查资料。有的学生上网查,有的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书籍,还有的学生直接向其他人请教……第二天的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学生通过阅读,不仅拓展了知识,而且获得了解决问题以及获取课外知识的方法,一举两得。
  按照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打破学科的界限,突破教师课堂灌输的封闭状态,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推导过程,引导探究
  很多学生都觉得数学充满了各种数字和公式,既枯燥又难学。其实,数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要让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教师应当合理利用课外阅读,强化知识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以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的教学为例。刚刚步入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于这种枯燥的公式往往较为反感。于是我在讲这节课之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他们查找关于乘法口诀的相关资料,上课时进行交流。经过课外阅读,学生发现,原来现在学习的乘法口诀在我国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欧洲直到十三世纪初才知道这种简单的乘法表,而其他文明古国也没有发现这种简单的基本计算规则。此外,学生还找到了乘法口诀的推导过程。这样,学生会觉得乘法口诀是一个很神奇且令他们感到骄傲的法则,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乘法口訣的记忆会十分主动,理解也更为深刻。
  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强化教材内容推导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和有趣,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因此,教师要做好课外阅读与课内教学的衔接,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指导教学的平衡。
  总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的,“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非必修的阅读也就是课外阅读,它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数学的能力。
  (责编 罗 艳)
其他文献
[摘 要]日常教学中,听课是常见的一种研训方式,而模仿一节好课更是一线教师常采用的学习方式,但如何进一步观察、反思一节好课,值得我们思考。通过临摹公开课,反思公开课和自身课堂两者间的差距与问题所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公开课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公开课 临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5-028  每
依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并基于小学数学的本质特点和学习规律,提出“真·趣”教学理念。在数学探索中以及现实情境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数学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针剌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基于此,教师应立足课程标准,从“触摸概念本质,夯实数学基础”“注重操作实践,培养实践能力”“挖掘教材内涵,领会教材价值”“关联教学内容,建构知识体系”四个方面探究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从而明确教师发挥引领作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要求。  [关键
[摘 要]概念图是教师研读教材后,根据概念和重难点梳理出来的学习地图。将概念图巧妙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概念图 小学数学 有效性 概念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5-05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图能为学生展现一个知识的框架,帮助学生有效理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起一个有序、关联的关系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56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及B组,分别采用SIMV+PSV模式及ASV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呼吸
近年来带状疱疹高发,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有明显优势,现笔者总结针灸、穴位注射、拔罐等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心得体会.
[摘 要]审题是解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听、说、读、写等方面教会学生正确的审题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审题习惯。  [关键词]读;说;画;审题方法;审题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2-0080-02  学生的作业是课堂教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并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智慧“放手”,“让学”给学生,实现教学相长,使师生得到共同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堂 让学 机智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37  教学片断:  例题:“学校活动小组举行课外活动,其中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手法治疗黑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黑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手法组、针刺组和手法组三组,针刺+手法组采用双掌交叉按压整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