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优化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化学教学中常见的情境设计有:以化学实验创设探究型情境;以生活场景创设经验型情境;以化学历史创设故事型情境;以问题引导创设认知型情境。
  [关键词]初中化学 情境设计 策略
  化学是初中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学生的接受难度较大,采用情境教学策略能够吸引学生兴趣,拉近化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化学实验创设探究型情境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够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实验情境开展教学,深化学习效果。如《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一课中,教师可设计如下实验情境。
  [实验准备]将学生分组,给每组学生提供等质量的NaCl、NH4N03、NaOH三种物质和等质量的水以及温度计。
  [实验过程]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溶解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先测定溶解前物质的温度;同时在盛有等量水的烧杯中放入三种物质;经过相同的时间后再次测量水温。
  [实验现象]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溶解后,NaCl溶液的温度变化不明显,NH4N03溶液的温度降低,NaOH溶液的温度升高。
  [实验总结]溶解过程伴随着热现象。吸热过程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从晶体中分离出来并向水中扩散;而放热过程则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形成了水合分子。
  教师通过设计实验情境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吸引学生进行深人思考研究。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体会到了动手操作的乐趣,同时也积累了实验经验和探究方法。
  二、以生活场景创设经验型情境
  化学来源于生活,以生活场景为基础创设经验型情境,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化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如在教学《酸碱盐》一课时,可设计如下生活情境。
  [情境1]厨房小贴士:在处理鱼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不小心将鱼胆弄破的情况。鱼胆的苦味会渗透鱼肉,影响鱼的口感。将鱼放入纯碱水中进行冲洗,即可去除苦味。思索:能够用食醋或食盐来去除苦味吗?
  [情境2]药店小常识:生活中常常会有人得胃病,而“胃舒平”则是治疗胃病的良药。思索: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化学知识?
  [教师引导]鱼胆的主要成分是胆汁酸,纯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可以与酸进行反应,从而去除鱼的苦味;得胃病的大多数原因是胃酸分泌过多,“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可与胃酸进行中和。
  设计目的:处理鱼和吃药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以此为引入可使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和生活实际产生共鸣。
  三、以化学历史创设故事型情境
  利用化学发展史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家在探究化学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从而学习化学家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例如,在《氧气》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入氧气发现的历史故事。
  [故事情境]普利斯特里进行了如下实验:首先加热汞煅灰,放出气体;将蜡烛放在这种气体中,发现蜡烛的火光更为明亮,同时燃烧了更长的时间;将小白鼠放在这种气体中,发现小白鼠存活了较长的时间。从而他得出了实验结论:这种气体中不含有燃素,但可以助燃。普利斯特里向拉瓦锡展示了实验,拉瓦锡不相信燃素说,并通过金属煅烧实验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进而提出了氧元素。
  [教师引导]普利斯特里发现了某种未知的气体,但是受到燃素学说的影响没能发现氧气,而拉瓦锡打破了这种限制,发现了氧。
  设计目的:让学生沉浸在氧的发展史中,可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学习化学家积极探索的精神,陶冶情操。
  四、以问题引导创设认知型情境
  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常常会提出各种问题。问题的提出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进行主动思考,达到积极学习、主动形成化学思维的效果。如在教学《溶解度》一课时,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情境。
  [问题1]进行课堂演示,在烧杯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向水中慢慢放进白糖,发现当放至一定量后,白糖不再溶解。提问:为什么白糖不再溶解了?
  [问题2]白糖不再溶解了,说明已到达溶解的极限。如何科学地表达这种极限呢?
  [问题3]如果想让白糖继续溶解,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教师设计了连续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课堂展示和逐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由易到难,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符合學生的心理发展要求,在情境教学的开展中,教师要注意联系教学和情境,提高情境教学的应用效果,以情境促教学,以策略促提高。
  (责任编辑 罗艳)
其他文献
[摘 要]若教学方法单一落后,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会导致学生学习不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学习效果不佳。变学生听课为学生上台展示,变演员为导演:学生既要会讲,还要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和分工协作能力,为团队争先创优。“九步五必做”教学法让教师在“教”学生中得到补充和学习,让学生在自己的“教”中得到锻炼和升华,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高效 九五模式 教学互动 教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
高效的问题是学习动力的助推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提高思维创新能力。导学案通过对问题的设计,实现导学、导思、导练等教学功能。
[摘要]新课改倡导教师改变以传递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营造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教与学相互促进。  [关键词]激活思维 自主学习 初中化学  现代教育理念非常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影响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影响着学生探索及创新的能力;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则会持续影
[摘要]传统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一直强调讲授和灌输,过分突出了知识的接受与掌握,忽略了知识发现和形成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和创新,将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中,丰富课堂知识的呈现方式。[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知识呈现探究学习[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108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
[摘 要]课程改革下,各类学习模式的变化,带来了班级管理方式的变化,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课程改革,适应“学习共同体”这一教学模式,重视是一个根本,从对思想到行动到检查等一系列的重视探讨课改中的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课程改革 思考 过程 重视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70104  “学习共同体”式课程改革,在笔者学校进
[摘要]实施有效教学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高中政治的教学目标。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可从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75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