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步五必做”教学法研究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BAOL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若教学方法单一落后,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会导致学生学习不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学习效果不佳。变学生听课为学生上台展示,变演员为导演:学生既要会讲,还要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和分工协作能力,为团队争先创优。“九步五必做”教学法让教师在“教”学生中得到补充和学习,让学生在自己的“教”中得到锻炼和升华,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高效 九五模式 教学互动 教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85
  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基于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在认知发展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总结出“九步五必做” 课堂教学环节,“九”指教学环节都由九个步骤组成;“五”指其中有五个步骤是精髓和灵魂,在教学中必须做到。教学流程如下。
  一、课前
  预习导学——“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方法指导为主线、以问题呈现为形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指导模式,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分课前导学、课中导学与课后导练三部分,师生按学案要求逐步达成了解文本、熟练知识、提高能力的学习目标。
  二、课中
  复习督学——首先复习上节重点内容或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已学知识,旨在督促巩固,并为完成本节教学目标构建知识平台,防止学生出现知识断层,保证本节课的顺利开展。其次检查督促学生完成课前导学内容。
  情境导入——由教师创设一个与教学主题密切相关的情境,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新鲜有趣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新授内容。
  彰目设问——“彰目”即抓准目标予以呈现,教师可以口述,可以用学案,也可以用电子白板。如果是课堂生成性目标,教师可以随时将其简要地写在黑板上。“设问” 是将本节课的教材核心内容转化为3-5个问题加以集中呈现,是后面自学质疑的统帅。
  自学解疑——这个环节完全是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讲堂为学堂而设置的。学生紧紧围绕课中导学案上或白板上呈现的若干问题,梳理知识,熟悉教材,独立解决问题并提出疑问,培养自学能力。
  展示质疑——学生自学之后,既要让个别学生简要展示自学成果,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展示疑问。这个环节可以按组进行,也可以举手发言;可以上台展示,也可以站立回答。
  合作探究——教师要求学生“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一般按大组进行,每组由组长负责,保证人人在组内发言,一人做记录,推荐一人在全班做精彩“演说”。合作探究内容一方面是在前几个环节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一方面一定是教师提前预设好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一般以两个问题为宜。通过合作探究环节,学生能够体验研究问题的过程,形成自己的观念和猜想,掌握一定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享受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后获得的乐趣,并得出自己 “粗浅”的结论。
  代表展示——各组将探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后,让各组代表予以公布、讲解和分析。展示“会的”和“学会的”,提出“不会的”。这是展示协作能力的时刻,这是收获喜悦的时刻,也是个人魅力大放异彩的时刻。
  点评总结——这是客观评定本节课学生学习效果的环节,这个环节一般先由学生点评,主要目的在于锻炼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学生可就其中的某一个方面矫正偏差,肯定优点,强调重点,也可就重难点、小组表现、成功之处、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全面总结,然后教师进行补充、纠正与提炼。
  目标检测——检测可分课内检测与课外检测。课内教师要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作答或进行单独抽测,以检测目标达成率和课堂效果。所有中高考的必考学科,教师一定要提供课外习题组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叫“课外作业”。这是学生实践的环节,也是巩固重点、发现疑难的环节。
  三、课后
  师生反思——“经验 反思=成长”,反思是一个自省环节。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要取得长足的发展,无一例外得进行深刻的反思。反思内容要在为下一节课预留的导学案中有所体现,并将本节课出现的疑难、遗漏和失误在导学案中弥补和勘正。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认识差距;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责任编辑 斯陌)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历史作为文科中的一大科在高中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重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讲评课质量对学生历史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讲评课上得好,不仅能促进学生清晰理解命题者的考查目的、要求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升学习的有效性;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思的机会,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讲评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进行新的界定,倡导“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逐步提高学生创造性表述的能力已经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创新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31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学做人”,而“礼”的教育就是在教授我们学做人的规矩,抛去封建礼教中的糟粕,识礼守礼的一些内容是很适宜我们现代教育的。教育学生无论是对天地自然,还是对待父母兄友,甚至是自己,都应学会“敬”“诚”“责”,从内心深处敬爱、诚信,承担责任。要将这些美好的品德传承下去,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班会课、课余活动、专题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契机,对学生进行知“礼”、识“礼”、守“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