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师今年99岁想到的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pc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与一年级的小朋友聊天时问到:“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今年几岁?”结果得到的答案让人啼笑皆非。“老师今年99岁。”真的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完全是乱猜的吗?还是在他的小脑袋里存在自己猜测的标准?在经过仔细的了解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老师比他妈妈高好多,妈妈30岁,那老师就应该有99岁了。天啊!什么时候身高跟年龄那么密切了,原来他们想“长高了就是大人了。”我又问道:“可是老师都还没有小孩,你妈妈都有你这么大的孩子了啊?”这个小朋友想了会儿说:“那老师应该17岁。”我狂晕,怎么我一下子从99岁的老奶奶跳到了17岁的小女孩?
  这并不只是一个一年级小朋友莫名其妙的想法。简单地说,对于7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头脑中还没有年龄的概念。为什么没有概念?是由于他们的建构活动发生了一些偏差。这涉及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目前组织知识的方式等。要分析他们的错误,就必须深入到他们的建构过程中去探索。
  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学习问题,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没有记住定义和公式,而是建构活动出现的偏差。例如,小朋友做练习时会出现74 9=20,我给他细细地分析了原因,第一步她知道4 9=13,第二步13 7=20,她的建构活动前一部分是正确的,他知道个位跟个位相加得13,但第二步就存在问题了,问题的本质在于他原有的知识存在错误,74中的7实际上是表示7个十,也就是70,而这个小朋友只是加7,对十位上的7所表示的意思尚不清楚。也许,问他“这里的7表示什么?”他也能正确地回答上来,但是他的建构活动还没有形成习惯,往往容易导致错误的发生。
  教师具有一种化归的作用,即应使对学生来说原先是困难的、抽象的、复杂的东西转化为较为容易的、具体的、简单的东西。由此我想到了在单元检测卷上出现的关于一道时间问题的连线题。孩子们对于9时,3时半,12时,8时等所处在一天的哪个时间段毫无常识可言。12时连成“早上好”,也有连“下午好”的,还有连“晚安”的,真是无奇不有。3时半也变成了“中午好”!也许有人会说毕竟现在的孩子年龄太小,而且接触的常识不多,缺少了生活常识的积累。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很多孩子不知道24小时为一昼夜。
  我们不能单纯依靠引入应用题来有效地解决数学教学脱离实际的老问题。人民币教学,纸上谈兵行吗?只是出题目让他们做,没有实际操作行吗?如果清楚了知识的根源,题目再怎么变,学生也都不会被难倒。我们应当特别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研究。
  一年级的小朋友很多时候做题仅仅停留于机械化的模式,一旦模式被打破,他就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了。人民币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和()张2元,有的孩子就出现6张1元和1张2元的情况,他的依据就是6 1=7,1 2=3,7 3=10,他对这里的6张1元和1张2元存在着认知偏差,对于这样的孩子最好是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了解,把1元的都摆出来,让他数一下。6张,也就是6张1元;总共几元?6元,怎么知道的,他会一个一个数给你看,理解6张1元表示6个1,把6个1加起来就是6。而不是6 1。再问1张2元是多少?就是1个2,2元,再不知道就直接把2元放在他面前,问这是多少?再追问2张2元,3张2元,这样他们就总结出了正确的认知:即10表示几个2连续加起来。于是他们知道了,一张10元可以换1张2元和8张1元,2张2元和6张1元,等等。这也提高了孩子的“心理旋转”能力。
  数学是一个过程,知识和技术的概括是结合具体事例由学生自己概括的,数学与生活有着本源性的联系,这说明数学是一个建模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在过程中获取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个体的活动体验。
  数学本质是为了树立正确的、全面的数学观,而数学观又影响着教学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决定教学行为。形成不同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对数学知识建构心理意义的过程。有了数学理解,学生就会向有意义的学习方面发展,缺失了数学理解,学生就会变得机械而被动。当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自己正确的理解时,教师要充分肯定;如果理解出现偏差。教师要注重适时的引导,使学生正确地进行数学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尊敬的袁部长:您好!  适值您出任教育部长之际,我——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以公开信的形式向您提出当下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八大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所述所议,当属一孔之见,偏颇之处在所难免。  1.当下的基础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尽管各级各类学校在总结教育成果和办学成就时,都以八股文式的文字,罗列出育人的种种辉煌和卓越。但从教育本身来看,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都程度不等地存
三角形作高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作垂线、给平行四边形、梯形作高。但是在三角形作高时却错误连连,着实让老师们大跌眼镜。  一、发现问题  笔者对我们学校五年级40人就下题进行抽查:  给指定的底作高:  抽查情况反馈:  一共40人,其中全对13人。通过分析发现:水平底上做高正确率较高,同样的一个三角形改成非水平底作高错误率增加,钝角三角形作高,高在外面的两种情
浪漫是庄子化为蝴蝶的缥缈一梦,浪漫是屈原在汨罗江边的翩然一跃,浪漫是荆轲在易水之滨的毅然离去,浪漫是辛弃疾赠陈同甫的壮词一篇,浪漫是文天祥在零丁洋的千年一叹。  浪漫的人是有理想的人,为理想而懂得舍弃的人。五柳就是懂得舍弃的活得浪漫的人。  因为浪漫,所以不在乎生于何地,姓甚名谁。  因为浪漫,他以宅边五棵柳树为号,比任何今天的网名都动听而不流俗。  因为浪漫,他“不慕荣利”,“不为五斗米折腰”,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丰富的形象内涵。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感悟,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让词语变成一幅幅生活画面、一个个生活情境,感受语言,感悟文本。  如我在执教《学会看病》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感悟母亲在孩子生病时外表的“冷漠”与内心的“滚烫”,我紧扣文中“忐忑不安”一词,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课件出示: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
感动伴随着我读这本书的全过程。作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因为他在工作的第二年曾经因班级频频出事,而被学校撤去班主任之职。班主任不是多重要的位置,不是多显赫的职位,但能证明的却有很多。失败了的他没有放弃,努力反思,寻找原因。正如魏书生所说:“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与其希望环境改变,找客观原因,不如挖掘自身潜能。”我的感受是挫折有大有小,但收获可大可小。万玮普通,普通得因点
十运会69公斤级举重比赛终于落下帷幕,奖牌各得其主。出人意料的事,赛前被人们普遍看好的雅典奥运会冠军张国政不仅无缘金牌,竟连个名次也没有拿到。赛后很多人不能理解,媒体更是一致批评教练的战略战术,把唾手可得的金牌拱手相让。然而,对此我却不敢苟同,我以为,张国政的“失败”败得应该、败得值得、虽败犹荣。   表面看来,张国政确实败得很可惜。因为,在第一轮的抓举比赛中,张国政已经以160公斤的成绩排名第一
社会是发展变化的,生活是变动不居的,文化也应是髓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创生的。任何对文化僵化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不理性的。教师因为职业的关系。以及教育教学经验本身的排它性所带来的负效应,容易造成教师对事物的单一和僵化的看法,因此,更有必要对自己的“教师文化”进行重构,甚至改组。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作为一种对经典文化的抵抗而异军突起,且像如今中国的牛市一样,一路
古人讲名师出高徒,小平同志讲教育的关健在教师,其本质意义是一样的。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艺术家,宋祖英等一批知名的艺术家就是他的学生。名师教的学生就是不一样。由此可见,好教师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是何等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好教师和名师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扎实功底的好教师。  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雨果说过:“
杰克说:“虽然我的父母都已经去世,但是,年过花甲的养父是我寄托父爱的唯一着眼点,我养父的心胸广、大、博、深,始终激励我胸怀大志、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他以身作责地教我怎样做人,如何自尊、自爱,发奋有为……”  安妮:“作为女孩子,我很渴求得到父亲的疼爱,从情感潜意识上更偏向父亲,对父亲的依赖性和爱戴心理更强。这是因为我能够从父爱当中得到异性的安全感和特有的保护性心理。所以,我在受到任何挫折或遇到困惑时
清晨,凉风拂面,与昨天一样。我照例匆匆登上四楼,走进教室。  孩子们已到齐,正读着书,那种井然有序,那种专心致志,也与昨天一样。  可是,我,在小学毕业考试前的这个清晨,却无法做到与昨天一样。我静静地站在黑板的一侧,目光从一个个孩子身上扫过,又分别在一个个孩子的脸上定格。  六年了,整整六年啊!无法忘怀,六年前这个集体的诞生;无法忘怀,六年间我们的奋斗,我们的泪水,我们的欢笑……岁月如流啊,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