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男人,就给他宣泄的权利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iliangze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雄难为:他真的不想再做顶梁柱


  宋峰是一家大公司的区域副总,事业有成,同时,也是许多人眼中的好丈夫、好爸爸。他是全家人的开心果,常常在家里逗得妻子和孩子乐不停。
  然而,半年前,妻子明欣发觉老公变得跟以前有一些不一样了,不怎么爱说话,更是很少跟大家逗乐,整个人变得很沉闷。这些变化宋峰也心知肚明,然而就像一发不可收的失眠一样,他尝试了各种办法,甚至半夜开车到外环路上嘶吼呐喊,也对自己的状态没有任何帮助。
  每当他躺在床上无法入睡,听到身边妻子均匀的呼吸声,想着活泼可爱的女儿,心中就开始难以抑制地恐慌,胸口仿佛压了一块巨石,喘不过气来。直到那一次他无意间走到楼顶上,望着楼下变小的街景,突然涌起要跳下去的冲动。那一刻他才意识到,自己出问题了。

  犹如一头困兽,宋峰第一次遇到自己无力解决的困难,他无法向娇弱的妻女诉说,也无法向年迈的父母求助,更不能被公司里的同事看出端倪,这重重的压力,终于让他在一次酒醉后失控,他大声喊叫着自己好累、好想去死,还用头去撞墙、咬舌头,企图自杀,最终被家人送往医院。
  心累想死的宋峰,到底该何去何从?

忙忙忙:面对复杂的家庭生活,他选择沉溺于工作


  二娃的降生无疑是全家人的大喜事,每个人都开心极了,除了很快就陷入各种挑战和麻烦的爸爸张军。3年前,妻子独自挑起了养育孩子的责任,加上老辈们总是嫌弃自己粗手笨脚,张军很快就成了育儿的局外人,他也没有多想,就坦然地接收了这份“轻松自在”。
  然而,如今二娃降生,老婆再能干也无力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张军再一次面临各种家庭事务的挑战及其引发的各种争吵。比如,老婆正在给二娃洗澡的时候,大娃跑进来喊着要拉??,于是老婆直接命令张军去带大娃,但他当时正在刷牙,原本想把牙刷完,可老婆开始火冒三丈:“叫你带孩子去厕所,你在干什么啊!他一会儿憋回去了,又要闹肚子疼!”再比如,给二娃冲奶粉,他先放奶粉后倒水,也要被老婆唠叨:“奶粉不能用滚烫的水,水和奶的比例不能错,你怎么这么笨呢?!”还有,带着大娃去学钢琴的时候,张军因为玩手机,没看到下课的大娃跑出了门,最后搞得全家出动去找孩子。
  张军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事儿老婆天生就会?为什么所有的人都期待,他从一开始就是个完美爸爸?这种没处说理的感觉在张军心里憋好久了,他从“小心紧张”变得越来越“害怕烦躁”,家、妻子、孩子成了他烦恼的源头。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张军开启了疯狂的工作模式,不仅自己分内的事儿,就连公司里别人最不愿干的事儿他都抢着干,仿佛越困难越繁重的工作,越能挤走他内心关于家庭的苦恼,哪怕是片刻的忘怀,对他来说都是难得的喘息。
  然而,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儿呢?

不想回家的男人:真实的婚姻让他愕然恐慌


  罗刚眼看着同事们纷纷下班离开,自己却如热锅上的蚂蚁,内心焦躁不已,与别人期待回家的心情不同,他想到回家就莫名的恐慌。很快,手机信息的滴滴声又如平常响起,不用看也知道,是老婆余燕发来的。“下班了吗?”“出门了吗?”“到哪里了?”……这一连串问题在罗刚看来,却如同唐僧念的紧箍咒,缠绕得他喘不过气来。
  半年前,罗刚和余燕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原本以为迎接自己的将会是美满快意的生活,然而,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当妻子把拖布塞在他的手里;当下班聊天忘了时间,被妻子連续数日数落唠叨;当岳母生日被他忘在脑后;当每天为了配合习惯早睡的妻子不能尽兴打游戏……罗刚开始在心中质疑:这样的婚姻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于是,为了逃避妻子的各种期待、要求、唠叨,逃离婚姻带来的各种责任、事务,罗刚开始变着法儿地晚回家,甚至不回家,一次偶然的出差未成,让他迷上了假出差。那天,他一个人躺在宾馆的床上,尽情地打游戏、喝酒看球赛,可以不洗袜子、不打扫卫生,在罗刚看来,这些“单身狗”的日常如今变得无比珍贵、无比留恋。
  然而,好景不长,这样的反复折腾,罗刚的内心感到越来越疲惫,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越来越提不起兴致,整个人都变得消沉倦怠。和妻子的争吵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就连妻子要张罗着给婆婆过生日,他也控制不住心中的烦闷,嚷嚷着:“烦不烦,我都没给她过生日,你瞎忙活儿什么劲儿?”
  就这样,罗刚在婚姻里喘不过气,但逃开妻子和家庭又感到心慌难耐,如今的他该怎么办?

被压力粉碎的男性尊严


  抑郁是一种综合性情绪,其中包含了多种负面的情绪和情感因素,比如恐惧、焦虑、压力等,男人陷入抑郁状态通常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成就感取向过高。男人受传统价值观的束缚,被要求坚毅、强壮,扛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成就取向很高,总希望扮演保护者的角色。他们通常是家庭中的顶梁柱,社会和家人对他们的价值评价标准也是围绕其个人成就的。
  第二,情绪宣泄受抑制。男儿有泪不轻弹,别说找人倾诉了,即使身体发出警示,比如,胸闷、胃痛、失眠,也视若无睹,生怕被当成弱者、懦夫,有损颜面。情绪宣泄被视为软弱、羞耻的象征,没有出口,男人必然会陷入抑郁,这也是所有抑郁男人的共性。
  第三,生活能力不足。男人在教育系统里关于家务、养育的教导几乎都是空白的,当小女孩玩过家家的时候,小男孩玩的是警察抓小偷。这样成长起来的男人,很多时候过于自我,享受自由,对家庭生活感到无力,对家庭技能束手无策,就像面临如何做父亲考验的张军和面临如何经营婚姻的罗刚。即使他成了父亲或者丈夫,这些技能也不会一蹴而就地学会,这些来自现实的无能感积累久了,就会形成抑郁。

两方面着手缓解男人压力


  男人不易,要珍惜和爱护身边的男人,就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允许男人有脆弱和情绪化的一面,当男人羞于启齿的时候,爱他的人可以替他说出心里话,这种“替代表达”也可以起到疏解情绪压力的作用,而不要用评价、鄙夷封住男人的情感;
  二是意识到男人也不是万能的,在如何带孩子、如何照顾家庭事务、如何处理家庭关系上,男人偏理智的大脑先天就显得能力不足。因此,与其站在一边评论,不如手把手传授,给他一个学习的机会,允许他慢慢成为好丈夫、好父亲。
  当然,说句实话,婚姻中,男人和女人的压力都大,彼此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伙伴关系,要彼此理解、彼此扶持,要为对方留出喘息独处的空间和减压调适的机会,唯有如此,婚姻才能长久和幸福。
  (摘自凤凰时尚)(责编 芳庭)
其他文献
抬頭望天,辽远阔透,清朗高昂,突然间有一首悠扬的歌曲好似在耳边徘徊,让这片土地回荡着绵延情感,也让生活在这里的我们,成为长河中彼此携手的同路人。  时光如沙漏,一点一滴渗透着匆匆而过的岁月,我们希望从中找到一份别具一格的力量,能够为彼此的心头点起一盏星光。很高兴,能够和大家坐下来聊聊天,说说生活,谈谈天地。有人说:“能品茶米酱醋茶,便知人生滋味。”而我们一直以来孜孜不倦努力去做的,就是将人生中这些
一  郑敏19岁通过西南联大入学考试,被外文系录取。报到注册那天,她转入哲学系,改修西方古典哲学。  大学三年级,在德文教授冯至的指点和鼓励下,她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作。1947年,她的诗歌作品结集出版,收录于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十辑,题为《诗集1942—1947》。此时,郑敏不过27岁,俨然中国新诗界的一颗新星。  郑敏的诗作从一开始便风格鲜明,被称为“用清明的数学家的理智来写诗的诗人”。诗人
教育是为了让人学会生活,让人懂得如何创造生命的价值、追求生活的意义;让每一位求知者在生命的历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实践;让人在文化的继承和超越中实现“自我对话”与“人的大写”。教育是一种生活,一种健康、纯真、充满智慧与诗意的生活。只有把教育视为一种生活,教育才能回到它的本真状态,教育者才能在教育生活中获得身心的健康与快乐。   “道”是万物的最深层本质所在,求“道”乃是对万物内在本质或规律的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受到哲学滋养的教育思想家很多,他们著述颇多,其中,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在这些著作中,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关注人类,去审视儿童,去构建他们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大厦。    一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理想国由三类人组成,即哲学家、军人、手工业者和农民。据此,他提出了三种不同层次的人的教育理论。柏拉图认为,教育和培养
紧紧地握住它  任凭地动山摇  飞石如雨    紧紧地握住它  任凭楼倒屋塌  黑暗如漆    我要高高地飞去了  我要远远地飞去了  带着我钟爱的笔……    此刻  我要用我钟爱的笔  给同学留下百花  给校园添上新绿  给老师写下祝福  给妈妈刻上悄悄话    我还要  留下给救援者的感谢  我还要  留下给幸存者的鼓励  我要留下的  有许许多多啊  我要带走的  仅此唯一    无论到哪
教育,与谁共鸣?    曾让学生作文,命题要求如下:钱钟书有《写在人生边上》,刘亮程有《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在18岁门槛上,请补充并写作“,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学生填写的内容大致类同:“奋斗,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坚强,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学习,我今生今世的证据”、“记忆,我今生今世的证据”……  太宏大的用词,太冰冷的表达。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何似在人间!  生命,竟在思索间滑向空洞,丧失了生命
一、教师素质的统一评价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系统地研究了优秀教师的素质、优秀学生的素质、优秀校长的素质,以及优秀家长的素质,并于1991年出版了专著《教育人才素质研究》。经过十多年的调查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我们的研究又有所改进。在《给教师的20把钥匙》一书中,我们提供了10个问卷的调查统计的结果,其中包括学生认为的优秀教师的主要素质(主要体现在两个调查结果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the 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KSG)前身是建立于1936年的哈佛大学公共行政研究生院。其公共政策与公共行政类职业硕士项目连续多年被中立的高等教育权威测评机构《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评为全美第一,为美国乃至全世界培养了一大批领导者、公共管理人才。[1]究其成功秘诀,可涉及许多方面,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学院教师队伍建设中,特别重
拿起画笔,治愈“牛皮癣”  “70后”的杨叶出生在山东淄博,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从小学习绘画和音乐,长大后成了一名独立音乐人、画家、班卓琴“玩家”。工作之余,杨叶喜欢四处行走,用心观察日常中人们不太留意的事物。2016年,杨叶行至云南,他被这里的秀美风光和乡村慢生活吸引,将工作室搬到这里,并定居于此。  一天,杨叶和7岁的儿子外出散步。在一个巷子口,儿子突然停下脚步,拉扯着杨叶的衣角问道:“爸爸,
我们经常处于工作调动的状态,身边没有可依赖的亲戚,家务及育儿都是我们夫妇一路扛过来的。  老公比我挣得多,所以他负责工作挣钱;我更擅长照顾孩子,所以家务及育儿由我负责。我们在分配职责时还挺开心,可之后我也开始工作,内心就有点不平衡,牢骚不断。“我工作都很累了,为什么我回到家还要做家务?”身体或精神方面一旦失去平衡,人就会焦虑急躁,家庭氛围就会变得不和谐。  即便平时很温厚的人,有时也会精神崩溃,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