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春天的北京地铁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ong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抱怨北京地铁挤的人大多都不是胖子。
  首先,胖人绝不会轻易放下身价去挤地铁——爆溅旁人一身油的尴尬劲儿不说,挤上去觅着往人缝儿里一疙瘩一块安排塞肉也够人一呛。凑合着把肉安排妥帖——舒服不敢想——该堆哪儿只能见缝插针地塞个大概齐。世上的胖子害羞型居多,胸怀的宽广大约只对天底下的好吃者敞开。一刹车,往怀里硬塞个美女帅哥抑或长了半脑袋白头发的大爷,适应起来很需要个过程。
  抱怨北京地铁挤的人大多都不是瘦子。
  擀面棍儿不服气,仗着自己的枣木硬出身,央求主子带着坐了一回10号线。5站,仅仅5站,便被挤开了花儿——黄瓜花,细碎,扭结折叠成失了水的干木耳,上一朵下一朵,全方位开放。救命都没来得及喊——卡在嗓子眼儿成了个枣核儿。
  抱怨北京地铁挤的人们都是苦核儿——生命中比常人多带上一点苦味儿。甭管命书上怎么说,这味儿注定裹着你往地铁那个冷漠张大的口里钻。时间是人们永远的敌人,跟它赛跑没有赢的,可你还得跑。
  谁不爱呆在软暖的春光里走走瞧瞧——柳色如烟,白云棉聚,湖水在岸边漾起一层层小褶皱,裙边儿似的,挟着花瓣的香味。有孩子的,趁着天儿好,撒草地上,瞧胖窝儿小手扎煞着,小燕儿似的往怀里奔;没孩子或者孩子大了的,地上养条狗,天上养个风筝。乐意活动的,松肩沉肘走上两趟八卦掌见见汗儿;喜静的,搬出屋里蹲了一冬的盆花儿剪剪枝浇一遍透水……所有这些,都是生命对人生的犒劳。有生气,有耐心,有那么一股子不凉不热的微风徐徐吹着,谁不是小火炭儿似的面对而向往呢?
  可是,人生就怕个可是!
  你有车,并且有一个取之不尽榨之不竭的油田,可是,你没有时间。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都堵着。你要上班,车的急迫心情真的不如你剧烈。那么好吧,堵就堵,正月十五出门去看灯,到地儿,中秋的月饼刚打得冒着热气,鸡冠子花血一样红着。怀揣着理想明天的你作何感想?
  只能叹一口气。除了低头钻入给这个3000万人口大城市预备好的地铁,你,聪明善良勤劳本分的你,可还有什么好辙?
  可以不梳头洗脸,不吃早点,少穿一只袜子,但是你得把自己放到地铁这条传送带上跟时间赛上一回跑,跑向那个心目中叫春天的地界!早饭可以买好了拎到车上,趁车晃荡或停站人松的间隙抽冷子咬上一口,默默咀嚼人生的况味;袜子嘛,兜里塞着,形单影只离了婚,混起来应当更难,穿早穿迟全归自己;洗脸这等小事儿真的不用过度费心,运气好,赶上小口角升级而口水丰沛的大姐正好站你一侧,转转脸,不费一枪一弹轻易就解决了。
  真得感激人类在地铁建造之后才发明手机,这种感激,犹如中国人面对上苍的感激。每次坐在餐桌前,都会油然而生一种确认——哦,老天爷,筷子的发明的确是在人类手指头的发明之后的,华夏文明由此而生!
  没法假设倘若没有手机的北京人坐地铁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因为,没有手机的北京人钻入地铁之后一定会被孤立在人群之外。暗含的意思是——你根本就不是人!抬眼看吧,但凡目及之内,男女老少,都会不约而同地掏出手机,盯着小屏幕找寻人生的意义,搜索世界的终点。节奏这么快,你没办法要求自己或别人再去费着劲去翻一页页的书报;世界这么陌生,你也不可能要求自己和他们倾空了所有的愉悦与懊悔,重新构筑海边沙堡。海是人海,煲是人煲,怎么筑?
  观察地铁里人们腿与眼皮的状态最能体味地铁人生。有座儿的腿,紧绷着哆嗦着盘着,永没个松弛,虚阳外泄,时刻预备着逃或跳起来;没座儿的腿,你挤我我挤你,蹭挪拱努,永远为自己争取最大的空间。地铁里的扶手,是个不折不扣的钥匙圈儿,没上车之前的人们精气充沛,不如此不足以表达奋斗的人生需要进取。一旦挤进车门,搭上扶手,仿如开完了一把锈锁那般疲惫,所有的眼皮都耷拉下来,有手机——或者说手机能拿上台面显示身份的,莫不都伸手掏出手机,不掏手机的主儿适时关闭眼皮以观心。
  地铁里拉着一堆镀着金银铜铁各色金属的钥匙,这些钥匙到这座城市各个角落中去捅各色各样世界的锁。车厢之外,他们是生龙活虎的开锁专家;车厢之内,钥匙们耷拉了眼皮省着眼神与心力瞟一眼自己的心——那些个现实里待解的困惑与未来中鲜亮泛神光的自己如何在心上打着架。
  镀什么金属都是外在,镀层之内,逃不了一颗苦核儿之命——可怜的,挤地铁的人们,走在地皮儿之下,只与黑暗、枯乏、潮湿、匆忙有关,跟春天没一丝瓜葛的可怜的人们!
  苦核儿的苦包在内心里,有那么一层硬壳,苦味不大能泛得出来。更何况硬壳外面多少都得有点果肉护着才像样儿。桃儿,杏儿,李子,甭管什么肉,长点出来才令人觉乎着人生的弹性与丰满不是妄说。倘若没有那一层肉,谁能带着一颗干巴巴的苦核儿远走?谁肯?倘若没有那么一层肉,那这人岂不是都成了豆子——成了见个地铁口的窟窿就散开袋嘴儿,顺台阶就势往下倾倒乱跳的黑豆?
  这世道流行黑色食品,乌梅养肝,黑米补血,黑豆呢,只适宜喂牲口——喂地铁这个商业化大城市豢养的超级牲口。这牲口探出地面张着大嘴贪婪地吞噬着怀有苦核儿的人流,以及每个苦核儿身上挂着的那一层为了理想为了明天为了房子车子孩子甚或什么都不为,仅为几个小钱的略微香甜水润的薄肉。必须得有那么一层薄肉,必须!没了那一层滋润薄肉的垫衬,人生便什么都不是,便成了飞离泥洼挣破水面急匆匆找血喝的蚊蚋,便成吃光了一片草场钻入地下,又钻出来预备吃光另一片草场,照样拍屁股就走头也不回待宰的牛羊。
  琢磨人们蜂挤蚁聚往地铁里灌的原因,跟探寻瞎子点灯和聋子听戏一样都属于白费的事儿!
  (编辑·麻 雯)
其他文献
张鹏,一个石景山区的普通人,一个宁夏、甘肃“西部阳光行动”的志愿者,一个敬老院老人的好儿子,一个从学生时代就爱上志愿服务的公益人。 近20年来,他加入动物保护和救助的公益组织,一干就是3年;在随“西部阳光”赴宁夏、甘肃支教期间,他自掏腰包4000元为当地清真寺小学更换变压器;汶川地震,他和朋友组织了价值4万元的物资支援灾区;资助贫困山区学生达20余人;每年还为动物保护组织捐赠狗粮;北京奥运会那年,
期刊
门风  门风,就是人们常说的家风,即一个家庭的风气。  有些人好像没有这种意识,以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跟家里其他人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别说一个大人了,就是一个孩子,您从他的一言一行,都能看出他的家庭是什么风气。所以,老北京人往往从孩子的言谈举止,看他父母的教养,看他家里有没有规矩,看他是什么家风。  老北京人是非常重视门风的。从前,自己的孩子跟什么人一起玩儿,首先看他的家风怎么样。这
期刊
对于京城的爱书人来说,每年四五月去地坛淘书已经成了生活中的保留项目。按照惯例,绿荫红墙的地坛公园将会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数以万计的书虫涌入那里,徜徉在书海之中,逛摊位、淘珍本。然而2013年春天,这一景象已不复存在。  北京地坛书市原名“北京特价书市”,从1990年启动以来,已经办了50余届。书市地址也由最初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国图、首都体育馆,到最终固定于地坛公园。22年来已经成为北京人文化生活的一
期刊
小雪回国前,显然没有估计过国内的就业形势。在北师大读博期间,她有两年时间作为交换生,到英国学习。学业成绩出色,也有国外学习经历,小雪对自己的就业充满信心。  “就业确实比想象中的难。”小雪说。她在网上投了很多简历,都没有回音。有时候去面试,发现一个岗位应聘者中居然有十几个博士。这让她不得不改正自己原有的观念:不是读了博士找工作就高枕无忧了。  小雪学的是法学专业,十几年前的热门专业,到现在已是到哪
期刊
他是1995年春晚节目《醉鼓》中跳得最高的小伙子;2000年,他和艺术大师谭盾合作,自编自演了编钟乐舞《周朝六舞图》;2004年,他参与了由张艺谋导演的雅典奥运会北京8分钟演出;2007年,他在歌剧《秦始皇》中跳着中国的舞蹈进入世界舞台;2014年7月,他将现场弦乐四重奏与当代视觉艺术的精彩融入到舞蹈《镜界》中,再次令人震撼……  他是黄豆豆,个子不够高,腿也不够长,曾是一个先天不足的舞蹈者,却成
期刊
记者:《屈原》在服装上作了哪些设计?  彭丁煌:屈原是深入人心的形象。之前大家见到的屈原来自绘画作品或者电影作品。可以说,那种形象人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大家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再用京剧来表现屈原的形象会变得很难。因为京剧有很多程式化的艺术形式,如果用传统的扮相来塑造屈原的形象,可能很多观众会觉得台上那个人物不是屈原。这样一来,屈原的形象设计就成了头等难题,但只要屈原的形象有了突破,其他人的形象设
期刊
说起先农坛体育场,北京人印象最深的是1995年北京国安足球队在那里掀起的绿色狂飙。后来国安移师北京工体,先农坛变得沉寂,其实先农坛体育场仍在寂寞中完成着它的各项功能。而先农坛体育场的价值在于,它是北京第一座大型体育场,而且在建国初期将近10年的时间里承担着国家体育场的职责。  生于沦陷,命运多舛  五四运动提倡的科学、民主的思想也引起人们对体育的进一步重视,尤其体育在各级学校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
期刊
2012年北京京剧院开始探索项目制运行管理机制,先后将项目制的运营管理方式应用于演出管理、市场运营、艺术创作,以及行政事务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宝贵的经验。项目制是以创作演出项目为主体,辐射到剧院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对剧院的生产经营进行管理的运行机制,是以市场为导向组织推动生产经营的有效手段。实行项目制能够有效地打破制约剧院改革发展的瓶颈,调动全体演职员参与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实现按行归路、优胜
期刊
张嘉东,又名张甲东,字柏竹,乐修斋主人,籍贯山东青岛,本科学历。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华夏清风书画艺术院院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第三、四、五届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华铁道书画院副院长;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家报副总编辑;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九州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副秘书长;北京书法
期刊
胡同景观的慢慢消逝是北京城市化进程中最让人无奈的事,就像春天风筝的飘散一样,承载文化的符号渐行渐远,让这个城市看起来是那么的陌生和乏味。但是,有一个人想留住她,他想留住这城市的色彩,虽然,他只是用他手中的铅笔。在那淡黄的画稿上,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这是文化北京的再现,也是胡同生命的延续。  “我生活在胡同里,时间愈长对胡同的感情也与日俱增,胡同生活极为丰富多彩,而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浓得化不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