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问题意识,让数学课堂焕发生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意识是认知活动的一个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其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一种难以解决的疑惑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引起了他们的疑惑或者是焦虑,从而促使其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这种问题意识的存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思维能力被激发和调动,从而有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意识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160-01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比解决问题本身更有价值,因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在提高自身的实验技能,而举一反三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需要具备聪明的大脑的。”因此,老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导体,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养成“问”的好习惯。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1.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问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而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很少有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疑问,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这样才会使学生敢于提出自己在学习上的困惑和疑难。
  如在教学“时、分、秒”一课时,教师并没有将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学习之前先准备几个平时用的大钟表,在上课时让每个学习小组用一个钟表和教师一起进行动手操作,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拨动钟表并说出时间,学生在不断拨动时针和分针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疑问:钟表上的分秒之间有没有一定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教师通过钟表演示轻松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加深了学生对时分秒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2.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乐问
  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的重要环节。小学数学具有枯燥性、抽象性、概括性等特征,而小学生的年龄小,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于理解。教师可以积极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尤其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主动探索和参与教学课堂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需要巧妙地融于基础知识的探求中,这样能够在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种疑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积极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刨根问底。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首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动物王国比赛》的视频,小狗、小兔、小猪和小猴四种动物参加了自行车比赛,小狗骑了一辆车轮为圆形且轴在中心的自行车,小兔骑了一辆车轮为圆形,但轴不在中心的自行车,小猪骑了一辆车轮为椭圆形自行车,小猴骑了一辆车轮为正方形的自行车,让学生预测一下谁将是最后的冠军,大家都认为小狗将会赢得这场比赛,这时有些同学就会问为什么是这种结果,我解释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同学们异口同声的问:小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小兔不是冠军呢?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十分渴望了解其中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质疑能力,有利于拓展学生发散思维。
  3.传授提问技巧,使学生会问
  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充分说明方法技巧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有学生掌握了提问的方法技巧,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预习新课、探究新知、知识应用、总结提升等教学环节都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技巧,让学生能够提出一些高质量、高水平的问题,不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我先布置学生课下测量自己家中的客厅面积,学生非常有兴趣地进行了测量、计算,然后我针对学生计算的结果,让学生各自说一下自己是如何得到这些数据的,学生就自己的结果进行解释,在此基础上,再出示一个不规则的组合图形,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运用以前的方法能求出不规则组合图形的面积吗?用什么方法才能求出不规则组合图形的面积?我通过积极引导,从而让学生明确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利用割补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但把握到问题的实质,而且学会如何提问才会更有效。
  4.改变评价方式,使学生善问
  任何人都需要他人的认可和赞扬,学生更是如此,但是传统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就是学生的成绩,这种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方式很显然是片面的,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也扼杀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需要通过改变评价方式,建立以鼓励为主,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既重视知识,又重视能力的教学评价方式,从而不断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进行提问,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在教学“小数乘法”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练习题组:(1)4.5×0.07= (2)2.36×0.22= (3)9.65×8.12= (4)7.23×1.2= 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位同学虽然计算的结果出现了失误,但是步骤非常规范,书写也非常认真,在计算多位数乘以多位数时计算也很正确,只是结果中小数位数出现了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对这位同学的优点进行表扬,并没有只对结果做出最终评价,然后我再让他将自己的答案和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他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并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总结,明确了此类题目的解法。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提出很多建设性的问题。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研究出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制定一条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廖军根.浅析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3(29)
  [2]李春丽.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跃起来[J].读写算:教研版,2013(23)
  [3]王蓓.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数学教育研究, 2010(5)
其他文献
教师是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疑惑的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教师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解答疑惑那么简单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必须要对课堂教学艺术进行改革,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一、精彩的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我在讲《中国共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通过研究学生心理规律,做到优化教学教学程序,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构建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素质教育 优化课堂教学 主体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250-0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专业课的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长期的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讨论式教学模式,获得了很好的
[目的]比较舍饲和放牧补饲条件下济宁青山羊妊娠母羊的繁殖性能.[方法]分别研究舍饲和放牧补饲条件下青山羊妊娠母羊平均产羔率及产后发情率、羔羊初生重和断奶成活率,分析不
【摘要】在产科的临床特点是病情变化快,即使正常分娩也隐藏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如产后出血、子痫、羊水栓塞、胎盘早剥、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围生期危急重症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母婴健康[1],这些均要求产科医务工作者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包括准确快速地判断病情、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和抢救措施以及医护之间的默契配合等,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达到这些效果。临床模拟演练就是一种非常适合这些危急重症病例抢救的新型教学方式,通
我们目前使用的传统的固话网络是成熟稳定PSTN的网络,业务收入的大部分也是来自于传统话音业务,而软变换技术的问世,它能够合成话音、数据和视频,在此基础上提供综合网络业务
【摘要】 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改革和探究方案,根据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和训练反馈等四环节八步骤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努力,通过举例分析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充分体现出了改革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对方法进行了总结,突出讲述了改革后的教学方法作用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
摘 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紧贴学生就业实际的德育工作在众多高职院校开展,要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来探讨良好师生关系对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起到怎样的作用。  关键词:师生关系德育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9(a)-0173-01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