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远程教育学生系统的构成与管理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d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远程教育学生系统组织结构还有管理都与普通的高等院校不同,是远程教育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对远程教育学生系统的构成要素还有运行规律进行充分的了解,才可以对远程教育学生管理的关键进行准确把握。本文根据系统管理理论,还有应用组织的系统原理,对远程教育学生系统的构成与管理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远程教育;学生系统;构成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一、远程教育学生系统的组织系统特征
  (一)远程教育学生组织系统
  系统内部的有序结构或者是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总称为组织。就组织形式而言,有自组织与他组织两大类。自组织为系统的运行不需要外部指令,可以参考某种默契规则,自动进行有序结构的运行;而他组织则是系统的运行需要来自外部的指令。同时,自组织的形成还需要系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及涨落。
  (二)远程教育学生的自组织管理
  自组织管理形式有相应的有序结构,其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会使得系统内各要素相互合作而自发产生,但是外界环境对系统内刺激所形成的组织形式没有明确规定。自组织具有使系统内各要素高效益合作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各类资源的作用。“自组织”可以通过相对有效的制度让每一个人以及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根据本性去进行运转,发挥其最大程度的潜力与积极性,使整个社会以及组织都充满活力。自组织管理在组织内外都建立了完善的信息传输和反馈系统,从而可以高效地利用与管理各类的资源。
  (三)远程学生自组织和学校的管理
  学校机构和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系统管理理论中,学校系统也是整个社会的组成部分,各种因素都可以对学生的秩序和正常的运行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
  远程教育的学生还有管理都有着非常明显的自组织的特性,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运用自组织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学校管理与学生自组织管理相结合,可以提高远程教育的实施效果,同时改变学生组织的耗散结构系统。
  二、远程教育学生的系统和管理
  远程教育系统也叫远程教学系统,其对于所应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远程教育的实质即为,教师、学生以及课程这三个远程教育的主要构成要素通过远程教育运行系统进行各项沟通以及知识等的交流,是一个以学生为主导的学生自组织系统,同时也是各个高校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的组织环境系统。
  1.远程教育系统的学生规模
  就高校而言,师生人数较多,为保障师生良好的学习环境,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对校园基础设施配置、各项功能建筑面积等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学生配备有充足的学习以及娱乐的空间。高校进行诸如试验设备与图书馆等资源的配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等,这不仅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高校发展规模受到限制的原因之一。但是高校若采用远程教育系统,则对诸如操场、图书馆及学生寝室等硬件设置的要求大大降低,但是对社会公共资源的利用率却大大提升,比如远程教育可以聘请兼职教师,可以使用公共图书资源与实验基地,从而节省出大量的成本,使学校可以将资金投入到远程教育系统的开发及建设、运营当中。高校进行远程教育系统的开发,不仅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的教学学习资源质量,与此同时,还可以促进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最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辅助教育资源,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学习需求,为国家一级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目前远程教育学生系统发展规模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10万多的远程教育系统,例如法国国家远程教育中心、印尼特布卡大学、南非大学、泰国苏可泰大学、伊朗帕亚膜努尔大学、韩国开放大学、西班牙国家远程教育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系统等。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系统在2007年的在册学生就有222.54万。
  2.远程教育系统的学生特征
  虽然各个学者对于远程教育的学生特征描述不相同,但是大多数都有着以下几种基本的特征:
  (1)远程教育的学生年龄大多都是20岁到40岁之间。(2)远程教育受教育者大多已经参加工作或已组建家庭,其利用节假日或工作业余时间学习。(3)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学习场所一般在自己家,学习的方式有观看广播电视节目、运用计算机或者网络进行学习和学习相对应的文字教材等。(4)学生选择远程教育的方式,一是学生的主动选择,其认为接受远程教育可以保持终身学习,是学生重视自身能力的学习而展开的自主学习;二是学生的被动选择,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进入传统院校学习,更多学生倾向于选择远程教育进行自身能力的提升。(5)选择远程教育学生系统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比较高,不管是主动选择或者是被动地选择,都有着相对较强的学习动机,希望通过自身的自主学习可以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及获得相关的学位证书,谋得一个更好的工作或可以升职等,这些因素在促使着学生要努力地进行远程教育学习,争取得到成功。
  3.基本结构
  远程教育学生系统具有开放性,通过与相关因素进行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以及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了学生系统的主要结构。
  (1)构成要素。学生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学生的特征,例如年龄、性别、就业状况等,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与学习时间、生活类型、宗教信仰等。从主流的影响力来看,学生一般特征、学习方式、学习动机、组织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是构成学生系统的主要因素。
  (2)各个系统要素的关联性。选择远程教育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式自主进行学习方案、学习进度的制定,进而形成符合自身发展提升的学习系统。学生一般性特征、初始能力、学习方式及环境状况等构成物质实体;学习的动机以及心理状况等形成了非物质的存在因素,这些因素进行相互组合,形成了学习型自组织基本的特征。因此便产生了学生团队,构成了自组织系统。同时,学校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组织环境,便是“支持服务系统”,是学生系统进行良性运行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3)组织结构。远程教育系统开发及维护运营的老师及管理团队需要围绕学习课程构建相应的学习组织环境,同时学校也需要注意加强与学生自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幫助学生从无序转向有序。远程教育学生系统的构成涉及环境因素及其他相关的小系统,比如根据学生特征所构建的学生自组织系统、为学校提供学术性及非学术性支持服务为主导的组织环境等等。
  4.管理概述
  远程教育学生系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其运行与管理受远程教学系统的影响。学生进行远程教育的选择是自主的行为,其可以边工作边学习,也可以自主休学、离开学校,以远程教育完成学业。从此我们可以看出,远程教学对学生的管理是比较松散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支持服务”。
  远程教育服务范围较广,总体而言可以将学习支持服务分为两类,即非学术性支持服务及学术性支持服务。学术类支持服务把帮助学生对课程内所包含的知识进行掌握作为主要目的,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例如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同时也要对学习的进度进行控制,计算能力与读写能力得到发展,同时让学生通过远程教育完成学业考试。非学术支持服务可以很好地为学生提供非学术领域的求助与查询服务等。
  三、总结
  远程教育学生系统是一种个性化、因材施教的高效学习方式,同时也是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性的对学习进行安排、进行资源共享、时间相对分散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并让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需求得以满足。
  参考文献
  [1]李永纪,宋玲. 远程教育学生系统的构成与管理探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0(1).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作为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播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整个语文教学也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既满足了对传统文化传播诉求,也实现了对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于促进我国现代教育、深化改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对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展开研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摘要】阅读教学要求重视“以读为本”。“读”不仅体现在朗读,还体现在默读。审视当下语文课,朗读已成为课堂中的点缀,而学生只是扯着嗓子,为“读”而“读”。默读也被弱化甚至缺失。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和默读。  【关键词】朗读;默读;语文教学;缺失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对七到九年级的课
【摘要】在当前注重保护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形势下,阅读文学经典能让沉寂的激情和忘却已久的梦想渐渐升起。而对于高中生来说,阅读汉语言文学经典能让自己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感悟人性的美好、生命的伟大,同时获得心灵的愉悦。接下来就从汉语言文学经典的价值着手,探究新形势下阅读策略,以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新形势;汉语言文学;文学经典;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汉语言文
【摘要】由于当下农村小学的学生数量逐渐减少,呈现小班化的特点,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也应该以新的教学理念应对新的教学形势。如何根据地方化特色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方法,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探索发展的课题。老师应该改变课堂中学生以静为主的课堂原则,加入促进学生自主化学习的教学理念,使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本文讨论了四项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班化;学生  
【摘要】提高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健康积极的心态,是有效提高班级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原因有:缺乏自信心,骨子里很自卑;缺乏自控力和自制力等。他们的转变工作应该对症下药,从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着手。  【关键词】后进生;扬长避短;刚柔并济;多方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后进”即“后来进步”之意,后进生一般是指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是
【摘要】屈原的作品历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学作品的顶峰。提及屈原的文学艺术特色,学者往往关注 “香草美人”这一意象,“思美人”这一情节则经易被忽略,笔者认为,这个情节的因袭与发展是一种有意义的研究内容。本文尝试从“思美人”这个情节原型的演变与发展,从另一个侧面探讨屈原的文学成就。  【关键词】思美人;屈原;因袭;文学成就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思美人”这个意象,在《诗经》中就已经
【摘要】当前,国家正在积极地倡导全民阅读,全社会也越来越重视阅读,因为阅读能丰富和扩展人生经验,阅读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但农村地方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仍有大部分的家长和学生还没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性,对阅读不够重视,农村中学特别是农村初中虽然对阅读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学生也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南沙鱼窝头第二中学;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状况;对策  
【摘要】《飘》中刻画的主人公是一位集矛盾、复杂、多面于一体的人物,她在乱世中表现出来的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坚强  的性格、现实的人生态度、身处逆境而不甘沉沦的精神、顽强的生活能力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深深吸引着笔者,让笔者发自内心地佩服。这些与她叛逆、现实、坚强、勇敢而又自私虚荣的性格密切相关。本文是笔者拜读作品后的一篇感想,具体讨论了她无畏的可敬的坚强女性的形象以及所折射出的现代女性价值观。  
【摘要】课堂提问优化是一件极有必要的工程,笔者对优化语文课堂提问进行了一些思考与研究,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望能为实际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课堂提问优化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语文课堂提问贯穿于课堂教学自始至终的过程中,起到课堂之上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优化语文课堂提问于是便成为现实生
【摘要】在当下“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社会各行领域深度融合,也使我们的中职课堂教学正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本文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信息化教学内涵及意义,从教学实践出发,将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完美融合进行初步尝试。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荷花淀》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育对中职学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对学生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