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模式的初探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yun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日新月异的技术和便捷的生活方式,也为课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教育技术是指为了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可以说,教育技术的应用覆盖了信息化时代教学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的重要性。笔者前后参加过“intel未来教师培训”、“微软助学”等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班,并为先后多次承担了“intel未来教师培训”主讲教师任务,通过几年的摸索实践,笔者就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观念是关键
  1、信息技术培训围绕各种信息处理技术而展开,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则是围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而展开。尽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也会涉及大量信息技术的内容,但其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这和信息技术培训中完全以学习, 掌握信息处理技术为目的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2、信息技术培训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不同。通过信息技术培训是要使被培训者具有信息技术素养,即具有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道德。其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指获取,存储,分析,呈现,变换,传输与评价信息的能力。 通过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则是要使被培训者具有教育技术素养,即具有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与道德。其中,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是指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也就是在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
  二、夯实基础知识
  以笔者支教的学校(笔者注:晋江陈埭坊脚小学,一所农村基层校)为例,教师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虽然大部分老师都比较熟悉计算机常用软件,也都考过了计算机等级等考试,但也存在一部分老师对信息技术知识一知半解,即使是一个这样的团队,老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也存在良莠不齐、操作不规范。所以,在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计划之前,笔者先用一段时间普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帮助老师规范计算机操作。让老师们都掌握了windows、office、图片修饰、声音视频简单操作等基本知识,这样为后面老师的培训工作奠定技术基础。
  此外,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笔者还给老师们推荐学习不同的软件。这样,不但每个老师都有一定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各有所长,老师之间还能互相帮助、研讨。为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教研氛围奠定了基础。
  三、项目带动培训活动
  坊脚小学是一所农场基层校,在多年前确定了“绿色坊脚?生态坊脚?和谐坊脚”的办学特色,在学校周围有一圈菜地,师生们在这块土地上收获许多快乐。为了让师生体验到更多快乐,笔者结合学校这一办学特色,把创建校本课程教材作为一个个培训项目,带动老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
  1、开发校本课程的教材
  要进行课程培训,肯定离不开校本课程的教材的开发,而要开发一本校本课程教材当然也离不开信息技术。因此,笔者首先组织老师讨论建立校本课程需要哪些资源,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会涉及到蔬菜的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素材。然后,我和老师们讨论的结果进行了归纳整理,分工给各个老师对素材进行了整理、开发。待这些素材整理完毕后,再让老师们用word、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成课程文本。
  在开发课程文本的过程中,老师利用BBS、QQ等平台进行讨论、设计方案;在搜索、整理资料时老师们会遇到比如找到的素材不符合要求,需要再次进行开发,这当中老师又会运用到搜索引擎、图片处理、声音动画处理等软件;最后再形成课程文本时,老师们会接触到word、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不知不觉使用了信息技术,他们的教育技术能力也就在不断的提高。
  2、向全体教师征集美化校园环境的方案
  结合学校改造校园环境的契机。我们向全体教师征集美化校园环境的方案,要求以“和谐坊脚”为主题,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布置美化校园环境,可以是对整个校园环境的设计、也可以是对一面墙的改造,甚至可以是一个开关面板的设计,都可以作为美化校园的方案,展现绿色、生态、和谐的坊脚风采。
  在整个项目活动中,老师们都能主动去探索、去实践。不断的修改自己的方法。整个过程,他们掌握了通过网络等途径获取合适的素材,并进行加工处理,更重要的是他们收获了快乐,增强了学校的团队精神。
  3、结合学校特色开展的活动进行培训
  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提高的。而应该是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进一步学习的。因此,针对不同学科特点,我们还会和老师们一起研究设计各种具有学科特点的活动。比如,平时学校的板报都是请外面的广告公司来进行设计,虽然美观,但是还会经常出现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学校的老师却是明确目的,但是苦于没有这个技术。通过整个培训活动,我们可以让美术老师来承担这个任务,这样就可以设计出即美观又实用的板报了,而且给美术老师提供了一个暂时教师和学生作品的平台了。再如,可以让体育老师编排“蔬菜韵律操”、让音乐老师组织一个“收获分享会”活动晚会等等。
  总而言之,把信息技术实实在在的应用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中,不但让老师们提高教育技术能力,让老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而且形成教师自觉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良好氛围,以保证教育现代化工作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泉州市晋光小学 福建】
其他文献
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应用“小先生制”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其教学相长的优势,实践“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使学生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最终达到强化知识技能,激发潜能的目的
摘 要:在国民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进程中,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也得到了持续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社会与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汽车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得到了全面普及。象征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模具,而汽车模具则是汽车行业生产水平的根本衡量因素,对汽车的品质有着宏观性的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对对汽车模具的结构以及设计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汽车模具结构
机械行业兴起要求现场施工能力进行优化和提升,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往往容易忽略现场安装的工艺要求而增加设备成本。大型拱顶贮罐与一般工厂制造的压力容器存在很大差异,不仅需要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花木与人类的生活始终密不可分。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环境状况不断恶化,花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花木对环境的净化、绿化和美化作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认同和肯定。伴随着花木经济的发展,自然的花木不断地被融入人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渗透了生活与文化的内涵,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花木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木为核心的文化范畴。我们的家乡嘉泽镇是全国闻名的“花木之都”,这里的紫薇园
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往要上好美术欣赏课,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将电脑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则大为改观。在小学美术课运用多媒体教学,这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效果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一、整理多种教学资料,培养学生认知能力  以往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搜集有关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那么,怎样搞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呢?我们的做法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从而实现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     一、优化教学目标
《纲要》指出:“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绝对尊重幼儿的意愿,不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游戏是最适合幼儿的一种活动方式,在游戏中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样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所以我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自由氛围 让幼儿自主游戏  首先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不断的被利用,并通过技术的革新提高了控制能力,自力式调压阀由于系统的革新已经具备更高的性能。自力式压力调压阀的工作原理会直接影响
我们说广义的教材是指课内外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的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材,网络上收集的相关的学习材料也可以称为教材。总之
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小电流接地电路在故障状态下的信号频域特征,并基于故障状态信号无功功率分析进行了故障线路选择技术介绍,在这些技术解决的基础上,本文自行发明了XJ-105小电流接地故障监测系统,该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能很好地满足电站综合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建设,通过其自动监测与智能诊断功能,能大幅提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本文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电流接地;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