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保健意识在不断增强,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要求更高,可见,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是必然要求。新医改的提出,对于医院来说是一项重大的发展机遇,也是一项挑战,医院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若想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形势,必须严格遵照医改的要求,选择更为切实有效的方式开展成本控制工作,为此,本文就新医改形势下医院成本控制策略予以分析。
关键词:新医改 医院 成本控制
新医改的提出,医院医保的付费方式发生改变,进而会对医院的整体收入结构产生影响,极易引发成本失控的问题。此外,药品零差价政策的实施,使得医院在医药上的收入会大大降低,无法将以药养医的局面予以延续。在此种状态下,开展医院成本控制工作的难度在不断增大,进而会降低利润。为应对当前问题,必须加强对医院成本的合理性控制,转变管理模式,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控制运行成本,是提高医院运行效率的关键所在。
一、新医改形势下实施医院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价值
所谓的医院成本控制工作就是医院依照前期所建立的成本目标,让各个部门对影响成本的因素予以预防与管理,旨在能实现最终成本目标的一个重要过程。对于医院来说,成本控制始终是一种重要的课题,是牵引医院发展的重要神经,其控制效果决定着医院的经济效益[1]。新医改方案的提出,要求公立医院必须具备一定的公益性性质,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对整个医疗服务系统予以完善,及时对医疗检查、用药与治疗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与此同时,新医改还提出,应及时优化医保体系,实现药品零差价,这势必会对医院的收入结构产生影响,导致成本控制陷入困境。若想适应新医改的要求,必须充分践行新医改的政策,建立健全财会管理机制,强调收支与预算管理的高效开展,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对医院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新医改形势下对医院成本控制的影响
1.收入来源发生改变。新医改形势下,医院的实际收入来源主要由以往的项目价格收费组织收入改变成医保预算经费收入[3],收入额度转变成协议式预算收入,导致医院在收入来源上发生改变,且收入来源主要为第三方协议预算。而今,医改方案的不断优化,医保覆盖率在不断提升,为了能为公民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出台了新农合政策,使得医院的收入结构发生转变,运用第三方机构来对医保额度进行管理与结算,主要承接医院与患者间医保额度结算业务,其还要与固定的药店、医疗机构等签署医疗服务协议,使得医院在收入上变得更加规范、合理。
2.取消“药品加成”现象。对于医院来说,药物始终是医院经营与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借助药品的加成收入来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进而常常出现“看病贵”、“看病难”等多项问题。传统的“药品加成”现象,容易让医患间产生矛盾,进而滋生一系列的纠纷与不良事件[4]。而新医改的提出,对“药品加成”现象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取消“药品加成”现象,改变以往“以药补医”运行机制。“药品加成”运行模式的取消,标志着药品已经不再成为医院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但是却成为医院运行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
3.外界环境的影响。为满足人们的就医需求,应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诸多民间资本不断出现,对医院产生一定的挑战,行业竞争力在不断增强。新医改背景下,国家鼓励一些民间资本渗透到医疗卫生领域,进而导致民营类医院数量不断增加,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享受同等待遇,其民营类医院的医疗费用低,也支持医保服务,会吸引大量的患者前往就医,对公立医院是一项重大的考验。若想促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自身建设,重视对医院成本的控制,以求在同行业中占据竞争力与影响力。
三、新医改形势下医院成本控制策略
1.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团队建设。在新医改形势下,为了促进医学事业进一步发展,提升医院发展的实效性,应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团队建设,选择专业、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采取“优胜劣汰”的人才选拔模式,是打造精英团队的有效方式。医院应改变以往的经营理念,了解财务管理人员在成本控制中的价值与作用,加大在财务团队建设方面的预算,能为未来医院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人才支撑。为获取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医院应与高校或培训机构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以成本控制为核心,强化对人才的技能型训练与职业道德训练。
2.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机制。若想达到理想的成本控制效果,相配套的成本控制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控制制度来约束成本管理者、成本核算流程、核算结果等,能大大增强成本控制的规范性,得到高精度、科学性的成本核算结果。开展成本控制工作,应在制度中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与义务,对成本控制业务流程进行合理分配[5],强化对成本的规范性管理,是提升成本控制与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
3.做好前期的预算管理工作。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前期的成本预算编制工作很是重要,是实现成本管理的重要前提,是控制医院运行成本的一个重要手段。预算的编制,能对医院的运行体系、资源等进行合理的配置,并根据科室属性的不同,了解其成本变化范围,并列出函数关系式,计算出支出定额,以此来开展定额的预算控制工作。前期对医疗卫生项目的各项预算予以明确,列出预算清单,可将其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以实现对成本的科学性管理。
4.实现成本控制系统的信息化。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诸多更为先进、高效的数字化技术被开发,为提升医院成本控制的实效性,应将数字化技术与成本控制相互融合,打造更为完善的成本控制信息化系统,能大大提升成本控制的实效性与精确性,且成本核算精度更高。医院成本控制信息化系统的构建,首先,能对医院的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转变以往低效率、粗放式的成本管理模式,管理效率更高;其次,实现医院成本控制由定性到定量管理的有效过渡;再者,对成本绩效的评价,由静态向动态管理倾向,能大大提升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实效性。医院成本控制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使得系统对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管理能力在不断增强,其在大量成本数据收集、分析与整理上更具优势,能实现对专项成本的合理化控制,例如,可从检验科、手术室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成本控制。以上几个科室是成本控制人员较难进入的科室,此时,可借助成本信息化控制系统从中获取成本信息,及时对敏感耗材、敏感支出进行研究,列出相应的函数关系,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手段,能大大提高成本效率,且操作簡单,核算方式也更为简便。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医改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是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重要表现。新医改政策的提出,对医院来说既是发展机遇,也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尤其是医院收入结构方面是挑战的一个重大方面。为适应新医改的发展形势,应加强对成本的合理性控制,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积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打造更为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优化成本核算方式,强化信息化技术的合理应用,是提高成本控制水平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 严政,何跃进,李长庭. 新医改形势下地市级医院加强成本控制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8:153.
[2] 李志芳.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财务策略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01:166.
[3] 张建宏.新医改形势下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浅析[J].新经济,2014,23:115.
[4] 杜晗君.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与建设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6:98+105.
[5] 韩芸.新医改形势下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5,01:160+170.
作者简介:卢芳芳(1985—),女,浙江温州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会计。
关键词:新医改 医院 成本控制
新医改的提出,医院医保的付费方式发生改变,进而会对医院的整体收入结构产生影响,极易引发成本失控的问题。此外,药品零差价政策的实施,使得医院在医药上的收入会大大降低,无法将以药养医的局面予以延续。在此种状态下,开展医院成本控制工作的难度在不断增大,进而会降低利润。为应对当前问题,必须加强对医院成本的合理性控制,转变管理模式,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控制运行成本,是提高医院运行效率的关键所在。
一、新医改形势下实施医院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价值
所谓的医院成本控制工作就是医院依照前期所建立的成本目标,让各个部门对影响成本的因素予以预防与管理,旨在能实现最终成本目标的一个重要过程。对于医院来说,成本控制始终是一种重要的课题,是牵引医院发展的重要神经,其控制效果决定着医院的经济效益[1]。新医改方案的提出,要求公立医院必须具备一定的公益性性质,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对整个医疗服务系统予以完善,及时对医疗检查、用药与治疗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与此同时,新医改还提出,应及时优化医保体系,实现药品零差价,这势必会对医院的收入结构产生影响,导致成本控制陷入困境。若想适应新医改的要求,必须充分践行新医改的政策,建立健全财会管理机制,强调收支与预算管理的高效开展,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对医院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新医改形势下对医院成本控制的影响
1.收入来源发生改变。新医改形势下,医院的实际收入来源主要由以往的项目价格收费组织收入改变成医保预算经费收入[3],收入额度转变成协议式预算收入,导致医院在收入来源上发生改变,且收入来源主要为第三方协议预算。而今,医改方案的不断优化,医保覆盖率在不断提升,为了能为公民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出台了新农合政策,使得医院的收入结构发生转变,运用第三方机构来对医保额度进行管理与结算,主要承接医院与患者间医保额度结算业务,其还要与固定的药店、医疗机构等签署医疗服务协议,使得医院在收入上变得更加规范、合理。
2.取消“药品加成”现象。对于医院来说,药物始终是医院经营与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借助药品的加成收入来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进而常常出现“看病贵”、“看病难”等多项问题。传统的“药品加成”现象,容易让医患间产生矛盾,进而滋生一系列的纠纷与不良事件[4]。而新医改的提出,对“药品加成”现象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取消“药品加成”现象,改变以往“以药补医”运行机制。“药品加成”运行模式的取消,标志着药品已经不再成为医院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但是却成为医院运行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
3.外界环境的影响。为满足人们的就医需求,应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诸多民间资本不断出现,对医院产生一定的挑战,行业竞争力在不断增强。新医改背景下,国家鼓励一些民间资本渗透到医疗卫生领域,进而导致民营类医院数量不断增加,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享受同等待遇,其民营类医院的医疗费用低,也支持医保服务,会吸引大量的患者前往就医,对公立医院是一项重大的考验。若想促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自身建设,重视对医院成本的控制,以求在同行业中占据竞争力与影响力。
三、新医改形势下医院成本控制策略
1.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团队建设。在新医改形势下,为了促进医学事业进一步发展,提升医院发展的实效性,应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团队建设,选择专业、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采取“优胜劣汰”的人才选拔模式,是打造精英团队的有效方式。医院应改变以往的经营理念,了解财务管理人员在成本控制中的价值与作用,加大在财务团队建设方面的预算,能为未来医院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人才支撑。为获取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医院应与高校或培训机构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以成本控制为核心,强化对人才的技能型训练与职业道德训练。
2.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机制。若想达到理想的成本控制效果,相配套的成本控制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控制制度来约束成本管理者、成本核算流程、核算结果等,能大大增强成本控制的规范性,得到高精度、科学性的成本核算结果。开展成本控制工作,应在制度中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与义务,对成本控制业务流程进行合理分配[5],强化对成本的规范性管理,是提升成本控制与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
3.做好前期的预算管理工作。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前期的成本预算编制工作很是重要,是实现成本管理的重要前提,是控制医院运行成本的一个重要手段。预算的编制,能对医院的运行体系、资源等进行合理的配置,并根据科室属性的不同,了解其成本变化范围,并列出函数关系式,计算出支出定额,以此来开展定额的预算控制工作。前期对医疗卫生项目的各项预算予以明确,列出预算清单,可将其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以实现对成本的科学性管理。
4.实现成本控制系统的信息化。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诸多更为先进、高效的数字化技术被开发,为提升医院成本控制的实效性,应将数字化技术与成本控制相互融合,打造更为完善的成本控制信息化系统,能大大提升成本控制的实效性与精确性,且成本核算精度更高。医院成本控制信息化系统的构建,首先,能对医院的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转变以往低效率、粗放式的成本管理模式,管理效率更高;其次,实现医院成本控制由定性到定量管理的有效过渡;再者,对成本绩效的评价,由静态向动态管理倾向,能大大提升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实效性。医院成本控制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使得系统对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管理能力在不断增强,其在大量成本数据收集、分析与整理上更具优势,能实现对专项成本的合理化控制,例如,可从检验科、手术室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成本控制。以上几个科室是成本控制人员较难进入的科室,此时,可借助成本信息化控制系统从中获取成本信息,及时对敏感耗材、敏感支出进行研究,列出相应的函数关系,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手段,能大大提高成本效率,且操作簡单,核算方式也更为简便。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医改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是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重要表现。新医改政策的提出,对医院来说既是发展机遇,也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尤其是医院收入结构方面是挑战的一个重大方面。为适应新医改的发展形势,应加强对成本的合理性控制,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积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打造更为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优化成本核算方式,强化信息化技术的合理应用,是提高成本控制水平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 严政,何跃进,李长庭. 新医改形势下地市级医院加强成本控制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8:153.
[2] 李志芳.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财务策略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01:166.
[3] 张建宏.新医改形势下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浅析[J].新经济,2014,23:115.
[4] 杜晗君.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与建设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6:98+105.
[5] 韩芸.新医改形势下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5,01:160+170.
作者简介:卢芳芳(1985—),女,浙江温州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