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建立建筑工程制圖与识图相关技能竞赛主线,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根本,通过实践,明确以技能竞赛为抓手的教学模式改革,完善课程知识结构,培养学生钻研、进取、实践创新等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教学改革
一、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通过对毕业生与非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制图课程效果存在以下问题:图纸识别能力差,制图速度慢 ,空间想象力差,导致后续的各种专业课程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各种问题,各大高校教师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杨茹(2009)就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提出了练习-讲解 -练习以及现场观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式;曹丽雅(2010)具体阐述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实施条件和具体实施方案;牛炳昆(2010)《就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在建筑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中的作用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方法;郭南初(2012)提出了基于 CDIO 理念的课程体系要素与课程内容结构;文灵(2015)提出了模块教学法,分为4大模块利用一套图纸,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的平衡;陈静等(2015)通过对比了传统课堂、网络课堂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差别,提出了翻转课堂在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中的应用,并提出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保证措。
二、研究分析
从国内外文献来看,主要集中论证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而很少有文章将其与竞赛结合起来,以赛促改。将该课程更好的与各个专业课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其基础学科作用。
三、具体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实地调查、访谈法了解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比较研究法:将各种教学方法与以竞赛为纽带的。
3.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同类课题或相关课题研究动态。
4.实证研究法:通过在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进行课题研究试点实践,不断掌握研究的实际实施情况,修正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案,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五、研究的目标
以建立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相关技能竞赛主线,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根本,通过实践,明确以技能竞赛为抓手的教学模式改革,完善课程知识结构,培养学生钻研、进取、实践创新等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六、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1.通过以技能竞赛为平台,对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发挥其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
2.学生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和交流,提升各专业的技能水平,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并且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3.在技能竞赛活动中,通过不同类型高校的同台竞技,营造出一种良性竞争局面,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特别是通过学科间的学术交流,增进了学术上的沟通和了解,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对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和学术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4.竞赛的开展使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同时因为竞赛的需要专业实验室的利用率以及设备利用率也大为提高,推动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以及课程设置的改革。
七、以赛促教的教学成果
本课程实践教学创新建设成效显著,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学生就业后,在设计单位制图能力高,在施工单位能独立完成工程的全部竣工图纸,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几年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工程管理系学生竞赛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去年竞赛为例,在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中,CAD竞赛有一人获得一等奖,有三人获得二等奖,有2人获得三等奖。除此之外,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系还举行了建筑模型与制图作品展。通过建筑模型制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理解能力,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杨茹.《建筑工程制图》课程实践探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
[2]曹丽雅.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制图与识图实践教学[J].职业教育,2010.
[3]牛炳昆.建筑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探索[J].建筑业论坛,2010.
[4]郭南初.基于 CDIO 理念的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体系研究及教学[J].苏州市职业 大学学报,2012.
[5]文灵.“模块化教学”与“案例”的合理搭配切实培养学生识图技能[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改革研究,2015.
[6]陈静,井思媛.互联网 +”时代“ 工程制图”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初[J].科教文汇,2015.
关键词: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教学改革
一、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通过对毕业生与非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制图课程效果存在以下问题:图纸识别能力差,制图速度慢 ,空间想象力差,导致后续的各种专业课程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各种问题,各大高校教师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杨茹(2009)就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提出了练习-讲解 -练习以及现场观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式;曹丽雅(2010)具体阐述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实施条件和具体实施方案;牛炳昆(2010)《就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在建筑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中的作用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方法;郭南初(2012)提出了基于 CDIO 理念的课程体系要素与课程内容结构;文灵(2015)提出了模块教学法,分为4大模块利用一套图纸,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的平衡;陈静等(2015)通过对比了传统课堂、网络课堂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差别,提出了翻转课堂在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中的应用,并提出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保证措。
二、研究分析
从国内外文献来看,主要集中论证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而很少有文章将其与竞赛结合起来,以赛促改。将该课程更好的与各个专业课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其基础学科作用。
三、具体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实地调查、访谈法了解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比较研究法:将各种教学方法与以竞赛为纽带的。
3.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同类课题或相关课题研究动态。
4.实证研究法:通过在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进行课题研究试点实践,不断掌握研究的实际实施情况,修正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案,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五、研究的目标
以建立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相关技能竞赛主线,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根本,通过实践,明确以技能竞赛为抓手的教学模式改革,完善课程知识结构,培养学生钻研、进取、实践创新等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六、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1.通过以技能竞赛为平台,对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发挥其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
2.学生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和交流,提升各专业的技能水平,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并且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3.在技能竞赛活动中,通过不同类型高校的同台竞技,营造出一种良性竞争局面,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特别是通过学科间的学术交流,增进了学术上的沟通和了解,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对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和学术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4.竞赛的开展使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同时因为竞赛的需要专业实验室的利用率以及设备利用率也大为提高,推动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以及课程设置的改革。
七、以赛促教的教学成果
本课程实践教学创新建设成效显著,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学生就业后,在设计单位制图能力高,在施工单位能独立完成工程的全部竣工图纸,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几年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工程管理系学生竞赛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去年竞赛为例,在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中,CAD竞赛有一人获得一等奖,有三人获得二等奖,有2人获得三等奖。除此之外,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系还举行了建筑模型与制图作品展。通过建筑模型制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理解能力,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杨茹.《建筑工程制图》课程实践探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
[2]曹丽雅.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制图与识图实践教学[J].职业教育,2010.
[3]牛炳昆.建筑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探索[J].建筑业论坛,2010.
[4]郭南初.基于 CDIO 理念的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体系研究及教学[J].苏州市职业 大学学报,2012.
[5]文灵.“模块化教学”与“案例”的合理搭配切实培养学生识图技能[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改革研究,2015.
[6]陈静,井思媛.互联网 +”时代“ 工程制图”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初[J].科教文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