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指导口语交际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_l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口语交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能力,需要在具体情境中加以培养。所以,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中,应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他们饶有兴趣、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身,为课堂提供了诸多便利。口语交际时要充分利用它,将生动、鲜活的画面呈现于学生面前,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口语交际的效果。如《小鸭子得救了》课上,上课伊始,屏幕上出现了茂盛的大树,碧绿的草地,清澈的小溪,掉进土坑里的小鸭子,活泼可爱的小象、小熊、小猴……生动的画面配上轻松悦耳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欢快的氛围。接着教师指导学生由景到物到事,一一观察,使学生对故事的前因后果有一个整体了解。进而启发引导:图上的动物们能不能救出小鸭子?是怎样救的?饶有兴趣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教师相机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救小鸭子的更好办法与大家交流。比一比,看谁的办法好,谁讲的故事完整。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都在想办法。有的说:“可以找来一条绳子放下去,让鸭子用嘴巴紧紧咬住,再拉上来。”有的说:“要是鸭子咬不住,摔下来就会受伤更厉害,倒不如绳子一端绑上一个篮子放下去,让它跳进去再拉上来,不是更好吗?”有的说:“遇到困难,直接打‘110’找警察叔叔帮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合理想象,思路更为开阔,口语交际方面也得到了扎实的训练。
  二、剪剪、贴贴,再现情境
  小学生活泼好动,最喜欢自己去动动、做做,经过自己动脑动手做的东西,说起来就更加生动形象、自然贴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符合学生口语交际的情景,让学生手、脑、口并用,边说边做,展开想象。如教学《树叶画》,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上课时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劳动成果”,按“这是( )树的叶子,它是( )形状,( )颜色的,像( )”的句式来说。学生说不完整或有困难时,教师及时引导帮助。接着,我让他们以剪刀、胶水、彩色笔为工具将收集的树叶制作成一幅树叶画。最后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画作。经过学生一番动手努力,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有的说:“我这幅是‘猪八戒吃西瓜’,我把甘薯叶当作西瓜,把象鼻树叶当作八戒的身子。”有的说:“你瞧,我的金鱼戏水图,冬青叶是它的头和身子,桃叶是它的鳍,枫叶是大尾巴。”还有的学生说“我贴的长颈鹿和松鼠,它们正玩得开心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三、模拟生活,再现情境
  以模拟的方式再现生活情境,如模拟购物、打电话、借书等,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在《买文具》课上,模拟设计了一个买文具的情境:文具用品店里,货架上摆满了文具。教师介绍:这是一家新开张的文具店,谁愿意到这儿来买文具?请一个学生当“售货员”,其他同学就是“顾客”了。接着教师顺势采访学生,当“售货员”要做到什么?学生回答完,教师小结:当好一名售货员可得有足够耐心,要做到“百问不厌,百挑不烦”。教师又对班上同学说:“小顾客们,买东西时要注意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教师抓住要点进行板书:语言文明、举止大方、讲述清楚。开始表演了,先叫几个学生面对全班同学当场模拟练习,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进行观察评判。表演结束,“小评委”各抒己见,对做得好的进行肯定表扬,还指出了一些有待改进的“金点子”。趁热打铁,我又让学生自由组合再次进行模拟练习。整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四、角色表演,再现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表演能够有效地调动并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小学生的表演欲望一般都比较强,再加上他们天生好动好玩,让他们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会感到新鲜有趣,发言的积极性比较高。如教学《请到我家来》,上课时,先让学生把课文中的对话读熟,然后将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三个分别扮演王新、李刚、谢小羽,一人评议,按照迎客、待客、送客三个步骤来说。迎客,问清楚找谁,请进并问好;待客,让座、端茶、回答问话,要求改日再来;送客,送到门口,话别,挥手或说再见。要求在说话时,注意态度和蔼、热情、语言亲切,运用礼貌用语。可轮换角色,先在小组内进行演说,其他同学评议,要求记住同学到家来,一定要说清什么,想到别人家去也要说清楚什么。当众说,再评议,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说才能把话说清楚、说好。表演的过程,也就是口语交际的过程。
  五、借助生活实践,再现情境
  教师要善于根据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真实的口语交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我班上有位学生从小失去母爱,缺少关爱,因此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不愿与别人交朋友。针对实际情况,我就组织学生为他开一个生日晚会,为他祝贺,表达美好的祝愿。这样既让这位同学感受集体的温暖,又让其他同学进行了真实的口语交际训练。此外,教师要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多种多样的人接触、交流。如在《买文具》课前,布置学生去逛商店,让学生在逛中了解文具的种类、样子、颜色、用途等,听一听售货员与顾客是如何交谈的。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丰富了感性认识,知道买文具时应该说些什么,怎样说,领悟到应如何交际,才能正确表达自己购买文具的愿望,买到称心如意的文具。这样,他们有话可说,说起来也比较具体、流利。
  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在培养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上有独到之处。重视利用和创设各种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做到乐交际、爱交际、善交际。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其他文献
一、在思维联结处设置问题与矛盾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旧知是新知学习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与发展。学生旧知与新知之间必然有一种认知上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为此,教师要在学生新旧知识思维的联结处设置问题矛盾,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对新知的产生印象深刻,新知就会掌握得更牢。  二、在思维困惑处设置问题与矛盾  学生思维困惑的地方往往是知识的重难点处,要突破知识难点的关键
作文,不仅是小学生的难题,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的难题。为了写好作文,教师、学生上下求索,倍感艰辛。笔者近年来尝试把习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阅读教学以及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习作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1. 走向大自然。大自然是神奇美妙的。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就会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繁茂;体验到秋天的奉献,冬天的孕育;观察到日出的磅礴气势,月行的微妙动态;还
目的:探讨全身皮肤电子束治疗(TSEBI)皮肤蕈样霉菌病(MF)的皮肤护理方法。方法:对3例MF患者采用TSEBI,并给予精心的皮肤护理,观察疗效。结果:治疗有效率100%,放疗结束后患者全身皮肤
目的:探讨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NKHDC)患者采用联合补液抢救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将48例老年NKHDC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真实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真实”是习作的生命,还学生以真诚,还作文以真实,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写什么呢?要写出自己的经验,经验又必须深切,必须正确。这就要从整个生活里下工夫,有了深切的经验,写作就不愁没有很好的材料了。”我们要引导
新课标颁布之后,教育部对小学品德课程教改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编制课程教学方案,这是实现品德课程教学优化的重要方式。  一、《品德与社会》教学意义  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如何培养小学生个人品德与修养,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文化课程的一部分,具备多方面的教育意义。  1.培养品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需从小做起,从儿童开始,持续以恒。”小学教育十
一、领悟编写意图,读“懂”教材  当前教材通常采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段循环、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把第一、二学段的教学内容适当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内容既有一定重复,又有新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从整体把握编排体系,理清教材思路,在读懂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围绕知识点组织教学,开展数学活动。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可能性》时,整整用了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摸球游戏、说想法,一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