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口语交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能力,需要在具体情境中加以培养。所以,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中,应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他们饶有兴趣、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身,为课堂提供了诸多便利。口语交际时要充分利用它,将生动、鲜活的画面呈现于学生面前,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口语交际的效果。如《小鸭子得救了》课上,上课伊始,屏幕上出现了茂盛的大树,碧绿的草地,清澈的小溪,掉进土坑里的小鸭子,活泼可爱的小象、小熊、小猴……生动的画面配上轻松悦耳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欢快的氛围。接着教师指导学生由景到物到事,一一观察,使学生对故事的前因后果有一个整体了解。进而启发引导:图上的动物们能不能救出小鸭子?是怎样救的?饶有兴趣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教师相机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救小鸭子的更好办法与大家交流。比一比,看谁的办法好,谁讲的故事完整。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都在想办法。有的说:“可以找来一条绳子放下去,让鸭子用嘴巴紧紧咬住,再拉上来。”有的说:“要是鸭子咬不住,摔下来就会受伤更厉害,倒不如绳子一端绑上一个篮子放下去,让它跳进去再拉上来,不是更好吗?”有的说:“遇到困难,直接打‘110’找警察叔叔帮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合理想象,思路更为开阔,口语交际方面也得到了扎实的训练。
二、剪剪、贴贴,再现情境
小学生活泼好动,最喜欢自己去动动、做做,经过自己动脑动手做的东西,说起来就更加生动形象、自然贴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符合学生口语交际的情景,让学生手、脑、口并用,边说边做,展开想象。如教学《树叶画》,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上课时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劳动成果”,按“这是( )树的叶子,它是( )形状,( )颜色的,像( )”的句式来说。学生说不完整或有困难时,教师及时引导帮助。接着,我让他们以剪刀、胶水、彩色笔为工具将收集的树叶制作成一幅树叶画。最后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画作。经过学生一番动手努力,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有的说:“我这幅是‘猪八戒吃西瓜’,我把甘薯叶当作西瓜,把象鼻树叶当作八戒的身子。”有的说:“你瞧,我的金鱼戏水图,冬青叶是它的头和身子,桃叶是它的鳍,枫叶是大尾巴。”还有的学生说“我贴的长颈鹿和松鼠,它们正玩得开心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三、模拟生活,再现情境
以模拟的方式再现生活情境,如模拟购物、打电话、借书等,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在《买文具》课上,模拟设计了一个买文具的情境:文具用品店里,货架上摆满了文具。教师介绍:这是一家新开张的文具店,谁愿意到这儿来买文具?请一个学生当“售货员”,其他同学就是“顾客”了。接着教师顺势采访学生,当“售货员”要做到什么?学生回答完,教师小结:当好一名售货员可得有足够耐心,要做到“百问不厌,百挑不烦”。教师又对班上同学说:“小顾客们,买东西时要注意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教师抓住要点进行板书:语言文明、举止大方、讲述清楚。开始表演了,先叫几个学生面对全班同学当场模拟练习,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进行观察评判。表演结束,“小评委”各抒己见,对做得好的进行肯定表扬,还指出了一些有待改进的“金点子”。趁热打铁,我又让学生自由组合再次进行模拟练习。整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四、角色表演,再现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表演能够有效地调动并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小学生的表演欲望一般都比较强,再加上他们天生好动好玩,让他们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会感到新鲜有趣,发言的积极性比较高。如教学《请到我家来》,上课时,先让学生把课文中的对话读熟,然后将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三个分别扮演王新、李刚、谢小羽,一人评议,按照迎客、待客、送客三个步骤来说。迎客,问清楚找谁,请进并问好;待客,让座、端茶、回答问话,要求改日再来;送客,送到门口,话别,挥手或说再见。要求在说话时,注意态度和蔼、热情、语言亲切,运用礼貌用语。可轮换角色,先在小组内进行演说,其他同学评议,要求记住同学到家来,一定要说清什么,想到别人家去也要说清楚什么。当众说,再评议,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说才能把话说清楚、说好。表演的过程,也就是口语交际的过程。
五、借助生活实践,再现情境
教师要善于根据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真实的口语交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我班上有位学生从小失去母爱,缺少关爱,因此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不愿与别人交朋友。针对实际情况,我就组织学生为他开一个生日晚会,为他祝贺,表达美好的祝愿。这样既让这位同学感受集体的温暖,又让其他同学进行了真实的口语交际训练。此外,教师要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多种多样的人接触、交流。如在《买文具》课前,布置学生去逛商店,让学生在逛中了解文具的种类、样子、颜色、用途等,听一听售货员与顾客是如何交谈的。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丰富了感性认识,知道买文具时应该说些什么,怎样说,领悟到应如何交际,才能正确表达自己购买文具的愿望,买到称心如意的文具。这样,他们有话可说,说起来也比较具体、流利。
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在培养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上有独到之处。重视利用和创设各种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做到乐交际、爱交际、善交际。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一、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身,为课堂提供了诸多便利。口语交际时要充分利用它,将生动、鲜活的画面呈现于学生面前,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口语交际的效果。如《小鸭子得救了》课上,上课伊始,屏幕上出现了茂盛的大树,碧绿的草地,清澈的小溪,掉进土坑里的小鸭子,活泼可爱的小象、小熊、小猴……生动的画面配上轻松悦耳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欢快的氛围。接着教师指导学生由景到物到事,一一观察,使学生对故事的前因后果有一个整体了解。进而启发引导:图上的动物们能不能救出小鸭子?是怎样救的?饶有兴趣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教师相机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救小鸭子的更好办法与大家交流。比一比,看谁的办法好,谁讲的故事完整。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都在想办法。有的说:“可以找来一条绳子放下去,让鸭子用嘴巴紧紧咬住,再拉上来。”有的说:“要是鸭子咬不住,摔下来就会受伤更厉害,倒不如绳子一端绑上一个篮子放下去,让它跳进去再拉上来,不是更好吗?”有的说:“遇到困难,直接打‘110’找警察叔叔帮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合理想象,思路更为开阔,口语交际方面也得到了扎实的训练。
二、剪剪、贴贴,再现情境
小学生活泼好动,最喜欢自己去动动、做做,经过自己动脑动手做的东西,说起来就更加生动形象、自然贴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符合学生口语交际的情景,让学生手、脑、口并用,边说边做,展开想象。如教学《树叶画》,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上课时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劳动成果”,按“这是( )树的叶子,它是( )形状,( )颜色的,像( )”的句式来说。学生说不完整或有困难时,教师及时引导帮助。接着,我让他们以剪刀、胶水、彩色笔为工具将收集的树叶制作成一幅树叶画。最后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画作。经过学生一番动手努力,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有的说:“我这幅是‘猪八戒吃西瓜’,我把甘薯叶当作西瓜,把象鼻树叶当作八戒的身子。”有的说:“你瞧,我的金鱼戏水图,冬青叶是它的头和身子,桃叶是它的鳍,枫叶是大尾巴。”还有的学生说“我贴的长颈鹿和松鼠,它们正玩得开心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三、模拟生活,再现情境
以模拟的方式再现生活情境,如模拟购物、打电话、借书等,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在《买文具》课上,模拟设计了一个买文具的情境:文具用品店里,货架上摆满了文具。教师介绍:这是一家新开张的文具店,谁愿意到这儿来买文具?请一个学生当“售货员”,其他同学就是“顾客”了。接着教师顺势采访学生,当“售货员”要做到什么?学生回答完,教师小结:当好一名售货员可得有足够耐心,要做到“百问不厌,百挑不烦”。教师又对班上同学说:“小顾客们,买东西时要注意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教师抓住要点进行板书:语言文明、举止大方、讲述清楚。开始表演了,先叫几个学生面对全班同学当场模拟练习,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进行观察评判。表演结束,“小评委”各抒己见,对做得好的进行肯定表扬,还指出了一些有待改进的“金点子”。趁热打铁,我又让学生自由组合再次进行模拟练习。整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四、角色表演,再现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表演能够有效地调动并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小学生的表演欲望一般都比较强,再加上他们天生好动好玩,让他们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会感到新鲜有趣,发言的积极性比较高。如教学《请到我家来》,上课时,先让学生把课文中的对话读熟,然后将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三个分别扮演王新、李刚、谢小羽,一人评议,按照迎客、待客、送客三个步骤来说。迎客,问清楚找谁,请进并问好;待客,让座、端茶、回答问话,要求改日再来;送客,送到门口,话别,挥手或说再见。要求在说话时,注意态度和蔼、热情、语言亲切,运用礼貌用语。可轮换角色,先在小组内进行演说,其他同学评议,要求记住同学到家来,一定要说清什么,想到别人家去也要说清楚什么。当众说,再评议,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说才能把话说清楚、说好。表演的过程,也就是口语交际的过程。
五、借助生活实践,再现情境
教师要善于根据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真实的口语交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我班上有位学生从小失去母爱,缺少关爱,因此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不愿与别人交朋友。针对实际情况,我就组织学生为他开一个生日晚会,为他祝贺,表达美好的祝愿。这样既让这位同学感受集体的温暖,又让其他同学进行了真实的口语交际训练。此外,教师要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多种多样的人接触、交流。如在《买文具》课前,布置学生去逛商店,让学生在逛中了解文具的种类、样子、颜色、用途等,听一听售货员与顾客是如何交谈的。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丰富了感性认识,知道买文具时应该说些什么,怎样说,领悟到应如何交际,才能正确表达自己购买文具的愿望,买到称心如意的文具。这样,他们有话可说,说起来也比较具体、流利。
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在培养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上有独到之处。重视利用和创设各种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做到乐交际、爱交际、善交际。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