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教育界·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nib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有效地提升数学学习效果,就必须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并能够有效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文章主要探究了在小学阶段如何应用游戏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游戏化策略;小学数学;应用探究
  一、引言
  游戏化的本质是非游戏环境下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整合游戏的思维和机制,从而让具体的实施者能提高参与度、乐趣和忠诚度。游戏能在很多领域影响实施者的心理倾向。当前在教育领域不同阶段及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游戏化策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这方面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的加强,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现状,游戏化策略的有效应用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因此,提高对游戏化策略的重视程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游戏化教学概述
  游戏化教学是针对少年儿童喜好游戏并容易沉浸其中的特点,将游戏融入具体的知识教学中,从而形成一种沉浸式教学的模式。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非常有效地解放学生的天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到具体的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同时,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互动,能够增强学习自信心,增长学习经验,提升沟通技巧。此外,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会感受到很强的压迫感和被动性,无法体现自身的主体地位。而在游戏化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能够感觉到学习更轻松,掌握正确的学习思路,体现了学习主体地位。
  在具体的游戏化教学中,为了有效发挥游戏的作用,教师要从课本及课外内容中挖掘教学资源,还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游戏内容和流程。同时,要让游戏成为让学生沉浸到学习中的“诱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如何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使学生合理适当地融入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三、游戏化教学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中,想要确保教学过程有意义,充分发挥出游戏的作用,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从而科学地引导学生。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目标,可以为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提供可靠依据,使内容与目标保持一致。在设计每一个游戏的过程中,都要有相对应的教学目标,这样在完成游戏后就可同时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要遵循定位明确的原则。在游戏中,教师要发挥组织者、策划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按照相应的流程开展游戏,对学生的错误之处加以纠正,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再次,在设计游戏时要遵循分层原则。游戏要面向全体学生,必须考虑学生具体情况的不同,特别是一些学习困难、游戏参与度不高以及不自信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游戏,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其中。教师要熟悉游戏的基本操作要点,详细讲解游戏的规则、概念性的基础知识等,有效对学生进行演示和指导,并掌握游戏的科学实施策略。
  再其次,要确保游戏形式的多样性,进而增强游戏的趣味性,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复杂的知识,有效解决复杂问题。
  最后,还要增强游戏开展过程中的纪律性。除了利用游戏规则约束学生,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
  四、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竞赛类游戏
  竞赛类游戏是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争取胜利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愉悦的体验。特别是当竞赛中有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时,学生更有参与动力。竞赛类游戏主要包括智力、体力、技巧等方面的考验。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和技巧,而且可以活跃思维,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例如,在“20以内的加法”这部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与准确率,教师可以在操场开展沙包竞赛游戏。在游戏中,先在地上画出20个标准格子,打乱顺序标上不重复的数字,每5人一组,以每个学生扔沙包到格子中的最初两个数字的和作为其最终成绩,每个学生的操作要设定好时间,以便负责计算的小组长加快核算速度。在竞争激励下,学生能够锻炼计算的准确性,最终连续5次都算对且成绩最高的为胜利。教师可为前三名的小组颁发不同数量的小红花和文具奖励。
  (二)多样化的课堂游戏活动
  在课堂游戏活动中,实验、模拟、绘制、创造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游戏形式,这些游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多元化的游戏形式不仅可以丰富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而且能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培养自主思考意识、探索精神和独立思维能力。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图形,引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利用纸质图案介绍图形的具体特征,让学生动手对折图形,观察图形左右部分的形状;接下来让学生将一张纸对折,挑选自己喜爱的图案进行绘制;绘制好后,让学生撕一撕图案;打开后观察图形的样子,能否得到轴对称图形。除了这种方法,教师还可以亲自示范,指导学生创造简单的剪纸图案,或者给出图案的一半,让学生画出另一半。
  (三)猜谜类游戏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趣味,其中猜谜是一类有趣的益智型数学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知能力,而且可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网络和课外参考书中有非常多的謎题。在具体的猜谜游戏中,教师可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情况合理选择谜题,确保知识点有效地融入谜题中。在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采用独自思考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解答谜题。猜谜类游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类,猜数学名词。如:诊断以后——开方;垂钓——等于(鱼);剩下十分钱——余角;朱元璋登基——消元;等。   第二类,猜成语。如:23456789——缺衣(一)少食(十);1 2 3——接二连三;3.5——不三不四;510——一五一十;等。
  第三类,猜汉字。如:20-2=十八=木;四去八进一=口 一=日、十 十=井、一尺=十寸再加一=寺;等。
  第四类,猜数字。如:舌头(千);灭火(一);其中(二);一来就干(十);等。
  第五类,猜数学家名。如:爷爷打先锋——祖冲之;抬头一笑——杨乐;故园风光雨中新——陈景润;东方欲晓——徐光启;等。
  第六类,猜数学工具。如:这个脑袋真正灵,忽闪忽闪眨眼睛,东南西北带着他,加减乘除不费劲——计算器。
  猜谜游戏可用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用来综合复习每章的知识。
  (四)角色扮演類游戏
  小学数学很多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数学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巧又可运用到生活中。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开展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游戏类型,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会更有兴趣地开展游戏。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准备好相应的道具,可借助多媒体工具辅助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为每个学生确定合适的角色,最终合作完成任务。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教学中,教师可创建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认识人民币面值,学会汇率换算,并能够自主计算商品价格。教师在课后可推荐学生玩Prodigy角色扮演游戏。在这款游戏中,玩家先设定自己的角色,然后根据游戏内向导的提示打怪升级完成任务,还可与自己的同伴对战(battle),其中battle的武器并不是充钱获得,而是通过做数学题使武器的威力增强,武器威力是否强大就看玩家的数学题完成结果。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就能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游戏化策略,可以非常明显地发现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提高了学习效果。本文介绍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常用的几种游戏开展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要想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教师仍需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在每堂课前合理创新设计游戏,不断构建与完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马伟花.游戏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4):382.
  马恒山.小学数学教学游戏化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8(21):86.
  李银兰.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运用策略[J].科学咨询,2017(26):145.
  辛晓晖.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渊(中学版),2019(09):28-429.
其他文献
【摘要】临摹是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对优质范作进行分析,研究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范作的风格并汲取经验,持续鼓励引导其创作,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会看;学会想;提取元素;新的形;新组合  一、问题的提出  高段课堂临摹大师的抽象画有什么好处?孩子们幼儿时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丢了吗?不是。孩子的绘画发展是波动的,五年级孩子的眼界已经扩大,心理上鄙视自己之
【摘 要】为预防高校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而出现学业危机,高校实行了以警示、提醒和预防为目的的学业预警机制。通过对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学业预警帮扶工作的实证分析,证明了开展学业预警帮扶工作,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改善学风,拓展学业预警实施路径,实现教育科学化、管理规范化和服务人性化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高校学业预警帮扶机制 效果 管理 教育  据中国社科院《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统计,在我国
【摘要】长期以来,教师“重教轻学”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造成了教师满堂讲,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真正需求的教学现状。问题导学教学法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以“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它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数学教学;运用  美国当代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1
【摘要】阅读是语文的核心,但阅读又不是封闭的、独立存在的,它始终需要放在一个交际语境中,形成一个交流的状态。而整本书阅读恰恰为语文课堂提供了一种模式,即不仅有阅读,而且有合作与交流,是阅读、理解与运用的相融共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有自己的把握,尤其是要侧重对文本思想性的把握。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活着》;理解与运用  读了黄厚江老师的《看得见成长的课堂》非常受启发,于是笔者想将《活着》的整
【摘要】一直以来,母语是否可以介入英语教学这一话题总是备受争议。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需要,越来越多的英语培训班的出现和大肆宣传,纯英语的教学氛围大行其道,使得母语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弱。在英语教学中不盲目回避母语,发挥母语之长,才是科学处理母语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巧用母語;策略  一直以来,母语是否可以介入英语教学这一话题总是备受争议。主张在外语教学中肯定母语的作用并非新观点,
【摘 要】学生干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起到模范作用,将对整个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取向产生重要影响,而大学生价值观的取向又影响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文章对学生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行为层面的学习、践行及影响因素展开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状况 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
【摘要】发展学生英语学科素养是深化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而在英语学科素养的四个维度中,语言能力是核心内容。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活”起来,让学生“说”出来呢?本文从赋予学生“敢说”的勇气、给学生创造“能说”的机会、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编织学生“乐说”的主线、搭建学生“擅说”的平台和让学生享受“演说”的愉悦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高年级;英语口语;有效性;学科素养 
【摘要】當今信息社会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日新月异,其应用范围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呈现出强大的发展生机与活力。在此大背景下,本文以笔者原工作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基于理解理念构建翻转课堂云教育模式成功实践的个案,就中学英语教学与E学习整合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侧重研究、辩证思考整合实践与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关系,以及实现整合的基本
【摘要】由于学科特性、课改环境、学校硬件发展以及师资配备变化等原因,小学英语课堂趋于现代化和交往互动化。与此同时,课堂常规混乱的现象也随之衍生并无消退之意。课堂常规的建立是课堂管理行为的基础和主要环节。通过班级规约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师生交往互动过程中,启蒙学生的理性与德性自由,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课堂常规  现呈现三则教学日记:  2017年6月6
【摘要】翻转教学是从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角度对传统“教师施教、学生受教”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这种变革不仅重新构建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而且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文章认为制作高质量的微视频,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和设置过程化考核体系是实施翻转教学模式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翻转教学;国贸实务课程;微视频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2017年教研课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