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课堂、规划好课外 强化学生的阅读主体意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eeq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对于积累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写作能力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一、把握好课堂阅读教学;二、合理规划、利用好“第二课堂”;三、强化对学生阅读主体意识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阅读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主体意识
  
  应该保持阅读的新鲜感, 不带任何先入的主见、不做任何分析地去读, 抓住阅读的第一感觉与感受, 以感悟为基础。要感同身受地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命运, 同欢乐, 体察他们心灵的每一个细微的颤动; 特别要细细琢磨作品的语言, 品味出语言的味儿来。——钱理群教授
  不论从传统的语文教学,还是从素质教育语文教学角度来说,初中语文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阅读教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教学的成败。而阅读教学的成败,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恰当地发挥了主导作用,是否引导学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阅读训练,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好那些方面的工作呢?
  
  一、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课堂阅读教学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等多种现代教育辅助设施、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还必须继续贯彻落实好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起非常重要作用的原则和方法,做好课堂阅读教学。
  
  1. 加强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
  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是理解阅读材料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是从宏观上粗略地对材料的内容进行了解,主要弄清文章或文段的框架和主要内容,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整体感知的内容是初级的,通常通过快速阅读或浏览就可以获得,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来完成:
  (1)通读文章或文段,指导学生找主题句或中心句,让学生掌握理解阅读材料的钥匙。这是感知文章或文段的最基本的要求。通读课文的过程,不但是理解阅读材料的必须过程,同时也是语感发展、积淀的过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的语感既得到了巩固,也得到了提升。这一点对于刚迈入初中大门的初中生来说尤显重要。
  (2)把握线索,理清思路。对一篇结构完整的散文,明确行文的整体思路是很重要的,“形散而神聚”,线索就是串联整体思路的提纲,文章或以人物行踪的迁移,或以感情的变化,或以时间的转移,或以地点的转换等为线索。如初中语文课文《荔枝蜜》(杨朔),浏览之后,我们就可以感知,文章是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结构全文的。对于小说,我们同样需要感知文章的故事情节,把握线索,理清思路。
  
  2.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
  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阅读,指导学生加深对文章、文段的理解,促使学生由对阅读材料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这是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的思维方式的层进,它要求对整个材料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理解和挖掘。它的内容往往要联系一定的背景并经过反复推敲和琢磨之后才能获得。
  理性认识的内容是高层次的,必须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透过文字的表层意义,不断地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才能够对阅读材料作进一步的理解。
  (1)揣摩标题和主题句,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意义。古今中外,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传递信息,人们写文章都非常注意选用标题和写好文章的主题句。好的标题或主题句是文章的“题眼”,通过仔细推敲标题所蕴含的信息,联系文章的内容,可以较准确地领悟、归纳出文章的中心。
  (2)理清结构做好归纳。按照不同体裁阅读材料的结构特点,在整体感知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文段各语句之间的联系与关系,概括文章或文段的大意,归纳出文章或文段的主旨。
  (3)联系背景,理解写作目的。文章的格调,作者的写作目的,往往是合而不露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者所创造的语言环境中去,让自己的思想和作者的思想统一起来,达到共鸣,从而在仔细品味、辨别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意义的过程中,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4)品味语言特点。自古以来,就有“文如其人”的说法。语言特点,除受文体因素影响外,还有作者的因素,如素养、气质、阅历、性格等,把握文章或文段的语言特色不仅对了解作者个性、创作目的,对理解阅读材料的主题思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我们感悟、使用个性化语言的能力。
  
  二、更新观念,合理规划、利用好“第二课堂”
  
  把课堂阅读教学看作是阅读教学的全部内容,是不正确的,也是非常有害的。我们要重视课堂阅读教学,但是不能迷信课堂阅读教学。课外阅读训练,即“第二课堂”,对人的一生的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第二课堂”的阅读则几乎是伴随每个人的终身的。
  我们不但要抓好课堂阅读教学的质量,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落实课外读本的阅读;我们不但要指导学生在正常学习活动中重视阅读训练,而且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就目前的语文教学看,国家制订的新课程标准,提倡“大语文教育”。大语文教育的外延涉及到读书看报、看电影电视、在互联网上学习、听歌曲、日常言语交际等课堂外活动,而读书看报是课堂外阅读活动中最重要的方面。
  “开卷有益”,“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这里的“开卷”、““读书”就是指广泛阅读。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有足够的知识输入,才能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才会有更高效的产出,才会文思敏捷,才会在写作上出类拔萃,崭露头角。只有落实大语文教育,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1. 切实改变补课的陋习,让学生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和自由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就必须减轻学生的负担,留给他们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如果仍然把学生紧紧束缚在课堂上和题海中,无休止地给他们补课,不停地让他们考试,那么我们推行的素质教育就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就成了一句空话。
  
  2. 加大教育投入,建设好可供教师和学生利用的现代化图书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加大教育投入,建设好现代化图书馆,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多种教育媒体和各种资源,才能最大限度、最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因此,我们一定要合理规划、利用好课外阅读这一更为重要的阅读训练课堂。总之,我们要利用大语文教育补充阅读教材、充分利用图书馆、多媒体等现代设施为学生开辟好“第二课堂”。
  
  三、 强化对学生阅读主体意识的培养工作
  
  我们的阅读教学目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我国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教师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也就是说“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举一”的目的是为了“反三”,我们要特别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强化学生阅读主体意识,让他们主动的、自觉地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提高阅读技能,在提高阅读技能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大阅读。
  怎样才能培养和强化学生阅读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这是每个从事教学的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1. 在阅读实践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着眼于每个阅读实践者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阅读对象,和作者实现顺利的沟通,与作者对话,与作品中人物对话,同各种思想观点碰撞,从而获得知识与信息,满足自身的审美需求。
  2. 在培养和强化学生阅读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所谓“有所为”,是指教师要在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每一个阅读个体的差异,适当加以引导和点拨;
  所谓“有所不为”,指的是教师不要求全责备,要把学生看作是自己阅读教学方法的实践者,不人为地设置一些束缚学生思想的条条框框,不强迫学生接受和认同书本上和教师自己的结论性观点。
  从突出学生阅读主体地位角度看,这些“不为”恰恰是“有为”之举,因为一旦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在他们心里就会产生内在的强大的驱动力,促使他们尽情徜徉于文章构建的广阔天地,获取知识、技能和精神食粮,得到各种丰富的审美体验,而这正是阅读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阅读教学的“教”,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对学生阅读主体意识的培养工作,教师只能做指路人,适时地加以指导、点拨,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积累知识,提高阅读水平,以适应自身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定远主编.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教是为了不需要要教[N].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2.
  [2]邹元湘,潘纪平主编.近20年语文教改理论与新课程标准[N].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7.
  [3]魏书生著.语文教学[N].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2008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何去何从?针对这个核心问题,文章先总括了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态势;紧随其后,就中国当代艺术、中国古书画和影像、雕塑作品分别进行了市场分析。    楼市“拐了”、股市“熊了”,艺术品市场悠着点!  近两三年,中国的房价直线上升,特别2007年,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一年中翻番。然而,2008年以来,在经济的宏观调控下,过热的房地产行业终于出现了房价打折、成交量下降、市场观望气氛浓
[摘 要]人民法院作为我国的司法审判机关,在各种案件审理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型案件,需要法院改变以前的审理方式,尤其是在审理环境公益诉讼这类案件时,更需要完备的审理模式。2012年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环境公益诉讼明确规定在其中,在这一定程度上相应的要求法院在审理该类案件时有专门的一套程序,但目前我国各地法院仍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交由民事法庭审理,由于环境污染问题涉及的专业型较强
青春期时,存储在VCD光盘里的偶像剧是我用来消解过剩精力的。那时的偶像剧和演偶像剧的姑娘的数量与质量与现在相差甚远,无论戏里还是戏外。  互联网发轫的年代,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在发轫。浪漫自然的偶遇与邂逅变得不再令人激动,温柔亲和的邻家妹妹也成了街边货。于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那个坐在大排档邻座喝得烂醉跟人摔啤酒瓶的姑娘看上去蛮可爱的。这种初代女汉纸的版本,在外形上还留存着长发、美颜、疑似温婉的表征,但
摘要: 在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廉政文化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廉政文化建设上,我们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文化,要坚持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廉政文化建设之中,将其中的优秀成分予以吸收,并进行新的阐发。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优秀成果不可能脱离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要结合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深入开展全党全社会的反腐倡廉宣
火瀑布   每年的2月中旬左右,位于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马尾瀑布都会在落日的余晖中发出橙红色的光芒,人们将这犹如火焰一般的景象称为“火瀑布”。   火瀑布的出现其实是一种光学效果。马尾瀑布处于一个开放的峭壁之上,而且这个峭壁又高又平,造就了独特的光照角度和条件。当太阳光在特定的角度照射到瀑布上时,会给瀑布镀上一层火红色,从远处看就像是一条“火龙”直冲山下。   除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光照角度
“怕什么来什么”的可能性来源于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只要满足大于零的概率和足够多的样本,怕什么一定会来什么。  幸存者偏差揭示了筛选的过程对现有数据的影响,“死人”不会说话,无法提取的回忆同样不会说话。大多数怕而不来的事情都被遗忘,只剩下了怕什么来什么。  自我妨碍作为自我保护的策略,虽然不能凭空让事情变坏,但是当事情可能变坏的时候,却能让它更有可能变
视觉图像五彩缤纷,造物形相更是错综复杂。当代雕塑以变异的文化态度、开放的形态边界、多样的材料处理和自由的空间表现,编织出一派繁富、流动的艺术景观。面对当前多姿多彩的雕塑创作,刚刚显得景气的雕塑批评又相形见绌了。但科学的理性评判总能以逻辑的磁场,把繁杂的感性创造摆弄得经纬分明、南北有序。雕塑创作的纷繁正期待着雕塑批评的理性透视。  在庆祝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的欢乐气氛中,“20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2-0148-01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由上世纪90年代的英国提出。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且还在以5%的速度递增。  在英国、美国、丹麦、新加坡等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引领国家产业创新和发展的一股重要力
摘要: 本文对初中化学复习的有效性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有效复习 原则 策略 反思    化学是初中最后一年开设的学科,由于时间有限,决定了在这一年中教学的任务比较繁重,先是要集中时间讲完课程,然后要利用一定时间进行总复习,所以提高化学教学效能是复习环节的重中之重。    一、初中化学有效复习应遵循的原则    1.及时反馈矫正原则。  在复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
受一亲戚之托要为其新建别墅做一件室内客厅雕塑,由于客厅的空间较大,我已有的小雕塑大都不太合适,再者我又不想应付了事,干脆重新创作一件,既可以借此机会促使自己创作一件新的作品,又可以使亲戚能得到与其别墅的客厅空间真正相匹配的雕塑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