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S和nLSU序列的木耳属物种鉴定

来源 :食用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now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基于rDNA-ITS和nLSU序列的分子系统学方法,结合形态学观察,对7份山西省木耳属栽培菌株和4份野生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表明,9份木耳菌株分属4个木耳属物种,即黑木耳A.heimuer(6份栽培菌株)、毛木耳A.cornea(1份栽培菌株)、多毛木耳A.polyt-richa(1份野生菌株)和短毛木耳A.villosula(1份野生菌株).山西省主要木耳栽培种多数为黑木耳,少数为毛木耳;短毛木耳和多毛木耳A.polytricha为山西省野生种.2份野生银耳科菌株分别为葡萄状黑耳Exidia uvapassa和蔷薇色银耳Tremella roseotincta,均为山西省首次纪录种.
其他文献
流苏香竹(Chimonocalamus fimbriatus)是云南特有珍稀竹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文章以野外调查获取的流苏香竹分布信息为主,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基于19个气候因子,预测其在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当前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和中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德宏州、保山市和临沧市等地,除迪庆州、丽江市和昭通市外,云南其他区域均有低适生区零星分布.在未来2050s和2070s的2个时间段,基于2种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
2021年11月23日,浙江交通投资集团竹缠绕管示范工程在浙江湖州顺利完成铺设.该项目应用在湖杭高速吴兴至德清段工程TJ-02标段,竹缠绕复合管直径1.4 m,覆土深度分别为1、2、3、4 m.试验安装过程包括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底处理、管基施工、管节安装、接头处理、压力盒和传感器布设、涵背回填、试验检测等步骤.
第5届“政和杯”国际竹产品设计大赛颁奖大会将于2022年1月15日在福建省政和县·中国白茶城以线上直播方式举行.本次大赛以“竹聚天下 · 智造生活”为主题,由国际竹藤中心、福建省林业局、南平市人民政府主办,政和县人民政府、南平市林业局、南平市工信局承办,并得到了世界竹藤融媒体中心、世界竹藤通讯、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福建省林产品行业协会、福建省竹业协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球节绿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Qiujie Luwenmaozhu\'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 Sieb.&Zucc.毛竹P.edulis(Carr.)H.de Lehaie栽培品种.2019年发现于四川省成都市望江楼公园,为毛竹变异植株,其秆黄色且具绿色纵条纹,节间变形,有明显长节与短节之分,短节一侧相连,另一侧肿胀,呈现关节状半球形.
云南省水富市是筇竹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当地将发展筇竹资源作为竹产业发展的目标之一.文章通过调查水富市筇竹资源的发展现状,认为筇竹经营存在着发展动力不足、筇竹资源质量下降、管理不到位、经营水平低等问题,在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筇竹林经营、促进筇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1461-2021《毛竹早出笋培育技术规程》已于2021年9月3日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自2022年3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规定了以江西为主的毛竹主产区冬笋早出促成培育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竹林选择、竹林培育、早出培育、竹笋采收、病虫害防治及建档等.标准适用于以江西为主的毛竹产区冬季早出笋培育与采收.文章从标准制定的背景、规程特点及主要条款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并对标准的宣传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2021年11月,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国国家部委首次联合出台关于竹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标志着中国竹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采用无人机开展竹林喷雾施药防治试验,通过设置5个不同无人机作业航速,分析雾滴在竹林中的沉降率、覆盖密度、密度变异系数、有效喷幅和防治效果,明确无人机的作业航速对喷雾雾滴沉积分布及防效的影响,为构建无人机喷雾施药关键技术体系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无人机作业航速对雾滴沉积分布和防效有较大的影响,当无人机作业航速为2.0 m/s时,竹冠水平与垂直方向雾滴的沉积分布最好,可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采用样方法对云南省澜沧县竹塘乡茨竹河村人为条件影响下生长的云南方竹种群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云南方竹种群年龄结构中Ⅱ龄级所占比例最大,占48.8%,其次为Ⅰ龄级和Ⅲ龄级,分别占调查竹株总数比例的26.5%和18.4%;胸径主要分布范围为2.1~3.5 cm,占总体数量的87.4%;竹株高度则主要分布范围为3.1~12.0 m,占总体数量的87.3%.澜沧县方竹种群年龄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随着分株年龄的增大,分株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云南方竹种群呈增长趋势.
氨挥发是农田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氨排放到大气中后与酸性气体反应形成二次气溶胶,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稻田氨挥发的效果及主要机制,旨在探索有效的稻田氨减排措施.本研究选取湖南省长沙县典型双季稻稻田,开展为期两年4个稻季的田间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常规氮肥表施(CON)、生物有机肥替代40%氮肥+化肥表施(CB)、氮肥减量30%+生物有机肥替代40%减量氮肥+化肥深施(RBD)4种施肥处理,观测不同施肥处理下氨挥发动态及相关影响因素.两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