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室是新课程资源,与教材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实验室作为新课程的资源,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其它资源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实验室的规范、有序管理流程工作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实验教学的完成和实验开出率、实验教学考查是评估理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也是对整个学校教育资源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验教学的程序化研究、指导、提高管理工作流程,是教学工作共生的基本要素,应该与教育教学统合起来,才更为全面、更为科学。
为此,通过这次教研学习培训,就本人在指导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流程方面谈几点见解,供参考。
一、实验教学是任课教师基本要求
(一)理科、科学学科任课教师要在每学年初写好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每章节课要标明授课地点。每学期初要计划演示、分组实验项目,拟定实验仪器、材料、药品、模型、标本。写好实验教学进度表,提交实验室管理教师拟定补充购置计划明细,提交学校落实。
二、任课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
(一)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每一节实验教学方案。
(二)依据课程演示内容,使用实验用品、器材时间,所需仪器、药品名称、数量,实验要求填写《实验教学通知单》,提前2天送交实验室。
(三)授课教师要协助实验室管理教师准备所需仪器、试做、分析实验,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四)课堂演示实验完成后,授课教师要认真清点仪器,填写《实验教学通知单》中“实验情况及仪器情况”由授课教师签字。“归还时间”由实验室管理教师签字。
三、指导学生作好分组实验
(一)实验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几人一组实验方案,根据实验方案填写《实验教学通知单》,提前3天送交实验室。
(二)管理教师要按任课教师要求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所需仪器、药品、材料份数的准备工作。
(三)实验课前,任课教师要和实验室管理教师一起检查仪器、药品、材料等是否齐全,试做实验。要考虑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模拟试做,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四)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明确目的、原理、步骤后再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五)如果是首次上实验课,教师要讲实验室规章制度,学生实验操作规程,按要求操作。任课教师和管理教师应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六)学生实验操作要写出实验报告,教师应重视批改学生实验报告,对失败的实验要分析原因,有条件的情况下允许学生重做。实验结束后,学生应该认真整理、清洗、复位仪器离座。
(七)实验课完成后,实验管理教师整理、清洗、维修、保养仪器,使仪器保持良好状态放回橱内。消耗品、损坏的仪器等要及时填写(维修、保养)(消耗、报损)记录单。
(八)实验教师和实验管理教师共同填写《实验教学通知单》按各自实验、管理职责内容签字。
四、作好实验教学考查
(一)实验教学操作考查工作,是完成好实验教学的重要措施。学校要制定实验教学考查评价体系。
(二)教务处要按实验教学考查体系,制定实验教学操作考查计划(方案)。包括:学年实验考查评分标准及成绩登记表、考查成绩统计表。
(三)实验教学考查的重点应是学生应知会知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考查所学的实验进行抽题,尽量做到单独考查、记分,成绩列入学生该学科学业成绩。
(四)实验操作技能考查,包括:组装实验装置、实验过程、说出实验结果、整理器材、书写报告。
(五)要以考促教,以考促研,做好实验教学质量分析。
(六)实验管理教师要留存实验操作考查学生分组情况、考查评分标准及成绩登记、考查试题、成绩统计表。
五、实验室要定期开放
(一)各学校应有计划定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以弥补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享受到的实验操作过程,以考促练。
(二)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开展探究型、验证型、观察型、分析型、综合型、设计型实验,使实验教学由侧重验证理论教学转移到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上来。
(三)下架仪器设备要充分用于开展第二课堂与小制作、科技、自制教具等活动。
(四)实验室开放要加强管理、安全、有序,做好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记录。使实验室逐步达到教室化。
总之,实验教学是培养综合素质学生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起着直接的作用。实验室管理工作程序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实验室管理水平的状况,既是一个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实验人员的责任心与事业心及业务水平、组织才能高低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在实验室管理工作流程上下功夫,向管理要质量,全面推进新教改、新课程全面实施,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与教育教学质量。
为此,通过这次教研学习培训,就本人在指导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流程方面谈几点见解,供参考。
一、实验教学是任课教师基本要求
(一)理科、科学学科任课教师要在每学年初写好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每章节课要标明授课地点。每学期初要计划演示、分组实验项目,拟定实验仪器、材料、药品、模型、标本。写好实验教学进度表,提交实验室管理教师拟定补充购置计划明细,提交学校落实。
二、任课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
(一)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每一节实验教学方案。
(二)依据课程演示内容,使用实验用品、器材时间,所需仪器、药品名称、数量,实验要求填写《实验教学通知单》,提前2天送交实验室。
(三)授课教师要协助实验室管理教师准备所需仪器、试做、分析实验,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四)课堂演示实验完成后,授课教师要认真清点仪器,填写《实验教学通知单》中“实验情况及仪器情况”由授课教师签字。“归还时间”由实验室管理教师签字。
三、指导学生作好分组实验
(一)实验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几人一组实验方案,根据实验方案填写《实验教学通知单》,提前3天送交实验室。
(二)管理教师要按任课教师要求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所需仪器、药品、材料份数的准备工作。
(三)实验课前,任课教师要和实验室管理教师一起检查仪器、药品、材料等是否齐全,试做实验。要考虑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模拟试做,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四)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明确目的、原理、步骤后再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五)如果是首次上实验课,教师要讲实验室规章制度,学生实验操作规程,按要求操作。任课教师和管理教师应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六)学生实验操作要写出实验报告,教师应重视批改学生实验报告,对失败的实验要分析原因,有条件的情况下允许学生重做。实验结束后,学生应该认真整理、清洗、复位仪器离座。
(七)实验课完成后,实验管理教师整理、清洗、维修、保养仪器,使仪器保持良好状态放回橱内。消耗品、损坏的仪器等要及时填写(维修、保养)(消耗、报损)记录单。
(八)实验教师和实验管理教师共同填写《实验教学通知单》按各自实验、管理职责内容签字。
四、作好实验教学考查
(一)实验教学操作考查工作,是完成好实验教学的重要措施。学校要制定实验教学考查评价体系。
(二)教务处要按实验教学考查体系,制定实验教学操作考查计划(方案)。包括:学年实验考查评分标准及成绩登记表、考查成绩统计表。
(三)实验教学考查的重点应是学生应知会知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考查所学的实验进行抽题,尽量做到单独考查、记分,成绩列入学生该学科学业成绩。
(四)实验操作技能考查,包括:组装实验装置、实验过程、说出实验结果、整理器材、书写报告。
(五)要以考促教,以考促研,做好实验教学质量分析。
(六)实验管理教师要留存实验操作考查学生分组情况、考查评分标准及成绩登记、考查试题、成绩统计表。
五、实验室要定期开放
(一)各学校应有计划定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以弥补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享受到的实验操作过程,以考促练。
(二)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开展探究型、验证型、观察型、分析型、综合型、设计型实验,使实验教学由侧重验证理论教学转移到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上来。
(三)下架仪器设备要充分用于开展第二课堂与小制作、科技、自制教具等活动。
(四)实验室开放要加强管理、安全、有序,做好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记录。使实验室逐步达到教室化。
总之,实验教学是培养综合素质学生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起着直接的作用。实验室管理工作程序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实验室管理水平的状况,既是一个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实验人员的责任心与事业心及业务水平、组织才能高低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在实验室管理工作流程上下功夫,向管理要质量,全面推进新教改、新课程全面实施,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与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