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各职业技术院校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毋庸置疑,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教师;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职业技术院校能否发展壮大,其根本也在于教师。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特点,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建立合理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推动教师能力发展已刻不容缓。
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教师评价方式
1.胜任力评价
主要评估教师从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胜任能力。
2.奖惩性评价
主要评价教师在工作中的表现,往往通过量化考核的形式,以明确的指标考核教师工作的质量,并以之作为教师聘任、晋级、增加津贴的标准。
3.发展性评价
主要评价教师的未来发展目标,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这三种评价方式各有其针对性,在实施教师评价的过程中,将三种评价方式紧密结合起来,方能达到全面、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目标。
具体来说,在教师任职之前,应当严格进行胜任能力评价。教师职业有其特殊性,其工作对象是充满个性差异的学生,这是教师职业与其他技术职业的根本区别。因此,在对教师进行胜任能力评价时,不仅要注重一般技术能力,更应注重其作为知识传授者、技能指导者和品德塑造者的能力评价。职业技术院校在对教师进行胜任能力评价时,可与相应的职业资格准入、晋升制度结合起来,即:通过对教师学历、职称的考查,评价其知识储备;通过对教师职业技能等级的考查,评价其技术水平;通过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考查,评价其职业能力。
二、在教师从业过程中,应及时进行奖惩性和发展性评价
奖惩性和发展性评价,是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也是目前教师评价理论探讨中争议较大的焦点问题,但对于学校进行教师评价的实践来讲,两者又无法完全分割。教师评价不与奖惩挂钩,评价就失去了效力,甚至会出现只为达到发展目标而忽视实际教学效果的虚假评价;反过来说,只注重根据定量的评价效果进行奖惩,而忽略了教师和教学的发展性,也不利于教师个人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的长远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评价是人们了解自己和协同工作、帮助自我及组织发展的途径。在评价过程中,学校应通过合理开展评价活动,将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结合起来,在用量化的效绩指标评价个人效绩(奖惩性评价)的同时强调人际合作,鼓励教师发展自己的职业(发展性评价)。
三、评价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应包括三个基本内容
1.积极开展多主体评价活动
(1)教师自我评价。在对教师评价时注意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的作用,突出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教师在自评中认识到问题往往比在他评中别人给其指出来更容易接受,也更便于改进。所以,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或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教师自我评价的方式来解决。教师自我评价可采用调查问卷、教学后记、自评量表、自我总结等方法进行。
(2)同事评价。同事评价是重要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被评教师可从同事评价中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对于引进教育教学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都非常有益。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评议、互评量表、听课评课、民意测验等方式开展教师互评,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3)领导评价。学校成立教师评价领导小组,通过评价量表、交换意见、撰写评语等方式对教师分阶段实施评价。
(4)学生、家长评价。这种评价就是通过座谈访谈、调查问卷、评价量表、家长开放日活动等形式由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作出评价。
2.重视课堂教学评价活动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上能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科学合理地选取教学内容,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情感体验等都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3.进行典型案例评价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教学案例,可以是一个班,也可以是一名学生,进行跟踪调研分析,既要求教师研究现状,又要拿出发展目标规划,确定阶段发展目标,校方根据目标跟踪评估,以全面了解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教育效果和个人发展状况。
以上所述,仅是教师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学校在开展教师评价过程中,须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制定完善的评价制度,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还必须坚持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过程、评价结果的四公开,以维护评价结果的公正和公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技师学院)
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教师评价方式
1.胜任力评价
主要评估教师从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胜任能力。
2.奖惩性评价
主要评价教师在工作中的表现,往往通过量化考核的形式,以明确的指标考核教师工作的质量,并以之作为教师聘任、晋级、增加津贴的标准。
3.发展性评价
主要评价教师的未来发展目标,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这三种评价方式各有其针对性,在实施教师评价的过程中,将三种评价方式紧密结合起来,方能达到全面、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目标。
具体来说,在教师任职之前,应当严格进行胜任能力评价。教师职业有其特殊性,其工作对象是充满个性差异的学生,这是教师职业与其他技术职业的根本区别。因此,在对教师进行胜任能力评价时,不仅要注重一般技术能力,更应注重其作为知识传授者、技能指导者和品德塑造者的能力评价。职业技术院校在对教师进行胜任能力评价时,可与相应的职业资格准入、晋升制度结合起来,即:通过对教师学历、职称的考查,评价其知识储备;通过对教师职业技能等级的考查,评价其技术水平;通过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考查,评价其职业能力。
二、在教师从业过程中,应及时进行奖惩性和发展性评价
奖惩性和发展性评价,是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也是目前教师评价理论探讨中争议较大的焦点问题,但对于学校进行教师评价的实践来讲,两者又无法完全分割。教师评价不与奖惩挂钩,评价就失去了效力,甚至会出现只为达到发展目标而忽视实际教学效果的虚假评价;反过来说,只注重根据定量的评价效果进行奖惩,而忽略了教师和教学的发展性,也不利于教师个人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的长远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评价是人们了解自己和协同工作、帮助自我及组织发展的途径。在评价过程中,学校应通过合理开展评价活动,将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结合起来,在用量化的效绩指标评价个人效绩(奖惩性评价)的同时强调人际合作,鼓励教师发展自己的职业(发展性评价)。
三、评价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应包括三个基本内容
1.积极开展多主体评价活动
(1)教师自我评价。在对教师评价时注意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的作用,突出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教师在自评中认识到问题往往比在他评中别人给其指出来更容易接受,也更便于改进。所以,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或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教师自我评价的方式来解决。教师自我评价可采用调查问卷、教学后记、自评量表、自我总结等方法进行。
(2)同事评价。同事评价是重要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被评教师可从同事评价中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对于引进教育教学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都非常有益。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评议、互评量表、听课评课、民意测验等方式开展教师互评,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3)领导评价。学校成立教师评价领导小组,通过评价量表、交换意见、撰写评语等方式对教师分阶段实施评价。
(4)学生、家长评价。这种评价就是通过座谈访谈、调查问卷、评价量表、家长开放日活动等形式由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作出评价。
2.重视课堂教学评价活动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上能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科学合理地选取教学内容,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情感体验等都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3.进行典型案例评价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教学案例,可以是一个班,也可以是一名学生,进行跟踪调研分析,既要求教师研究现状,又要拿出发展目标规划,确定阶段发展目标,校方根据目标跟踪评估,以全面了解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教育效果和个人发展状况。
以上所述,仅是教师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学校在开展教师评价过程中,须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制定完善的评价制度,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还必须坚持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过程、评价结果的四公开,以维护评价结果的公正和公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