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至情文,写法各千秋——《祭十二郎文》与《祭妹文》对比阅读

来源 :阅读与鉴赏(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9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和袁枚的《祭妹文》均是为自己的亲人而写的祭文,虽然一个是作者的侄子,一个是作者的妹妹,读来感人至深,而两文在写法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其他文献
实施新课标以来,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仍然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教师工夫下得很大,学生绞尽脑汁,效果仍不是十分显著。因此,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要对症下药,探究习作规律,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对小学生作文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能写出简单的记叙文。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
通常我们的语文教学,关注的是“知识点”的落实,充斥的是教师对文本理性的分析和讲解,而缺失的恰恰是师生的“内在体验”——情感的激荡、生命的激活、心灵的放飞和自身的觉醒。这样的语文课堂,也许能有效地传授知识,但却是以牺牲生命灵性和语言悟性为代价的,没有体验的课堂教学,就必然缺乏生命色彩。  体验式教学是运用体验方式进行教学并充分发挥体验的学习功能和优势的一种教学方式。简言之,就是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
一堂语文课,怎么叫好?怎么叫不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我在和众多语文教育工作者一起交流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现,那就是,凡是让人听起来感觉很“短”的,基本上都是好的;而那些让人感觉“长”到难捱的,十有八九是不好的。    一、说“长”道“短”    这里的“短”,不是时间概念,也不是课堂内容的单薄和简单。这种“短”,是各种课堂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是站在听课者的立场上评价一堂好课时的感性表达
中国古代诗歌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女性形象,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木兰诗》和《石壕吏》两首诗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两首同为古代叙事诗中的名篇,都以战争为题材,但
"止"在甲骨文构形中的部件义,可用来表示各种运动义.该文考释了含有部件"止"的"盈、退、困、後"等五字,以揭示含有部件"止"的词的本义和字形表现之间的关系.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基本精神,是有国有家者普遍具有的一种情感和道德准则。建国以后,语文教材编选的一个主要标准是“文质兼美”,“文”常被解释为艺术性,“质”常被解释为思想性,课文的思想性要求体现的是国家意识形态对课程的操控和教育对政治的服务,即使今天这也是毋庸回避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实施建议,首先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强调:“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