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作文的瓶颈中探出花蕾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学生要么觉得没东西可写,要么不知道怎么去写。小学作文要从这种瓶颈里走出来,并且要开出美丽的花来。这朵美丽的作文之花,只有多给机会,多给技巧,多给养料才能开在生活的土壤上,笔者认为可以做如下教学建议:
  一、借助微信,在写作上多给书写生活的机会
  有老师发现不少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写起来却是千难万难。究其根源是我们不了解学情,没去研究其中的本质。问题即为资源,关键是师生都要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的功能,以逻辑思维促进问题的转化,从纠结中走出来,获得惊喜与成就感。当下常见的微信、QQ为什么就不能为我们的习作表达教学所用呢?网络论坛为什么就不能成为孩子们乐于表达的平台呢?在说与写的过渡中,聊天平台中的语音功能,图片功能也完全可以成为表达的跳板,让不同学情的同学都可以兴趣盎然地动起来,说起来,写起来。这些平台中的每一位交流者都可以是评价者,都可以充当教师,都在引导表达。比如,我让学生用一句话描写炎热的天气,然后发到微信上。学生首先自己站在外面感受了一下火热的阳光,然后不拘一格地发了微信。没有规定格式,不必羞于开口,又可以彼此借鉴。我随便举几个学生的微信:1.天气太火爆了,中午去外面一趟,劈头盖脸的都是火辣辣的阳光。2.一只虫子在柏油马路上,匍匐着但不前行。蹲下来看个究竟,原来虫子的脚被柏油黏住了。3.一个小时的太阳直射,直接把我从亚洲人变成非洲人。学生的语言是水灵的,也是充满生活气息的,观察也是准确的,借助微信,学生有更多写作机会,也打捞起更多的生活感悟。
  二、读前练笔,在写作上多给想象力插上翅膀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老生常谈的话题,一直以来,教师习惯于边读边写,读后学写这种按部就班的读写模式。能否突破这种一以贯之的做法,另辟蹊径,把“写”置于读文前呢?基于这样的思考,在阅读教学方面,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比如,我在教学《爱如茉莉》一课,课前,我让学生自主读书,在读的基础上,动笔写一写:1.生活中,自己与父母之间真爱的事例;2.真爱无痕,至爱无声,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自己的爱,并写下来。学生写完后,带着亲身体验进入课堂学习,学生有了对生活的观察与感受,有了课前写的训练,他们很快地进入到文本的学习中,也更深刻地体会出了爸爸与妈妈之间如茉莉般的真爱,更好地理解课题“爱如茉莉”的内涵。因此,写作训练安排于读文前较为合适,即使不学此课,学生也能写出关于“美”的习作来。其实挖掘“读写结合”的最佳点,可以从读文前寻找与文本主题关联密切的训练点进行写的练笔。这样的读写技巧是可以让写作开出花来,经常训练,一定不会是一枝独秀,甚至是春色满园。
  三、补充古诗词,在写作上多给语言更多养料
  古诗词作为载体,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学生学习文言文,利于培養语感,吸收语言精华。如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会让写作这支花开得更灿烂多姿。所以在小学高年段进行适当的古诗词学习补充是相当有必要的。2011版课标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古诗词。”
  这些诗词的加入,能丰富学生学习的素材。例如,《如梦令》之“常记溪亭日暮”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其中的一首。“常记溪亭日暮”一词所记述的内容十分平淡,如果多补充几个李清照的词,教学方法又能得当,学生会能够感知李清照不同时期的情感,同时也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充实其知识累积。若能把古诗词的语感读出来的,会给他们的作文写作带来更多生机。有一个五年级学生写的《春》:“四时之中,最佳者,春也。此季,艳阳高照,万物复苏。树芽一点一点,生机盎然;杏花一簇一簇,热闹非凡。堂前,桃树含苞,燕归檐上,呢呢喃喃,似曰:“三阳开泰,春力大矣。” 如果在语文课堂上能适当进行文言文这样的传统经典的渗透,那么,作文必然会熠熠生辉。
  小学作文的瓶颈,就如在茶壶里蒸饺子,学生本不是一片空白,只是不能变成流畅的文字流淌出来。教师就得运用教学智慧和学生一起,打通瓶颈,让写作在瓶颈之外开成朵朵花蕾。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226100)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趋势,建立了施工企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包括绩效考核工作的流程、360度绩效考核方式、绩效考核中常用的模型体系以及绩效考核的辅助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沟通教师、文本与学生的重要渠道。文本插图能够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让文字生动灵活。文本插图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学重要的教学资源。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插图,整合图文资源,发挥插图辅助衬托的作用。  一、创设语言情境,启动阅读引擎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深度认知活动。阅读教学肩负着提升学生认知能
节水灌溉工程是贫困山区的脱贫温饱工程宁夏水利厅农行宁夏分行我区从1990年起利用水利部节水灌溉贴息贷款在宁南山区机井灌区兴建低压管道节水工程,发展节水型农业,收到很好的效果
<正> 我们在江苏省常州市永红乡农科场进行了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测量土壤水分能量,通过微机自动控制喷灌,达到菜田喷灌自动化控制的目的。
诗歌是集中概括与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集中饱含的凝练语言、和谐音韵、美妙节律、生动想象、丰富情感、隽永意蕴等,能让人从潜移默化中内生一种过程性享受和持久性熏陶,对于培养人的想象力、记忆力、感悟力、思维力和审美情趣等,有着不容忽视且无可比拟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诗歌内容的教学活动呢?  一、在反复朗读中加强感悟,让学生享受美妙诗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汉语言具有其它语系语言所难
调压管的配置是否合理.影响着滴灌系统的灌水均匀度和工程造价。本文根据室内测试的大量数据,分析归纳成适用于两种不同情况下的调压管水力学计算公式,做为对现行公式的完善
2011 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要求阅读教育必须要从关注文本内容向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写作策略转变,打造以语用为核心的表达本位的课堂模式。笔者就以《变色龙》一文的教学,谈谈自己开掘语用资源、历练学生语用能力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一、联系对比,在认知冲突中感知写法  很多教师在引领学生初读课文时,都会通过教学生字词消除阅读障碍,
语用能力指的是听话者在一定语境的基础上对语境进行认识,并尝试理解别人言语意图、尝试准确表达自己意图的能力。通过构筑虚拟语境、指导学生语用知识等方面的教授能有效提高小学生语用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的特点,教会学生如何在现实交流中运用语言知识,表达意图,提高语用能力。  一、关注句式,感悟内涵  部分语文教师在教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之时总是将教学重点放在字词学习上,却
使用网络蚂蚁等工具进行下载文件时,速度虽然很快,但下载的文件都没有加上注释,随着时间的推移,下载文件的增多,自己也不清楚某个文件是做什么用的了,如果在下载时同时自动加上注释
微灌系统中的施肥党永良(山东省水利厅农水处)微灌系统中的施肥(fcrtigation)是指把可溶性的肥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溶液.然后通过施肥装置把肥料溶液注入微灌系统中随灌溉水一起输送到所有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