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教育发展的现代化路径和农民教育创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hao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教育制约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之上,坚定现代化路径,把握教育创新原则,一步一个脚印,稳健地发展农村教育。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就业诚信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11-01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提到“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种情况出发,以工业为主,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充分重视农业和轻工业,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重视农业的发展,就需要培养新型现代化农民。在新世纪,“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因此,从我国国情出发,将农民的教育问题上升到国策高度是十分必要的。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头戏。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可以说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农村、农民在党的领导和号召下,都表现出了积极、难能可贵的创业革新精神,尤其是在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责任制之后,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不仅农村改革和建设和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也带动了整个国家的改革和建设事业。虽然这些改变都是惊喜的,但压抑的问题还是存在的,特别是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深入,大量农民涌入城镇,成为农民工,但由于文化程度低,只能靠出卖体力获得微薄的收入。即使是留在农村的农民,靠着一亩三分地,也只是图个温饱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教育、引导、支持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好思想道德水平,培养新一代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农民教育发展的现代化路径
  农民教育的发展不是朝夕可成之事,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万里长城不可能一夜拔地而起,因此,需要先确定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原则,然后坚定不移地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前进。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任务需要人的配合而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人的素质提高了(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才能实现制度变革,完成现代化任务。不可否认的是,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小农思想,导致中国国民素质偏低。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接连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希望工程等教育普及政策,情况已有所好转,培养了大批各行各业的尖端人才。但是,农民群体仍然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薄弱项——起点低,发展慢。“木桶效应”表明综合实力的高低取决于最弱的那一部分。这也就是说农民教育发展的现代化路径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的实现至关重要。
  剔除过去农民教育的弊端,总结建国以来农民教育的经验教训,接受外国优秀案例,展望农民教育未来发展的前景,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之上,坚持农民教育发展的现代化方向,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自身的现代化,最终完成中国振兴的历史使命。以上的话或许都有些“上纲上线”,但可以例举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到农民教育的切实努力。比如,大学生村官制度,鼓励大学生将校园的文化之风带到农村,改变农村的教育风气。又比如,成人教育、夜校,都为在城务工的农民工提供了一个加强自身技能的途经。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农民教育创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事事都因循守旧,就容易陷入死循环,形成教条,难有发展。教育事业是在已形成的制度框架下进行的,应该适应现存的大环境,大胆的创新,在探索中寻找到一条适合农民教育之路。当然,农民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体系的方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所以,创新的前提是不能背离原有的大方向。但是,随着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创新教育方法又是迫切需要的。
  1.分层进行,逐个突破,实现农民教育的创新。
  首先,必须要承认的是人的知识水平是有高下之分的,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等级,分班教育,就像小学、中学、大学针对不同的人群。因此,农民的教育层次包括启蒙层面的识字教育、扫盲教育,也包括技术层面的职业技术培训,还有更高层面上的一培养新型农民好现代化公民为目标的农民教育。处于不同层面的农民需要不同的引导,要根据其自身的文化水平,安排事宜的教育事项,不可以急功近利,越级教育,这就等同于拔苗助长,不仅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还浪费资源。
  2.发展多元化模式,实现农民教育的创新。
  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已经形成了如“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等农民教育模式,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都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动,这些模式的弊端也都渐渐暴露出来。应该根据经济形式的变化,农民文化有所提高的事实,技术要求提高等现实因素,适时调整已有模式,探索新的模式,实现农民教育模式的多元化。既保证农民有教育可受,提高自身素质,有为和谐社会的制度建设做出贡献。
  3.扩张教育内容与对象,实现农民教育的创新。
  农村一直存在重男轻女现象,农村妇女的教育问题一直被忽略。带随着教育的深入,思想逐渐转变,农村妇女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被纳入农村教育的重点,这也是农村教育创新的体现。此外,根据教育目的的不同,可安排村干部教育、党员农民教育、农民工教育等多种种类,教育的内容与对象不断细化,教育的品质得到提高,教育创新收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丰富教育方式,城市包围农村,实现农村教育的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农村也可以感受到科技发展的春风。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当然,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普及到农村是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的,特别是互联网,要做到合理运用,发展成果共享,促进农村教育质的发展。
  现在比较流行的“三下乡”“五下乡”是现阶段一个有力的手段,为农村送去了“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信息”。但是也有缺陷,最明显的是每次持续时间短,难以形成长久影响。存在弊端,就需要创新和改革,寻找最适合农村教育发展的道路。农村教育片刻不容耽误,关乎国计民生,只要循着现代化路径,以创新为手段,就会赢得一个光明的前途。
  参考文献:
  [1]百岁学者的大智慧[EB/OL]
  [2]依明卡力·克衣木-新农村建设要高度重视农民教育问题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炭纤维增强炭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以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配制SiOC先驱体溶胶并浸渍炭气凝胶复合材料,经凝胶老化、溶剂交换、干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写作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采取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只有在
西晋王朝重用宗室 ,宗室或者任职中央 ,或者出镇方面 ,深刻地影响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发展。宗室成员虽然也要根据九品官人法出仕 ,即需中正品第 ,获得一定乡品后方才取得入仕资
摘 要:本文以笔者对盲生进行为期半学期的戏曲教学为例,总结、反思了如何培养盲生学习戏曲的问题。  关键词:盲生;戏曲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1-069-2  戏曲进课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欣赏到戏曲的美,而是一种培养、一种认知,是转变单一的美育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一个实验。要求我们要以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它,把它
目前,在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中,出现了职业高中过冷、普通高中过热,乃至普通中专学校也受到冷淡的现象。我省在“普九”任务即将完成之际,提出要普及高中阶段的宏伟目标。我市规划到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Cu-Gd_2O_3复合材料,主要研究该复合材料内部Cu/Gd_2O_3界面结合情况及物理性能。增强相Gd_2O_3在复合材料中弥散分布,随含量增多在基体中呈现出
格林—巴利综合征致反复心衰1例诸城市人民医院(262200)曲少贤苏红军王丽张金秀患者女,13岁。因头痛伴手足麻木、无力7天入院。13天前有“感冒”病史,既往健康。查体:T37.1℃,P82次/min,R20次/min,Bp16/10kPa。患者精神... One
在社交场合,大多数人都会表现得紧张,因为害怕自己说错话、办错事,而不敢去面对。家长:老师,您好!我不清楚我家孩子是怎么了,放假这么长时间了,她一步都没有迈出过家门。咨询
家庭教育是我们成为父母后一项艰巨的工作,实际上更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位父
代数综合题的求解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高考数学成绩的好坏.提高解答代数综合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们梦寐以求的目标.为此,要求在平时的教和学中注重数学基本思想和方法的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