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没有症状,需要服降尿酸药吗?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1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实例
  张先生今年65岁,15年前,他出现左足趾关节处红肿痛,医生诊断为痛风,应用止痛药和降尿酸药等治疗,症状很快好转。但是,张先生认为降尿酸药副作用大,在症状好转后即停药。此后,张先生痛风每年发作1~2次,每次均在发作时短期服药治疗。近2年,他的痛风发作频率显著增高,每2~3月即发作一次,近期更是出现夜晚尿量增多、晨起眼脸水肿表现,到医院检查发现他肾功能不全,血肌酐达156微摩尔/升。
  痛风:没有症状,需要服降尿酸药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副教授? 邹建洲
  痛风是一种因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而导致的急性炎症性关节疾病,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血尿酸的升高。当血尿酸水平升高达到某组织内尿酸溶解饱和度阈值时,尿酸盐会从组织液中析出,以尿酸单钠结晶形态沉积于关节和其他组织中,引起炎症。因此,痛风的防治关键是控制血尿酸水平,防止血尿酸水平超过组织溶解饱和度。为此,需要应用降尿酸药,使患者体内的尿酸水平得以平稳降低至尿酸溶解饱和度以下。
  一般地说,当血尿酸升高未达到组织溶解饱和度阈值时,不会引起急性关节炎的改变,即急性痛风发作(痛风处于缓解期),这时常常无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一些患者会擅自停用降尿酸药。其实,此时的血尿酸水平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研究已发现,血尿酸升高会引起血管损伤,与冠心病和脑中风的发生呈密切相关;长期高尿酸血症会引起肾脏损害,导致尿酸性肾病,重者可发展至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研究还发现,血尿酸升高会加重高血压,并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例子中的张先生由于血尿酸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痛风急性发作频繁,导致肾功能受损,并最终引起血肌酐上升。
  因此,痛风患者除了在痛风急性发作期间应积极控制血尿酸外,在痛风缓解期,即无症状期也应进行降尿酸治疗,尽可能把血尿酸水平降至临床许可范围内(血尿酸水平控制在6毫克/分升,即357微摩尔/升以下)。这样既能避免痛风再次急性发作,对其他靶器官如心脏、肾脏、脑等也能起到保护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痛风发作除与血尿酸水平高低有关外,与血尿酸的波动幅度也有关,尿酸水平波动幅度大者易出现痛风急性发作,因此,血尿酸的控制需要缓慢平稳进行。
  有的患者认为,血尿酸与食物中的嘌呤有关,平时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就不必服降尿酸药。事实上,体内血尿酸的2/3以上来源于机体自身的代谢,只有不到1/3来源于食物等外源性途径。因此,单纯依靠饮食中限制嘌呤(尿酸合成的前体物质)的摄入,很难使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理想水平,需要联合应用降尿酸药进行治疗,才能使血尿酸控制在理想的水平。
  总之,无症状的痛风患者应规则、长期服用降尿酸药,使血尿酸水平得到平稳有效控制。这样既能避免痛风的急性发作,也能预防高尿酸血症带来的其他危害,避免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等。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尿酸药
  当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降尿酸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醇;另一类是促进尿酸从肾脏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这两类药物各有优缺点,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新近,国外研制了一种能直接分解尿酸的药物(尿酸酶类药物),临床应用显示对急性痛风患者,特别是对应用别嘌醇有医学禁忌的患者疗效好。
其他文献
2012年11月25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了2011年度《最佳医院和最佳专科排行榜》。榜单公布以后,顿时引发热议:赞成者认为,榜单比较客观地评价了医院和专科的水平和声誉;反对者则认为,搞医院排名并没有太大意义,即便是排名靠前的科室,也并非看每种病都在行、每个医生的水平都高超。病人如果照着榜单去看病,会导致大医院、名专科愈发人满为患,加剧看病难。  作为普通人,尤其是慢性病病人,他们对医院排
生活实例  唐女士是一名中学老师,有糖尿病家族史,体型偏胖,体重指数为25千克/平方米。退休后第2年,唐女士被诊断为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8.2%。考虑到唐女士较胖,医生建议她合理控制饮食,适当锻炼,同时服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遗憾的是,虽然她一直坚持服药,但她的餐前、餐后血糖控制得并不理想。最近,唐女士和糖尿病患者交流,听说有些患者在服用格列本脲后血糖下降很快,唐女士降糖心切,也想试试这个药。此后,
对于长期做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肾病科医生和营养师会要求多吃肉类、禽类、奶类、鱼类、蛋类,以期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这是因为在透析过程中,大量蛋白质从透析液中流失。还有,透析患者的蛋白质分解率也比正常人高,需要的蛋白质摄入量要比正常人多,如果摄入不充足,会引起营养不良。与此同时,医生和营养师又会要求透析患者避免摄入含磷高的食物,因为透析患者容易出现钙磷代谢紊乱,发生高磷血症,导致血管钙化、骨折等,
最近,有患者咨询,说存在早泄的问题,道听途说很多纠正之法,但都不得要领。他特地找男科医生求诊,希望了解一些真正科学的方法。  早泄问题确实比较普遍,那么,从医学科学的角度讲,哪些办法有助于预防早泄呢?可以关注以下3个关键词。  科学词1:动停法  这是预防早泄的一种常用方法,简单易用。所谓“动”就是提高阴茎在阴道内有节奏的“活塞运动”,努力掌控自己和性伴侣的感受,因为如此便能诱发性伴侣性高潮的来临
儿童尤其3岁以内的宝宝,因免疫功能不完善,很容易生病。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宝宝提高免疫力呢?  8种方法 提高宝宝免疫力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教授 时毓民  专家简介  时毓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全国名老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顾问,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专家门诊:周三、周四、周五上午  1.母乳喂养  研究发现,母乳喂养的孩子患脑膜炎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在女性肿瘤中位于第二。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与性(直接或间接)密切相关,其中,高危型HPV在宫颈持续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  HPV感染:性接触并非唯一的传播途径  乳头状瘤病毒有兔、狗、有角家畜、猴和人等之分。在人类的乳头状瘤病毒称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已知HPV有100余种亚型,分高危型(如16、18、31、33、3
口服液中通常会加入蔗糖等甜味剂矫味,但这样做又可能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带来一定影响。由于口服液品种繁多,添加的辅料也不尽相同,患者对此应有一个全面了解。我们根据口服液含糖与否,将其简单分为三类。下面列举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利糖尿病患者正确选择。  一、无糖口服液,可安全使用。  无糖一般是指不含蔗糖(包括甘蔗糖和甜菜糖以及冰糖、白砂糖等蔗糖制品)、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糖尿病患者可以安全使用。  
反复发作的阴道炎  几年前,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袁女士患上了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时不时地出现外阴潮红、肿胀、瘙痒。经过治疗,能好一段时间,但不久以后就又复发了。为此,袁女士跑了好几家医院接受治疗,但结果并没有大的改观。最近,袁女士专门找了一家知名大医院的皮肤科去治疗,并选择了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医生详细询问了袁女士的病情,并问她丈夫是不是有包皮过长。袁女士告诉医生,丈夫的包皮确实有点长,但没有大
进入21世纪的今天,肿瘤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外,针对肿瘤在器官组织、分子水平的靶点不同,还可以使用不同的靶向治疗技术进行靶点治疗。由于靶向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因此,受到很多医生和患者的追捧。   那么,靶向治疗时代,传统化疗过时吗?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化疗和靶向治疗,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化疗PK靶向治疗   化疗 毒副反
医生手记  最近,我们透析室来了一位28岁的漂亮女孩小敏。患病前,小敏身高1.65米,体重55千克,是一位涉外导游,但天生娃娃脸的她总觉得自己胖。去年8月,她开始狂吃减肥药,随后开始觉得胃不舒服,去医院求治,经过全面检查,确诊她患的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必须定期做血液透析。经过近3个月的治疗,近期小敏病情稳定,但频繁的透析治疗,已经让小敏无法再胜任原先的导游工作。  45岁的吴女士从青春期开始就有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