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医改政策的出台和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使医疗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立医院在竞争中的优势并不十分明显,如何以“优质、高效、低耗”来赢得市场份额,为医院的财务管理赋予了新的内容。
关键词:预算;岗位职责;应收账款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4-0145-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加有效的为社会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发展壮大,是促进医院改进管理措施的主要目的。
一、加快修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修订和完善《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制度的适用性和应用性,在制定医院会计的基本政策方面,借鉴新会计准则的有关内容,以会计要素为主线,并根据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院的分类标准,增加医院资产减值损失会计科目内容。补充和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增加现金流量表,修订资产负债表和收支总表列报内容,细化收支总表中的收、支、结余、分配内容,清晰反映收支经营的形成过程,准确反映医院的经营成果。同时,应尽快制定统一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成本核算的概念、对象、要素、成本核算程序、成本计算方法、成本监督与分析等相关内容,对公立医院自身来说,应完善各项运行成本的具体管理措施,建立成本核算指标体系和分析评价体系,做好成本分析和控制。
二、建立和完善预算与核算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的各项职能预算的控制与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财务预算的控制作用,公立医院应建立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预算管理体制,改变传统的“医院一职能部门”二级预算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和职能部门”为主的三级预算管理体系。把医院的业务收支目标落实到具体的部门、科室。在预算执行中期,进行执行情况分析,计算差异、寻找原因、及时纠正,使财务预算起到事中控制的作用。期末进行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医院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根据岗位分工、岗位职责、利用分工产生的相关关系、相互制约,使其制度化、系统化,从而形成一个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科学、严密、有效的内控制度建设,可加强会计人员相互制约和监督,避免和防止会计处理中发生差错和舞弊行为。在实物资产的管理中,应注重专业设备的维修保养和其他物资的定期盘点管理,落实责任,彻底改变重钱不重物的管理习惯。加强内部审计工作,配备专业、专职的审计人员,按照制度规定开展内部审计,真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
三、完善医收入的管理
业务收入是医院开展经济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加强医院收入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正确、及时、全面地组织对收入的管理,为医院管理提供信息,做到依法办事,合理组织收入,为圆满完成预算任务提供保证。
1.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的收入要全部入账,由医院财会部门统一管理,财会部门、医院内部任何个人都不得自行收费、私设小金库,财会部门也不得另设账目管理,必须纳入统一的核算体系。医院的收入原则上当日收入当日结算,以便及时结出业务收入,使收入的资金置于安全管理之下。
2.统一使用财政部门监制的收费票据建立收费票据管理制度,加强收费票据管理,建立票据收回审核制度,由财务科设专人对收费票据进行统一领用及回收销号管理,明确收费票据的购买、印刷、领用、核销各环节的管理和票据流转环节的责任人,保证医院收入的完整和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3.严格按照现金管理规定制定收费员交款制度及财务监督力度。收费员每日收费金额由专人核对,及时交存银行;财务科定期或不定期对收费员及其他现金岗位进行现金盘点;盘点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确保现金安全。
4.收费人员进行退费处理时,要注意审查退费手续是否齐全,每次退费必须有检查治疗科室或药房负责人的签字。超过一定金额的必须由财务科负责人签字。同时,还需病人的签字,表明他确实退回了该笔费用,并拿到了退费,收据、科室底联、检查治疗单、处方缺一不可。
四、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应收款项包括应收医疗款、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及其他应收款项。目前,因病人欠费、逃费或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后无法收回的款项频频发生,此外,由于醫保工作力度不够,导致医保结算拒付金额增加,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全额收回,也导致医院的应收账款有增无减,增加了资金的占用,降低资金使用率,虚增医院当期业务结余,而且加速了现金流出,不利于医院的经济发展。应根据等级医院的要求常规服务项目、药品价格公示全面、规范,认真执行物价政策和医疗收费标准,及时向住院病人提供费用清单,门诊、住院收费单详细、准确。在显著位置,通过电子触摸屏等方式,方便病人及时查阅,让病人明明白白消费,减少欠费、拒付等现象的产生。
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对临床绩效考核,增强医护人员对欠费管理的责任心,及时收回欠费。应成立专门的医保管理科室,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医保费用进行检查,对于超规定、超范围、超剂量的用药情况予以公布,并将医保扣款与科室和医生的经济利益挂钩,促进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保的各项规定,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减少医保结算拒付的现象。同时,医院应与社保机构密切配合,加强社保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提高网络运行质量,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居民统筹医疗、医保病人等医药费用的结算。合理提取坏账准备金,增强风险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应强化应收账款的管理,减少应收账款的损失。合理提取坏账准备金,增强风险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对确实无法回收的医疗欠费,根据有关部门的审核,在“坏账准备金”账户中核销。总之,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向医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医院的经营管理更要求精打细算,收入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人员必须树立全新的管理意识,为医院当家理财,保证医院收入及时、正确、全部入账,从而不断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五、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发挥医院服务的功能和作用,必须确保医疗质量。没有高水平的医疗质量,医院就失去了优势,服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各级医院要建立健全层次清晰、职责明确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在质量管理和控制中的职责,增强其参与医疗质量控制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要完善基础医疗质量、环节医疗质量和终末医疗质量管理与监控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科学的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和规范、严谨的医疗质量考评体系,对医疗服务全过程实施质量监督、控制,并使全程控制与重点控制相结合、个案控制与组织控制相结合、科内控制与科间控制相结合,确保落实。要认真组织医疗质量考评,使之成为促进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并通过医疗质量考评结果分析,找出医疗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要把医疗质量考评结果与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做到奖惩有据,奖罚分明。要下力气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狠抓术前讨论、“三查七对”、病历书写规范等各项诊疗护理工作制度的落实。同时,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督促和引导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对有明显医疗质量问题或医疗质量管理问题的医院,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问题比较严重的,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履行好医疗质量监督管理职能。
关键词:预算;岗位职责;应收账款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4-0145-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加有效的为社会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发展壮大,是促进医院改进管理措施的主要目的。
一、加快修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修订和完善《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制度的适用性和应用性,在制定医院会计的基本政策方面,借鉴新会计准则的有关内容,以会计要素为主线,并根据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院的分类标准,增加医院资产减值损失会计科目内容。补充和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增加现金流量表,修订资产负债表和收支总表列报内容,细化收支总表中的收、支、结余、分配内容,清晰反映收支经营的形成过程,准确反映医院的经营成果。同时,应尽快制定统一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成本核算的概念、对象、要素、成本核算程序、成本计算方法、成本监督与分析等相关内容,对公立医院自身来说,应完善各项运行成本的具体管理措施,建立成本核算指标体系和分析评价体系,做好成本分析和控制。
二、建立和完善预算与核算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的各项职能预算的控制与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财务预算的控制作用,公立医院应建立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预算管理体制,改变传统的“医院一职能部门”二级预算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和职能部门”为主的三级预算管理体系。把医院的业务收支目标落实到具体的部门、科室。在预算执行中期,进行执行情况分析,计算差异、寻找原因、及时纠正,使财务预算起到事中控制的作用。期末进行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医院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根据岗位分工、岗位职责、利用分工产生的相关关系、相互制约,使其制度化、系统化,从而形成一个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科学、严密、有效的内控制度建设,可加强会计人员相互制约和监督,避免和防止会计处理中发生差错和舞弊行为。在实物资产的管理中,应注重专业设备的维修保养和其他物资的定期盘点管理,落实责任,彻底改变重钱不重物的管理习惯。加强内部审计工作,配备专业、专职的审计人员,按照制度规定开展内部审计,真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
三、完善医收入的管理
业务收入是医院开展经济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加强医院收入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正确、及时、全面地组织对收入的管理,为医院管理提供信息,做到依法办事,合理组织收入,为圆满完成预算任务提供保证。
1.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的收入要全部入账,由医院财会部门统一管理,财会部门、医院内部任何个人都不得自行收费、私设小金库,财会部门也不得另设账目管理,必须纳入统一的核算体系。医院的收入原则上当日收入当日结算,以便及时结出业务收入,使收入的资金置于安全管理之下。
2.统一使用财政部门监制的收费票据建立收费票据管理制度,加强收费票据管理,建立票据收回审核制度,由财务科设专人对收费票据进行统一领用及回收销号管理,明确收费票据的购买、印刷、领用、核销各环节的管理和票据流转环节的责任人,保证医院收入的完整和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3.严格按照现金管理规定制定收费员交款制度及财务监督力度。收费员每日收费金额由专人核对,及时交存银行;财务科定期或不定期对收费员及其他现金岗位进行现金盘点;盘点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确保现金安全。
4.收费人员进行退费处理时,要注意审查退费手续是否齐全,每次退费必须有检查治疗科室或药房负责人的签字。超过一定金额的必须由财务科负责人签字。同时,还需病人的签字,表明他确实退回了该笔费用,并拿到了退费,收据、科室底联、检查治疗单、处方缺一不可。
四、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应收款项包括应收医疗款、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及其他应收款项。目前,因病人欠费、逃费或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后无法收回的款项频频发生,此外,由于醫保工作力度不够,导致医保结算拒付金额增加,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全额收回,也导致医院的应收账款有增无减,增加了资金的占用,降低资金使用率,虚增医院当期业务结余,而且加速了现金流出,不利于医院的经济发展。应根据等级医院的要求常规服务项目、药品价格公示全面、规范,认真执行物价政策和医疗收费标准,及时向住院病人提供费用清单,门诊、住院收费单详细、准确。在显著位置,通过电子触摸屏等方式,方便病人及时查阅,让病人明明白白消费,减少欠费、拒付等现象的产生。
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对临床绩效考核,增强医护人员对欠费管理的责任心,及时收回欠费。应成立专门的医保管理科室,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医保费用进行检查,对于超规定、超范围、超剂量的用药情况予以公布,并将医保扣款与科室和医生的经济利益挂钩,促进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保的各项规定,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减少医保结算拒付的现象。同时,医院应与社保机构密切配合,加强社保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提高网络运行质量,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居民统筹医疗、医保病人等医药费用的结算。合理提取坏账准备金,增强风险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应强化应收账款的管理,减少应收账款的损失。合理提取坏账准备金,增强风险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对确实无法回收的医疗欠费,根据有关部门的审核,在“坏账准备金”账户中核销。总之,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向医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医院的经营管理更要求精打细算,收入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人员必须树立全新的管理意识,为医院当家理财,保证医院收入及时、正确、全部入账,从而不断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五、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发挥医院服务的功能和作用,必须确保医疗质量。没有高水平的医疗质量,医院就失去了优势,服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各级医院要建立健全层次清晰、职责明确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在质量管理和控制中的职责,增强其参与医疗质量控制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要完善基础医疗质量、环节医疗质量和终末医疗质量管理与监控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科学的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和规范、严谨的医疗质量考评体系,对医疗服务全过程实施质量监督、控制,并使全程控制与重点控制相结合、个案控制与组织控制相结合、科内控制与科间控制相结合,确保落实。要认真组织医疗质量考评,使之成为促进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并通过医疗质量考评结果分析,找出医疗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要把医疗质量考评结果与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做到奖惩有据,奖罚分明。要下力气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狠抓术前讨论、“三查七对”、病历书写规范等各项诊疗护理工作制度的落实。同时,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督促和引导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对有明显医疗质量问题或医疗质量管理问题的医院,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问题比较严重的,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履行好医疗质量监督管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