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传播一种态度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C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道、授业、解惑,是古代教育家韩愈心中为师者的基本职责。到了现代,对教师职责有了更简洁的概括,即教书育人。怎么教书育人,也有简练的概括,即“言传身教”四个字,而有一种身教叫态度。
  态度,《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人的举止神情,或者对于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这说明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表达。
  前不久,我观看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嘉宾是第十四届青歌赛评委赵易山,他是中央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是国内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赵易山说,如果说余秋雨先生做评委是来传播文化的,那么,我就是通过努力来传播一种态度、一种职业精神。
  赵易山传播的是一种什么态度呢?他对选手的点评温文尔雅,谦和而严谨。如对选手完美的表现,他说:“非常好,你们捍卫了音乐学院的荣誉,我给你们满分!”对选手的不足,他善意地提醒:“你唱得相当不错。如果能再……就更完美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比赛,观众从未见他拉过脸,或听他说过一句刺痛选手的话。
  他解释说:“你有幸经历了苦的,你一定要告诉别人什么是甜的。”至今,赵易山连续担任了四届青歌赛的评委,每一次做评委时他都始终带着微笑,他的态度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同。
  赵易山是老师,他的话对教师无疑具有启发性。教师面对几十到上百学生,其态度时时刻刻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教师的态度对教育来说,绝不是一件小事,因为教师的态度传播的是一种文化,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种生活的阅历,甚至传播的是一种情感、一种认知、一种思维、一种规则、一种模式和一种标准,因为教师的态度可以影响到学生的态度,学生或模仿教师的态度,或迎合教师的态度,或被教师的态度所压抑,也可能被教师的态度所感动、所沮丧,或被激怒。具体来说,如果教师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学生就会受其影响,在学习中鼠目寸光;如果教师对教学严谨认真,学生就会受其影响,认真严谨地对待学习;如果教师友善待人,学生就会受其影响,学会待人友善。
  教育是在传播一种态度,这个态度不仅包括教师传道的态度、授业的态度、解惑的态度,而且还包括教师对人的态度、对社会的态度、对自然的态度以及对自我的态度。正因为教育是在传播一种态度,因而教师的态度应是一种求真、向善和唯美的态度,是一种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方面力所能及的态度,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尽其可能促进其全面发展或个性化发展的态度。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教育也不例外。
其他文献
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是学生的梦想。本文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转专业的情况为例,思考高等学校如何面对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多选择、多变化的个人发展诉求,探索出一条学生实现专业梦、成才梦的有效途径,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一流教育与服务创造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高等学校 转专业 原因 建议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第三章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需
在科学探究中,看、听、触摸往往不是探究的目的,通过进一步认识来解释某个问题、某种现象才是探究的目的。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第五单元安排了《解释》这一课,课题组孙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令笔者印象深刻。  一、在科学探究中教学材料的选择  孙老师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杯喝的东西,谁愿意尝一尝?”  (学生们纷纷举手。)  孙老师请一位学生分别品尝了两杯无色透明的液体,然后问其他学生:“你们能告诉我刚
摘要:一直以来,鲁迅作品教学都是大、中、小学的热点内容。其“热”,一是来源于作家作品的经典性;二是来源于教学过程中对接的难度。因此,一体化理念的提出,可以从人文性的高度有效改变分化受阻的现状。受此启发,落实语文素质教育,亦可以引入一体化理念,即把鲁迅作品教学一体化理念延伸至语文教育的实际教学思路及实践过程中。总体而言,鲁迅作品教学一体化理念的延伸具有必要性、方向性和执行性。  关键词:鲁迅作品教学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最得意的事情莫过于学生对我说:“老师,我最喜欢上语文课。”但令人疑惑的是,每当布置语文作业时,有很多同学却面露难色。我也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的结果:在语文学习中,有78%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课,54%的学生为作业而苦恼,71%的学生把语文作业放在最后完成,38%的学生将不要布置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教师的最大希望。他们大多喜欢语文课,却不爱语文作业,原因何在?  新课程下的作
摘要:良好的学风是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在对南昌工程学院1300余名学生有关学风状况等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基础上,客观科学地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当前的学风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风 调查分析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学习风气、教学风气等因素长期积累起来的一种综合表现,是一所学校治学精神和态度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杨尚上,湖南省长沙市周南秀峰学校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高端研修“初中精英教师”培养对象,长沙市第四届骨干教师。先后被评为长沙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芙蓉百岗明星、优秀教师等。在各级赛课活动中,曾获评教育部“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省级德育精品课,获得湖南省初中精英教师现场赛课一等奖等,多次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各级赛课并获一等奖。多次在省、市级教师培训中讲座,有多篇论文获省、市级一等奖。  
摘要: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是好学生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学生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学生需要批评,而是批评使学生越来越坏。”中职生不是人们眼里永远的、天生的差生,他们也需要得到教师的关爱和赏识。本文分析了实行赏识性评价的必要性,阐述了进行赏识性评价的方法,为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行赏识性评价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中职 数学教学 赏识性评价  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笔者深深地认识到在教学中运用赏识性评价的重
自2009年启动全国校园足球计划到现在,参加活动的学校已有五千余所,注册了的学生运动员达19万人,全国校园足球比赛每年超过10万场次。但是,从站在大力夯实中国足球人口基数的角度来看,这些数字与我国当前的人口规模很不匹配,所以,我们还需要大力推动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深入开展。为此,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小学校园足球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中小学校园足球面临的困境  1.足球师资缺乏
摘要:随着计算机在教育中的深入运用,多媒体课件现在越来越得到教师的亲睐,可是有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却忽略了教学理论的引导,缺乏激发学习者动机的因素,使用效果得不到保证。本文对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激发学习者动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发现注意激发学习者动机的课件效果更好。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动机 激发    一、试验的目的    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学方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发学习者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创作和欣赏两大类。虽然创作和欣赏都涉及外化和内化两种活动特征,但是创作更倾向于外化,欣赏更偏重于内化。那么,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实施随堂欣赏教学?笔者结合具体课例进行了分析。  一、有效欣赏大师作品  1.深入探究,丰厚底蕴  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师深入研究一些大师的作品,了解教材中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人文知识,是带领学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