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是好学生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学生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学生需要批评,而是批评使学生越来越坏。”中职生不是人们眼里永远的、天生的差生,他们也需要得到教师的关爱和赏识。本文分析了实行赏识性评价的必要性,阐述了进行赏识性评价的方法,为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行赏识性评价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中职 数学教学 赏识性评价
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笔者深深地认识到在教学中运用赏识性评价的重要性。当前,大多数的学生认知需要偏低,不喜欢学习,也有部分家长抱怨:“为什么孩子总是找不到学习的感觉?”甚至在别人眼里的优秀生,内心也极度自卑,认为自己“不行”。长期的应试教育在不经意间磨去了学生的那份自信,加重了中职生的心理负担。如何帮助学生摆正学习心态,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实行赏识性评价的必要性
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中职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弱,尤其是数学与英语成绩较差,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意识不明确,人格尚不健全。作为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赏识性评价,不能因学生成绩不好而区别对待。
二、如何进行赏识性评价
所谓“赏识性评价”,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坚持“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本”的思想,以欣赏、赞美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巧妙地表扬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使他们感到自己与其他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让他们懂得尊重自己,保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不受伤害,进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并在学习上不断取得进步。笔者将赏识性评价运用到数学教学中,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要充分了解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从某种角度来说,赏识性评价就是一种“找感觉,尝甜头”的教育,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不断尝到“甜头”,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怎样才能找到“甜头”呢?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了解学生、喜欢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信、可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教师敞开心扉,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内在需求。
2.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除了厌学之外,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还普遍存在“三多”现象:单亲家庭多、父母在外务工多、家长文化水平低的多。这些学生缺少家庭的关爱,如果再得不到教师的关爱,自卑心理就会变得更加严重。所以,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应给予学生真挚的关爱、积极的鼓励以及生活上的关心。作为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课堂也是情感交流的主阵地,鼓励的眼神、会心的微笑、赏识的表情、赞美的语言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作用是控制课堂气氛,把握问题方向,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可以用欣喜的语气说:“答得太好了!”学生能从教师的赞扬中得到很大的鼓舞,会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可以用幽默的语气说:“终于出现错误了,不然我就要下岗了。”学生也会因教师幽默的语言消除紧张情绪。
赏识的本质是爱,人人都需要爱,成长中的学生更需要。“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没有爱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没有爱,教育也不再有激情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杨晓兰.赏识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J].教学研究,2004,(4).
[2]朱望君.浅谈赏识教育的魅力[J].西北职教,2005,(4).
[3]叶洁芸.拿什么评价你,孩子[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通讯,2004,(10).
[4]周宏.赏识你的孩子[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中职 数学教学 赏识性评价
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笔者深深地认识到在教学中运用赏识性评价的重要性。当前,大多数的学生认知需要偏低,不喜欢学习,也有部分家长抱怨:“为什么孩子总是找不到学习的感觉?”甚至在别人眼里的优秀生,内心也极度自卑,认为自己“不行”。长期的应试教育在不经意间磨去了学生的那份自信,加重了中职生的心理负担。如何帮助学生摆正学习心态,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实行赏识性评价的必要性
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中职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弱,尤其是数学与英语成绩较差,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意识不明确,人格尚不健全。作为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赏识性评价,不能因学生成绩不好而区别对待。
二、如何进行赏识性评价
所谓“赏识性评价”,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坚持“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本”的思想,以欣赏、赞美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巧妙地表扬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使他们感到自己与其他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让他们懂得尊重自己,保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不受伤害,进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并在学习上不断取得进步。笔者将赏识性评价运用到数学教学中,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要充分了解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从某种角度来说,赏识性评价就是一种“找感觉,尝甜头”的教育,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不断尝到“甜头”,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怎样才能找到“甜头”呢?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了解学生、喜欢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信、可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教师敞开心扉,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内在需求。
2.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除了厌学之外,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还普遍存在“三多”现象:单亲家庭多、父母在外务工多、家长文化水平低的多。这些学生缺少家庭的关爱,如果再得不到教师的关爱,自卑心理就会变得更加严重。所以,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应给予学生真挚的关爱、积极的鼓励以及生活上的关心。作为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课堂也是情感交流的主阵地,鼓励的眼神、会心的微笑、赏识的表情、赞美的语言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作用是控制课堂气氛,把握问题方向,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可以用欣喜的语气说:“答得太好了!”学生能从教师的赞扬中得到很大的鼓舞,会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可以用幽默的语气说:“终于出现错误了,不然我就要下岗了。”学生也会因教师幽默的语言消除紧张情绪。
赏识的本质是爱,人人都需要爱,成长中的学生更需要。“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没有爱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没有爱,教育也不再有激情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杨晓兰.赏识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J].教学研究,2004,(4).
[2]朱望君.浅谈赏识教育的魅力[J].西北职教,2005,(4).
[3]叶洁芸.拿什么评价你,孩子[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通讯,2004,(10).
[4]周宏.赏识你的孩子[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