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如何面对学生转专业的诉求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z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是学生的梦想。本文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转专业的情况为例,思考高等学校如何面对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多选择、多变化的个人发展诉求,探索出一条学生实现专业梦、成才梦的有效途径,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一流教育与服务创造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高等学校 转专业 原因 建议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第三章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需由所在学校批准,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国外许多著名的高等学校都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专业和选修课程,但我国的一些知名学府,如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虽然都允许新生入学后自己选择专业,但是学生自由选择专业的空间很小。据调查,42% 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65.5% 的学生表示如果能够重新选择,将另选专业。
  在改革开放背景下,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创新和高速发展,以及人才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民办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应时而生,高等教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各高等学校应当直接面对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多选择、多变化的个人发展诉求。本文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12级学生转专业的情况为例,思考了高等学校应如何面对学生转专业的诉求,为学生的专业梦和成才梦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转专业制度的分析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本科学生转专业的管理规定》(2009年修订版)的相关规定如下:第一,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申请转专业:①对转入专业有兴趣且确有专长者;②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院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③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原因,不转专业就无法继续学习,经学院审核确认者;④转专业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才,且转专业前学习成绩良好者。第二,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允许转专业:①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②在校期间已转过专业者;③学院在招生时有明确限制者,如艺术设计系、音乐系学生只允许在本系内申请转专业,文科类学生不允许转入只招收理工类学生的专业;④所要转入的专业有特殊专业要求,而申请人不能达到者,应作退学处理者;⑤转专业前在本专业所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外语课、计算机基础课等)成绩不合格者;⑥出现旷课、迟到、早退等学风问题情节严重者,或者出现缺考、不及格课程较多者;⑦考试作弊者。
  从以上转专业的管理规定来看,相对于其他高等学校,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转专业较为自由,其在学籍管理方面的重要特点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次转专业的机会。
  二、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转专业的实际情况
  本次研究根据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12级学生的总体数据,并对电子工程系2012级学生一年的转专业情况进行了个案分析。根据教务部提供的数据,2012级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入校新生人数为4308人,全校转专业的情况是:在第一学期,共704名新生申请转专业,占全校新生人数的16.34%。其中,99名新生没有通过审查(原因是公共课基础期末考试不及格),实际转专业的人数为605人,占14.04%。但是,根据学院转专业制度的规定,学生依然可以在第二学期转专业;在第二学期,转专业人数为216人,占全院新生人数的5.01%。由于第二学期转专业实行降级转专业,没有再设置成绩合格的要求,所以全部通过审查。
  2012年12月,电子工程系共有137名学生转出专业,有5名学生转入专业,转专业率为39.94%。2013年2月,电子工程系共有130名学生申请转专业,19名学生没有通过复审,主要原因是转专业前,这些学生在本专业所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外语课、计算机基础课等)成绩不合格者。但是,这些学生仍然可以在下学期选择转专业。由于第二学期转专业实行降级转专业,没有再设置成绩要求,所以全部通过。一年后学生转专业后的情况如下:电子工程系原有学生313人,转出151人,现有162人,转专业率为48.24%。
  全校和电子工程系转专业的情况对比如下:全校两个学期总计转专业人数821人,占全校总人数的19.06%;电子工程系两个学期总计转专业人数151人,占全系总人数的48.24%。以上可以看出,电子工程系转专业人数比其他专业多,而且以转出的情况居多。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三、高等学校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和交流,笔者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转专业主要出于以下原因:第一,兴趣爱好。高考的分数线一直是学生填报志愿的主要依据,但是从高考成绩出炉到最终确定和填报专业时间较短,学生对所选专业缺乏了解,很可能盲目填报志愿。据了解,电子工程系转走的大部分学生都是调剂过来的,这也是入校以后,电子工程系学生转专业的主要原因;第二,通过大一的学习后,部分学生发现原专业不适合自己,希望重新进行选择;第三,就业导向作用。作为非义务教育的大学教育承担了转化一定社会资源的功能,独立学院的高投入使家长希望获取高回报。因此,选择一个自认为具有竞争力的专业,并最终在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是现今学生最想要的直接回报。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会将目光集中到所谓的“热门专业”,通过转专业来获取就业前景好的工作,成为很多新生的首选。
  四、对高等学校学生转专业的思考与建议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自由的转专业制度必将改变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其教育理念是为学生服务的,最后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作为一个人去发展,而不仅仅是对他进行智力训练。学校给予学生宽松选择专业的机会无疑是第一要素,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在专业选择上,就要以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为中心。但学生是否知道自己对专业有兴趣呢?学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面对转专业学生的诉求:①通过第一学期开展“学科专业入门指导”讲座来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的专业是非常重要的;②要求转专业学生对要转入的专业有一定了解,这对于转专业学生将来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从而避免学生转专业只是简单地以为工科、理科难,文科、商科简单,而成为学生逃避大学努力学习的方式。经过笔者的个案了解,存在不少从电子工程系转出的学生,并没有详细了解要转入的专业,只是简单地以为这个专业的学习压力比工科轻松而已;③引导学生慎重选择专业。笔者认为学院应该落实学分制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组合,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业进度。学院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只要在三到六年内修满所在专业(四年制)规定的全部课程学分,成绩合格,即可毕业。同样的,学生只要拿到该专业所需要的学分,就可以从该专业毕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走到了大众教育,知识和人力资本越来重要。现在,教育又开始逐渐从权利转向一种投资,所以高等学校应当直接面对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多选择、多变化的个人发展诉求。高等教育不仅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转专业后学生人际关系的变化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这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冯伟光,籍颖,朱倞.大学生转专业动机及适应性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3,(2) .
  [2]孙红丹. 构建大学生转专业良性机制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3).
  [3]张崟,刘达玉,王卫. 对本科生转专业现象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
  [4]冯培. 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魏琳. 独立学院大学生转专业现象实证研究——以X学院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如何进一步开展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给就业指导以科学定位和认识?本文从当前就业形势、就业指导现状分析入手,对提高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 创业教育    随着大学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猛发展,“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与其相对应的高校就业指导引起了高校、教育界工作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之后,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和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办法。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能及时发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
近日,读完了普利策奖得主弗兰克·迈考特继《安琪拉的灰烬》后的又一部力作《教书匠》,该书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用辛辣诙谐的文字回顾了作者30载从教生涯的苦涩与甘甜,讲述了作者从稚嫩走向成熟的精彩人生。作者从不吝惜对自己的嘲讽,从不否认与学生似敌似友的关系,幽默和善良也从未在教学中缺席。他从不向学生灌输什么,而是在春风化雨中教会了学生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讲自己的故事。  迈考特的课是宽松的、热情的。
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应用,是学校迈向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基层学校如何将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真正与学校特色相融,以助推学校不断实现内涵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实验小学与时俱进,从战略高度,将学习型学校特色与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进行深度融合,构筑起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资源融创为鲜明特征的泛在化网络学习社区,使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在此,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通过笔者的观察,发现大班环境下的复习课存在这种现象:教师以讲解为主,不能调动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为主,疲惫不堪。为此,笔者探索了在小班化环境下进行高年级复习的策略,逐渐形成了以自主整理小组交流、自主应用集体反馈、自主检测评价反思为主的复习模式。  一、自主复习模式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奚恺元是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终身教授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行为科学中心主任。他致力于研究如何最大化人们的幸福,他把这种理论称之为“幸福学”。奚恺元教授的幸福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他认为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幸福,而眼前的安逸和享乐不是幸福,幸福是一个过程,是人的一生里面所有幸福的总和。  费尔巴哈曾指出:“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人人都向往和追
摘要:本文阐述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必要性,指出了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并介绍了对“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机制。  关键词:高校 “双师型”教师 队伍建设  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向职业教育类转型。最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表示要大力发展
摘要:通过对高师物理专业实习生课堂实践的观察,笔者发现实习生的课堂提问能力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师范生必须加强对问题认知水平的认识,增强问题表述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水平。   关键词:师范生 课堂提问 物理教学    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促进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然而在教育实习中,笔者发
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普遍存在“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笔者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学生方面     这主要反映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等环节。一是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不强,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二是缺少学习方法,没有勤学好问、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三是对解题的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来说有下列情况:    1.听课时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
我一直认为旅行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更是用心去感受。在土耳其,当你走过、看过,才能发现它真正的魅力,不在大都市,而在那些适合休闲漫步的古老小镇。  在土耳其境内,距离黑海约50公里的群山峻岭之中有一座人口仅2万余人的小镇——萨夫兰博卢,如今被更多喜爱它的人称为“番红花城”。这一地区因生产番红花而得名,而番红花在土耳其语的发音就是“萨夫兰”。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番红花城是一座以制作马鞍和皮具为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