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建设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岑小林(1980-),男,湖南长沙人,硕士,高校讲师,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信号处理,教育科学。
  摘 要: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以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针对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从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多维角度,对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采用开展了教学质量标准的讨论,对教学质量标准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123-01
  引言
  在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阶段,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全面提升人力资本整体素质增强培养能力”的艰巨历史使命。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应该是:“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 我们建设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应当遵循这一大的方针,思考如何从“量”上直观对教学质量进行考核,这是我们重点研究的专项课题。
  具体来看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可以包括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教学活动是否合理、恰当,教学评价是否合理,是否考虑了学生的特征,涉及众多的教学因素。特别是教师对学生在教学内容上的处理,对学习任务以及教学活动组织的处理。教学质量标准,应当规定教学质量特性应达到的技术要求。依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具体项目等而制订具体考核标准,还要考虑教学活动参与者的因素;还要考虑教学场所的特点;还要考虑所涉及的教学设备等等。
  1.探索
  几年来,我们以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为主导教学理念指导了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了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体系。同时,我们逐步摸索教学质量标准的建立。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方面。
  (1)高职电子专业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主要特点。课程是基于项目式教学特点的,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基本点,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职业技能为核心教学内容,围绕项目进行模块式配课,采用分层次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项目过程化;扩展项目程序化;考核内容多样化。
  (2)项目教学的效果应该怎样进行评估。每门课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这是我们的教学标准评价参照物之一。此外还应该包含对学生终期目标完成度和人才培养方案最终实施效果的评价,同时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各阶段完成效果和评价主体对各阶段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以指导下一阶段的学习。
  (3)标准要量化,评价要有可行性。国际标准组织的理论,比如ISO9000系列这样的标准,其中一个原则就是要求把质量目标层层分解,细化、量化,使质量目标的最终验证有明确的标准,对教学活动进行过程控制。
  (4)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环节包括备课准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能规范教师课程教学行为,促进教学内容改革。核心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形式。通过教学质量标准的建设,形成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检查、监督和评价的依据。合理安排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实践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成长,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途径,是帮助学生获得未来职业经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更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成长的重要手段。
  2.质量评价设计
  新的教学模式中,主要采用以项目教学开放型实验等新方式下的教学手段,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最终指向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在各个教学项目的具体实施当中要由易到难地进行分阶段教学。结合这一特点,设计了以下评价内容。
  (1)设备完备性评价。由于项目教学突出实践性,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多少主要体现在学生人员分配上,这也是国家考核学校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评价中专门设置了学生人员分配项,主要通过分组数和每组人数来体现,目的之一是考核设备拥有量,其二是考核设备完好率。
  (2)教学时间评价。在时间分配上实践比例必须要远远大于理论,主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分配量达到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目的。一味地实践没有总结,没有理论的升华,是盲目的学习;而让理论占据大量时间,就失去理实一体化的特点,是费力不见效的学习。
  (3)符合工业标准的实践现场管理评价。企业的“5S”管理,要求工作现场满足素养、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多项要求,设备保养也是保证教学的前提。因此,在评价中设置环境设备的考核,可以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素质养成。
  (4)过程考核。分层次教学,进行过程考核来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进而掌握课程教学质量。具体可以通过实时抽查或普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另外也要通过学生互评或教师评价来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5)教学方法技巧的评价。随着计算机设备的引入,仿真软件的开发,利用仿真进行教学,因此要考虑形式上是否具有多样性,是否达到运用效果。课题引导、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的合理性也是需要考核的。
  3.总结
  职业教育有终身教育的性质,因此今后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也需要将这一点考虑进来。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的研究,会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专业建设的不断完善,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而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成熟。
  (作者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Y2014030);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1201450360);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2013A202);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2A169)
  参考文献:
  [1]任骏原等.全方位提高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02).
  [2]陈锁庆.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改革[J]. 江苏社会科学,2010,(S1).
  [3]余小波. 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内涵与外延[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 (6).
其他文献
探讨TGF-β1RNA在不同病变阶段的主动型Heymann肾炎肾组织内的表达情况。方法:建立AHN模型,用RT-PCR法TGF-β1mRNA在病变第4、6、8、12周Heymann肾炎大鼠肾组织内的表达。结果:自AHN诱发后第4周开始,TGF-β1mRNA即有表达,至第8周达最高峰,第12周时
目的:研究p73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催化信号放大法检测48例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p73基因和P73蛋白的表达情况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无论课堂模式怎样变化,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创建小学数学高效的课堂教学,使小学生获得高效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26-01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呢?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一个充满希望与信任的课
目的:探讨磁场对精子结枸和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3种精子活力测定方法,研完不同磁场作用下精子的存活率、活动力和爬升力的变化,并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有特色的教学,教师应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顺应时代发展的多层次要求,结合国内外教学实际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人才竞争激烈,研究生教育成为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需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研究生教育政策的调整。  关键词:改革开放;研究生教育;调整;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106-01我国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1980年我国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才正式建立学位制度,对学士、硕士、博士
用常规RT-PCR法,以1组人抗体重链和轻链筒并引物,直接从5名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混合淋巴细胞中扩增出抗体重链Fd基因和k轻链基因。结果提示,用Trizol试剂提取细胞总RNA,以Olig(dT)引导合成cDNA第一链,再经PCR扩增的方法
目的:观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rhC5a诱导后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及其特点。方法:将PBMC与rhC5a置体积分数为0.05的CO2中37℃孵育,按一定时间间隔收集细胞,然后测定PKC活性。结果:PBMC经rhC5a诱导后PKC活性呈双峰型增高。结论:C5a细
摘 要:教学工作是高校建设与高校教育发展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必须搞好教学环节,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对提升高校办学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地方普通高校教学存在教学质量监控范围不够宽泛、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有失科学、质量监督部门不尽完善、整改问题不严格等问题。应从高校教学过程的目标体系、组织体系、方法体系、制度体系、反馈体系五方面入手,把教学系统的
摘 要:电子技术是职业学校电类专业典型的专业技能基础课,本文着眼于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教学观,开创MCU技术引领下的电子教学和实践体系,以突出实际职业环境的需要为根本,从教学思路转变,更新教学内容,升级实践体系等几个方面入手,介绍了探索、实践MCU技术引领下的中等职业学电子技术教学的独立见解。  关键词:电子技术;MCU技术;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