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gfi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的理性思维学科,其对于学生思维成长养成有着极重要的影响和价值。但是,数学中多数内容以抽象化为主,学生不好理解吸收知识点,因此,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开始走进教育者的视野。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很易将抽象化的知识点转变为形象化的易理解的知识内容。本文将对于如何对小学数学进行生活化教学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数学教学 生活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075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转换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对于小学生这个群体来说,他们在学习數学知识的时候,更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更喜欢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够高涨和提高。基于此,本文将具体研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和兴趣。以小学程度的学生来举例,如果想提升课堂教学和学生理解学习能力的话,最直接的就是想办法如何提升学生的对于学科本身的兴趣。小学学生的思考思维方式多数以更加贴近生活的形象化理解为主,而数学的思维模式则以理性为主,主要的是逻辑分析能力与推理能力,这两点的要求,似乎是非常具有不可调控性的,但有了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对理性分析能力的理解就有了解决办法。推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一方面可以将书本上的数学知识形象直观化,直观化,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当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并掌握数学。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适时适地让他们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对积极的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平均数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跳绳来进行学习,将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六个人,第二组七个人,根据两组成员跳绳的数量来分析哪一组跳的更好,当然,学生们对此会各执己见,会有认为总数多的跳的好,也不乏有认为人数不公平导致成绩差异的,对于此类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对其进行思考,还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数学概念。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深化生活化教学理念
  想要切实的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落实到生活实际当中,除了夯实的数学理论基础知识以外,具有学以致用的意识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以及实际运用的方法以外,教师还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并具有将自己的知识储备良好的运用到生活中的思想意识。教师在为学生举例时,也要具有明确的与时俱进的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选择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最好的就是在当下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教师在进行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在相应的氛围中能够具有更为积极的参与性。除此之外,由于家长占据学生生活中的大部分,因此,教师可以让家长配合,引导学生能够良好的观察生活,并与数学知识良好的结合在一起。
  (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将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一起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的观察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以超市促销为例,经常会出现买一送一,几种东西合在一起卖等,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方式是比较划算的,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我们究竟是节省还是吃亏的结论。这样的例子在学生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学生也能够在这种场景当中学习到很多,由此可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创设情境是很重要的。
  (三)建立生活情境
  创设生活化情境主要可以这样进行:教师在课堂开始时,为学生描述一个具体情境,我们在户外玩耍,或者在逛街等。并将一些核心的数学理论知识放置在某一个情节中。例如,学生在书店购书,第一本书原价,买第二本可以打9折,买第三本则可以打8折,那么如果该学生买了5本书,其中3本书的价格为30元,其余2本书价格为20元,那么一共需要付多少钱?又省了多少钱?学生对于这种生活中接触频率比较高的情景,联想的能力比较强。教师不仅要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后进行举例练习,在讲述一些比较枯燥难懂的知识点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趣味性的生活化例子,从而有效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进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和运用习惯,也有效的锻炼了自身的联想能力以及计算能力。而这种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更有价值,同时也为学生之后学习难度更高,逻辑性更强,抽象性更强的数学理论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束语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同时观察学生,研究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进步和发展。教师要注重在教学前,教学中以及教学后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生活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教师还要努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适时地鼓励和夸奖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爱英.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7):167.
  [2]苏晨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23):47-48.
  [3]丁霞.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学周刊,2018(19):35-36.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国新课改实施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初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学生想要将化学成绩提高,就必须在生活中发现化学,在化学中认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阅读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最便捷的渠道.但是阅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阅读者掌握一定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课作为学生
【摘 要】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是师生共同生成的大课堂,这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功的古诗教学。  【关键词】古诗词 兴趣 背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101  古诗词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
【摘 要】就目前来说,在整个初中的教育体系中,体育往往是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初中体育的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病,学校没有重视好体育这门学科是造成这种现象最大的原因。但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初中体育的发展也因为受到国家大力的支持而快速发展。而体育课程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理所当然地成了大家所重视和关注的对象。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摘 要】所谓计算能力就是指数学上的归纳和转化的能力,即把抽象的、复杂的数学表达或数学方法转换成一般我们能够理解的数学式子的能力。计算能力从入门级别的加减乘除,再到未知数和方程式的参与,在小学数学阶段对于学生是比较艰深晦涩的部分。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当其冲地需要从教者思考和谈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 計算能力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初中体育教学也在不断的课改当中,进一步提出了应积极响应“健康第一,阳光体育”的改革口号,并且还特别强调要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升体育教学趣味性的快乐体育教学目标。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以当前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快乐体育实施的价值,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旨为今后初中体育教学提供借鉴。 
当前,如何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财政支农工作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对农村的调查,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基本思路.,就财政如何支持推进农业产业化问题进行粗浅的探
加速寿命试验是解决高可靠、长寿命产品可靠性评估等问题的重要加速试验技术。传统的寿命试验方法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成本,而加速寿命试验则通过提高应力水平来加速产品性能
城乡二元结构造成我国长期工农分割、城乡分割.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就业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