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结合上海某高职的教学现状和改革发展的目标,分析科学合理地制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方法。
[关键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090-01
1 会计行业分析
(1)行业的优势和威胁。财会行业一直是传统行业里的常青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任何单位、团体甚至部门无一不涉及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因此会计是与每一个行业都相联系的职业,就业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国家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高等教育及科研机构等单位都需要众多的会计人员。因此,会计人才需求量大。其二,会计既是企业的后援支持,又是公司运营的关键,在以价值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中,会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学习会计专业的越来越多。其三,会计行业相对特殊,公司不可能经常更换财会人员,财会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小,从事这个职业的风险也较低。其四,会计工作的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俗话说“越老越吃香”,吸引了许多追求职业稳定的学生。其五,会计人员的薪资与学历密切相关,随着学历的提高,薪酬也有明显的提高,且逐渐呈上升趋势。与其他同等行业相比,薪酬偏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会计专业已成为管理学中数一数二的“大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会计专业的本科院校已有300多所,属于大会计范畴的财务管理专业200多个,审计专业数个,至于高职高专层次的会计专业更是不计其数。形成了“无校不会计”现象。因此,教育部将其列为控制专业。全国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设置较多,社会上各种会计培训班的开办使毕业生人数超过社会需求目前会计类毕业生形成了“买方市场”,就业竞争愈显。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毕业生的数量增多,就业压力增大,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招聘单位对会计类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薪酬逐年降低。关于会计类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较低层次的会计月薪较低,导致了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现象的产生。
(2)未来对会计专业的需求。“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催生对高质量的会计人才的需求。会计已被专家列为21世纪需求量最大的人才之一。21世纪,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是高科技大发展和经济管理水平大提高的时代,这种大环境,将推动会计发生相应的重大发展。会计将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会计工作将广泛运用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在各方面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代替了会计人员的手工劳动,会计工作将从会计的核算工作转向会计的管理工作。会计管理的任务,在于通过对经济活动的会计管理,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和做好财务决策,编制财务计划并组织财务活动,控制消耗并监督企业经济行为,检查财务计划执行情况和遵纪守法情况,考核经营业绩,分析执行情况,挖掘潜力,提出措施,以便促进企业、事业等单位提高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未来的会计人员不能只会算账,而且懂经营、懂管理、熟悉行业知识。
2 上海某高职会计专业的定位
(1)外部环境分析。某高职毕业学生主要服务长江三角洲的地域市场。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所明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长江三角洲将发展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其中,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定位是首次提出。规划提出到2015年,服务业比重达到48%(核心区50%),到2020年,服务业比重达到53%(核心区55%)。意见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大旅游产业、金融服务业、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信息与软件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这十大服务产业将得到重点的支持和发展。规划对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苏北和浙西南地区的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做了细化。上海的战略定位就是“四个中心”,这个定位要求结构调整方向是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金融、航运、信息、创意、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同时加快制造业的升级,突出发展以创新和研发为主的高端制造业。
(2)某高职的优势、特色和会计专业定位。某高职位于上海市,经过近十年的成长和壮大,学院拥有经贸管理、卫生护理、工程技术、应用艺术四大专业群体,开设有国际商务、护理、艺术设计等20多个专业。校内已建有一流的国际商务综合实训、护理、工程技术、应用艺术四大实训基地,内设30个实训、实验室,其中信息化护理实训基地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学院被国家商务部、教育部等认定为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培训认证考试中心、全国外贸跟单员培训认证考试中心和全国高职高专商贸类师资培训基地。学院还拥有8个市级职业培训基地,百余个校外实训与就业基地。已经形成了相应的专业优势。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打造出了广泛的社会平台。
某高职的专业群集中在服务业,如国际商务、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酒店管理、护理、建筑工程管理等,这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所明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相符合。根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上海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则,某高职院校拟采取小批量、特色生产、订单式培养的途径,设置外贸会计、航运会计、酒店会计三个特色班,实行订单式培养。
3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原则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师资、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教学条件建设的前提,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因此,其质量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需以专业调研为基础,及时把握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就业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方案既有高职教育特色又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坚持素质、能力并重的整体设计原则。在坚持理论知识必须够用,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与行业、企业建立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在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多方面,积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开发和论证,实现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坚持产学结合培养的原则,积极推行和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推行“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实行“双证书”制度。
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现实基础,在专业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下,实施“大平台,多方向”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多专业岗位的需求。设置一定数量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拓展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满足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高创业能力的需求。
[作者简介]李静(1970—),女,会计师,高校讲师,研究方向:会计、工商管理。
[关键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090-01
1 会计行业分析
(1)行业的优势和威胁。财会行业一直是传统行业里的常青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任何单位、团体甚至部门无一不涉及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因此会计是与每一个行业都相联系的职业,就业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国家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高等教育及科研机构等单位都需要众多的会计人员。因此,会计人才需求量大。其二,会计既是企业的后援支持,又是公司运营的关键,在以价值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中,会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学习会计专业的越来越多。其三,会计行业相对特殊,公司不可能经常更换财会人员,财会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小,从事这个职业的风险也较低。其四,会计工作的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俗话说“越老越吃香”,吸引了许多追求职业稳定的学生。其五,会计人员的薪资与学历密切相关,随着学历的提高,薪酬也有明显的提高,且逐渐呈上升趋势。与其他同等行业相比,薪酬偏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会计专业已成为管理学中数一数二的“大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会计专业的本科院校已有300多所,属于大会计范畴的财务管理专业200多个,审计专业数个,至于高职高专层次的会计专业更是不计其数。形成了“无校不会计”现象。因此,教育部将其列为控制专业。全国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设置较多,社会上各种会计培训班的开办使毕业生人数超过社会需求目前会计类毕业生形成了“买方市场”,就业竞争愈显。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毕业生的数量增多,就业压力增大,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招聘单位对会计类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薪酬逐年降低。关于会计类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较低层次的会计月薪较低,导致了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现象的产生。
(2)未来对会计专业的需求。“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催生对高质量的会计人才的需求。会计已被专家列为21世纪需求量最大的人才之一。21世纪,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是高科技大发展和经济管理水平大提高的时代,这种大环境,将推动会计发生相应的重大发展。会计将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会计工作将广泛运用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在各方面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代替了会计人员的手工劳动,会计工作将从会计的核算工作转向会计的管理工作。会计管理的任务,在于通过对经济活动的会计管理,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和做好财务决策,编制财务计划并组织财务活动,控制消耗并监督企业经济行为,检查财务计划执行情况和遵纪守法情况,考核经营业绩,分析执行情况,挖掘潜力,提出措施,以便促进企业、事业等单位提高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未来的会计人员不能只会算账,而且懂经营、懂管理、熟悉行业知识。
2 上海某高职会计专业的定位
(1)外部环境分析。某高职毕业学生主要服务长江三角洲的地域市场。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所明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长江三角洲将发展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其中,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定位是首次提出。规划提出到2015年,服务业比重达到48%(核心区50%),到2020年,服务业比重达到53%(核心区55%)。意见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大旅游产业、金融服务业、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信息与软件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这十大服务产业将得到重点的支持和发展。规划对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苏北和浙西南地区的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做了细化。上海的战略定位就是“四个中心”,这个定位要求结构调整方向是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金融、航运、信息、创意、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同时加快制造业的升级,突出发展以创新和研发为主的高端制造业。
(2)某高职的优势、特色和会计专业定位。某高职位于上海市,经过近十年的成长和壮大,学院拥有经贸管理、卫生护理、工程技术、应用艺术四大专业群体,开设有国际商务、护理、艺术设计等20多个专业。校内已建有一流的国际商务综合实训、护理、工程技术、应用艺术四大实训基地,内设30个实训、实验室,其中信息化护理实训基地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学院被国家商务部、教育部等认定为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培训认证考试中心、全国外贸跟单员培训认证考试中心和全国高职高专商贸类师资培训基地。学院还拥有8个市级职业培训基地,百余个校外实训与就业基地。已经形成了相应的专业优势。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打造出了广泛的社会平台。
某高职的专业群集中在服务业,如国际商务、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酒店管理、护理、建筑工程管理等,这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所明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相符合。根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上海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则,某高职院校拟采取小批量、特色生产、订单式培养的途径,设置外贸会计、航运会计、酒店会计三个特色班,实行订单式培养。
3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原则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师资、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教学条件建设的前提,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因此,其质量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需以专业调研为基础,及时把握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就业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方案既有高职教育特色又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坚持素质、能力并重的整体设计原则。在坚持理论知识必须够用,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与行业、企业建立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在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多方面,积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开发和论证,实现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坚持产学结合培养的原则,积极推行和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推行“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实行“双证书”制度。
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现实基础,在专业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下,实施“大平台,多方向”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多专业岗位的需求。设置一定数量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拓展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满足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高创业能力的需求。
[作者简介]李静(1970—),女,会计师,高校讲师,研究方向:会计、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