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e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并为促进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对象、内容、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 辅导员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1 专业不对口,研究不深入,理论层次偏低
  由于传统原因和现实因素,目前高校辅导员基本以留校学生为主,专业多种多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寥寥无几,与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多数高校辅导员参加工作后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岗位训练,专业单一,缺乏科学管理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普遍存在自身学习不够的现象,多数辅导员不能有的放矢地结合自己的工作性质博览群书、储备知识,不能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学生的实际拓展新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层面,造成知识面狭窄,缺乏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穿透性。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经济发展的形势下,面对学生对新知识、新科技强烈的学习愿望,由于自身学习不够,缺乏有力地引导,不能把大道理讲实、小道理讲正、深道理讲透、歪道理讲倒,使其影响力、说服力、凝聚力受到削弱,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上的引路人。
  2 队伍不稳定,工作热情不高,流失现象严重
  目前,各高校有相当一部分特别是青年辅导员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坚实的思想基础,缺乏相应的系统理论知识与正确的认识,往往是借作“跳板”的多,长期安心的少。近几年,由于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高校竞争机制的引入,相当数量的辅导员担心从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影响以后的发展,或担心年龄大了,以后转岗困难,有后顾之忧。同时,市场经济带来了社会利益的再分配,那些从事与直接经济效益联系较少工作的人得到的收入常常与其付出不相称。高校辅导员恰恰属于此类。在辅导员的定位上,正像有人所说,他们既是教师又是干部,但往往是教学科研队伍的软肋,是干部队伍的另类,在工作职能发挥上承担事物性工作比较多,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发挥不够,甚至成为办事员、勤杂工、保姆,“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真正花在“导”的本职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多。同时辅导员受所从事专业的限制,在工作成果讲评、科研课题确定、学科带头人选定等方面处于劣势,因此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相比,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比较薄弱,科研成果较少,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尤其是高级职称晋升中落后于同期毕业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学,从而影响其工资、收入及其他福利,与专业课教师相比,高校辅导员往往有一种“二等公民”的感觉,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以至于整个队伍的建设。
  3 学缘结构不合理,活力不够
  由于高校辅导员多数为留校生,他们只是从其师长身上学到了从前辅导员是如何做的,很少了解到其他人的工作方法,因而工作没有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留校的高校辅导员面对的是自己的领导、老师和师弟师妹,工作上顾虑多、受束缚,不能放开去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4 少数高校辅导员政治立场不坚定,理想信念淡薄
  根据中国教育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显示:通过对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邯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八所高校140名高校辅导员的调查,有34.5%的高校辅导员认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逐步走向融合”,51.6%的高校辅导员认同“私有制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状况发生新变化的形势下,一些高校辅导员淡化了理论修养,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产生动摇,理想信念淡薄,因此在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一些高校辅导员很难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更有甚者在学生面前随意发表个人的消极观点,不注意对学生的影响。
  5 部分高校辅导员敬业和奉献精神下滑
  由于人生价值取向失之偏颇,功利主义倾向趋于严重,一些高校辅导员在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陷入误区,片面追求个人利益,一切以我为中心,“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甚至个别辅导员利用高校自由支配时间较多的有利条件,在校外从事兼职,无暇顾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心开展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各项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不闻不问,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漠不关心,这样必然损害高校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形象,其工作效果也可想而知。
  
  二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1 领导重视,政策到位,确保队伍稳定、健康发展
  高校领导要从政治高度认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要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要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到关系社会稳定和学校发展、关系到学校培养后备干部、培养未来学科带头人的高度来认识,热心关注高校辅导员的成长,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要切实承担起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责任,既把这支队伍作为当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使用,又作为未来党政领导干部和教学、科研、管理干部队伍的后备力量精心培养。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使他们能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学校根据合理的分配制度和辅导员的劳动特点量化工作,实事求是地确认其应得的利益,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设立辅导员岗位津贴,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改善辅导员的工作条件,解决其后顾之忧,使之全身心投入到所从事的事业中。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配备必要的工作设备,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促使辅导员工作的良好开展。制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确保队伍稳定、健康发展。
  2 完善机制,明确目标,以事业凝聚队伍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要根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在选聘、管理、培养和发展等方面,采取有利措施,明确相关政策,逐步完善机制,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事业凝聚人,以制度促进建设,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辅导员队伍。同时要在明确目标和政策的前提下,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畅通出口,鼓励合理流动,使队伍建设实现在动态中保持相对稳定,逐步构建一支长期从事思政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队伍。
  3 严格选拔,合理配备,确保队伍结构合理化
  辅导员的选聘必须坚持“高进”原则,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要求,也是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适应性的基本要求。各级领导要从源头抓起,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和“年轻精干的原则”从优配备辅导员。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精神,以大学生和辅导员人数最低限度的200:1比例来配备辅导员,采取从本校各专业品学兼优的本科以上毕业生中选用和适当从外校思政专业毕业生中引进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做对辅导员开展工作大有裨益。一是本校毕业生既熟悉本专业特点,又了解校情和系情,进入角色快,有利于结合专业学习开展思政工作,二是外校思政专业毕业生具有一套系统、现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并能与本校留校懂专业的辅导员形成互补,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选聘时应严格把关,注重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坚持多渠道,重点考察其科学判断形势、把握育人方向、组织管理、预防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及语言文字表达等能力,同时选聘时还要考虑有利于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有利于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以及将来向教学、科研岗位的合理分流等,确保队伍结构合理化。
  4 明确职责,准确定位,确保合力育人
  高校辅导员职责泛化,已经成为制约队伍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对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有了更高、更广的诉求。高校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应该构建一种适应这种要求、符合发展趋势的体制和机制,进行相关职能的合理分化,制定内容清晰、范围恰当、目标较为明确的高校辅导员岗位职责,对高校辅导员科学定位。就发展趋势而言,建立专业机构、强化服务职能是方向。同时,高校辅导员工作从“消极防御、管理至上”向“主动引导、服务至上”的职能转变也是一种必然,这是高校辅导员职责确立和角色定位的基本依据。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明确职责,准确定位,充分体现“术业有专攻”,切实保证合力育人。
  5 加强自身修养、拓宽发展空间,确保合理分流
  拓宽高校辅导员发展空间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能否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并保持这支队伍稳定的根本。因此,应在学校总体规划和辅导员队伍发展方向相统一,学校利益、部门利益和高校辅导员个人利益相统一的基础上,积极为高校辅导员拓宽发展空间,谋求较好的出路,确保合理分流。为此,根据工作需要、本人条件和志愿,对高校辅导员应有计划地培养。有的作为骨干进一步加以培养,继续留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岗位,有的输送到教学、科研或管理岗位。对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高校辅导员骨干,应重点培养,具备条件的,根据工作需要逐步提拔到领导岗位,积极向上级组织部门推荐、输送。同时,鼓励高校辅导员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竞争行政领导职务,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申报教研、科研项目等,这样既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教学中,也可以培养多才多能的高校辅导员,拓宽其发展空间,确保合理分流。另外,还要尽快建立辅导员从业资格考核制度,完整的职业升迁体系和与职业升迁体系配套的工资报酬体系及与职业升迁体系相适应的培训体系。
  
  参 考 文 献
  [1]周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
   报告.2006.04.27
  [2]马安勤.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面临的问题
   及对策[J].学生工作的绩效与评估,2005.06
  [3]教育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0
  [4]程建平.对新时期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
   国高校师资研究,2002.1
  [5]王宗光.思想政治工作要抓好三支队伍建设[J].书记校
  长论坛,2001.04
其他文献
2007年8月18日的《中国教育报》上载有这样一篇文章:“青年教师怎样站稳讲台”。其中涉及到了一个数据资料:据教育部人事司统计,1998年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为40.73万人,2005年上升为96.58万人,2005年全国高校30岁以下教师比例为29.32%,40岁以下占65.23%。这个数据显示的是这样一个事实:高校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大批青年教师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青年教师队伍的
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发动机在降低能耗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因而也对发动机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调查研究国内外发动机测控技术后,在原有发动机测控
高校教师是高校知识生产和应用的载体,是教学和科研活动的直接承担者,也是各高校之间竞争的重要因素。构建一支团结协作、学术水平高、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提升高校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教师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取决于教师学习力。在知识型的社会,知识水平是一个人乃至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学习是获取知识的方式,没有学习力就没有优势。因此,在探究高校核心竞争力切不可忽视对高校教师学习力的研究与关注。    一 对高
目前,大部分年老体弱者及肢体伤残人士都会选择轮椅作为他们的代步工具。然而,普通手动、电动轮椅不具备攀登楼梯和跨越路障的功能,从而限制了使用者的活动范围。为了解决上
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学院、班级需要着力打造的主题。文化支配了人的生存方式和心理架构,它溶入人的心灵和社会生活,形成人对生活的主体价值取向
公平是哲学中的难点问题, 也是儿童维持同伴关系的重要条件, 哲学对话是促进儿童概念理解的有效途径.研究选择“公平”这一主题, 以绘本为哲学对话载体进行了两次教学活动,
多速率网络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的控制器、传感器以及执行器等节点设备的采样周期可以不完全相同,即控制系统会具有两个甚至多个采样频率。其本质就是系统采用较低频率的传感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环境污染和化石能源枯竭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寻找和开发环保的可持续利用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对分布广、储量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凭借转矩密度大、效率高、噪音低等优点在工业控制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降低转矩脉动、改善运行性能,本文主要针对PWM调制策略及电机控制系统结构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本文研究了非导通相二极管续流引起转矩脉动的原因,比较了传统Hpwm_Lon等四种PWM调制方式在不同区间内二极管续流情况,为消除由于非导通相二极管续流引起的转矩脉动,采用一种新型的pwm_on_pwm调制策
在我国经济转型与市场国际化转轨的宏观背景下,近年来各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逐年成倍增加,其就业形势也开始凸显出紧张局面。因此,有必要准确掌握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基本状况,以便给这一专业的学生们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  一 研究方法  从2007年7月20日开始,在部分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内展开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利用网络、电话采访和发放问卷等方式,对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专业、上海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