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巧用记忆法背诵古诗词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l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沉淀与积累,是许多文人对生活、美景、人物等抒发的自然之情,它是美而富有一定的含义的,是值得当代人细细品酌的宝贵文化财富。古诗词作为当今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魅力,对加强学生文学修养,提升文学品位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古诗词的文字与语言与当今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往往生僻、较难理解,而大多数教学又只围绕“背”开展,忽略了以“情”记忆的教学。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误区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如何巧用记忆方法来背诵古诗词,以为目前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提供一点参考建议。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诗词背诵机械重复、单调且缺乏理解性,这种情况是目前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存在的问题。因受应试思维的影响,学生多对古诗词死记硬背,而不去理解古诗或词背后所隐藏的故事、含义等,久而久之,背诵古诗词就成为一项机械重复式的学习活动,没有美感、缺乏理解、达不成心灵上的共鸣。这种机械的背诵学习模式枯燥无味,导致了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厌烦情绪。
  其次,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探讨式学习的情境与情感。初中生处在智力与情感的特殊时期,极度需求平等式的交流与学习模式,以体现别人对他们的认同感。但目前的古诗词教学,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一般都是老师在说,学生在背,最大限度的只是让学生了解了诗词表面的意义,而没有深入的探讨与学习,这样不利于学生在理解诗词意义的基础上去记忆诗词。
  二、如何巧妙运用记忆方法引导初中生背诵古诗词
  1.巧用朗读技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朗读是学习与背诵古诗词的第一步,它以较为容易的方式引领学生走入古诗词之中。由于古诗词大多年代久远,而且诗词的含义又大多较为隐晦,初中生的思维理解能力有限,所以不容易理解诗词的含义。因此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播放一下要学习的古诗词的录音,让大家先对整首诗词的读音、语句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由老师逐句诵读,遇到难点的字、词注意停顿,重点词句重复读一遍,让学生加深印象。最后由学生集体诵读,可以教会学生怎么划分节奏,放慢速度,仔细品味诗词蕴含的意义。老师也可以为学生配以轻音乐为背景,例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抒发的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为诗词配以音乐,引导学生模仿诗词中的意境抒发感情,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再如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首诗重点描绘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也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老师在引导学生诵读的时候,注意每一小节之间的停顿,以及每一小节中四个字的声调,一定要引导学生读出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以及语言的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2.意境讲解,增进与学生针对古诗词的沟通与探讨
  逐字逐句生硬的翻译,是目前初中语文授课老师在进行古诗词讲解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古诗词是古代流传下来宝贵的财富,其语言与意境都是美的象征。大多数诗词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的阐发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因此,授课老师可以将学生引领到具体的诗词意境中去,展开合理的想象。例如在学习冯志远的《天净沙·秋思》的时候,老师通过对诗词内容以外的相关联的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渐入到作者当年的时代,体会他们当时的思念与旅途的羁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诗以“枯藤老树”开头,首先就给人造成一种灰暗的气氛,给人以凄凉的感觉,然后小桥流水,又突显出一种幽静的感觉,带人走进一个深秋村野的画面,有一个游子,在夕阳西下的古道上,牵着马,满面愁容的情怀。老师的意境讲解作为辅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交给学生自行去探讨、了解,这就要求老师在古诗词的讲解上加强与学生针对古诗词展开沟通与探讨,通过他们自由发挥想象的探讨、交流,激发他们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这会更好的帮助他们理解诗词内容,以进行背诵。
  3.丰富教学模式,培养文学素养
  为了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可以丰富教学方式方法,以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升初中生背诵古诗词的效率。具体的做法可以这样来实施。首先,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到古诗词的教学课堂。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感知能力总是超前的,例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的时候,因为曾经有人将这首词改为歌曲,因此老师可以播放歌曲,让学生在悠扬的曲调中,更好的欣赏这一首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体会诗人对着明月的哀愁之思。其次,给与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他们针对一首诗词的内容和背景进行扩充编排简短的舞台剧,在课堂上表演。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能增加学生对古诗词了解与学习的兴趣,又能加强背诵的有效性。
  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过程中,如何巧妙利用诵读、意境教学等方式方法,丰富诗词教学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初中生的语文修养和文学品味,从而更加有效快速的背诵古诗词,这是需要初中语文老师不断努力的。
其他文献
这件作品是基于19世纪的医学类镌版画改编而成,讨论了美学质量上的“完美性”以及畸形概念间的共谋和相互迁移。最初的版画原型是科学家出于单纯的医学科研与教育目的,借用手工
新课标要求教师对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作认真地探索与研究,以求达到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最优化。因此,课堂教学应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感情、信息、知识的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教材间互动。课内互动具体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课堂教学引进竞赛机制  1. 单词竞赛:分组竞赛,把每组成员一分钟内所讲读单词按正确的个数登记在黑板的记分栏上。通过竞赛的形式,大多数学生就可以把单词记得又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方式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师的教学质量,这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分数的重要性。这样让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与目的只是为了应付中考。显然,这种评价方式不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教师有必要开展对形成性评价的研究。  一、对互动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育学理论认为
情境教学已成为目前英语教学日益关注的话题,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实施情境教学,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注意,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本文着重探讨了初中英语小班化课堂实施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实物,引发情景教学  在初级阶段的语言训练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让学生
在Windows的可视化编程环境下,利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VB5.0来实现对MIDI消息的输入输出等处理,同时,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MIDI API函数和ActiveX控件进行制作MIDI钢琴的一些技术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教育界逐渐将教育教学的侧重点放在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手段上,教学的目标也由传统意义上的应试教育转变为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快乐、高效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多种以快乐高效为目的的教学策略应运而生。虽然英语这一学科现阶段在考试中的分值有下降趋势,但是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其学科的重要性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本文将以仁爱版初中教材为例,探讨初中英语应该如何打造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激发学
高效的英语课堂模式符合初中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其灵动活泛的课堂气氛和多样的教学方法逐渐得到不少老师的认可。高效课堂改变了初中学生被动接受英语学习的状况,使他们英语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和交际会话等实际运用的能力有所提高。若要打造一节高效的英语课, 教师和学生还需要从各方面努力。  一、师生角色正确定位  一本书、一支粉笔的传统课堂里,一直都是坚持唯教师中心论。这种观点认为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权威的
基于新疆地区当前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初中生的汉语能力和语言学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文化素养也相对较低,以至于影响了学生品德、智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关注提高从教人员的教学水平。笔者拟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关推进策略的探析。  一、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加强从教队伍建设  在教育实践中,从教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育,首先应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一直重视的课题,让学生养成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培养学生将来去自由探索和发明创造。《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所以平时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尝试开展选择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  一、从语境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自
没有人可以否认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先锋艺术的渊源,然而,这一当今看来具备普遍性的国际文化交流现象,却是一项重大的政冶变革——改革开放提供的自由土壤所带来的。之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