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巧妙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xt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现实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到数学就在我身边。
   【关键词】数学、生活、能力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要求中强调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家华罗庚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现实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到数学就在我身边。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现实生活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探讨的一个课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然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后,可布置一道学生家庭作业题“爸爸的房间地面上要铺一种长8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木条,至少要多少块这样的木条?”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题目。又如学习“三角形的先生时,根据三角形稳定性的,老师不妨从现实生活中提出这样的疑问”土木结构的房屋,它的梁都做成三角形,这是为什么?能做成其他形状吗?在认识“圆的特征”时,可以向学生质疑“我们常见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轮子都是圆的,这是为什么?能换成方的吗?”通过这类训练,不仅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巩固,还从现实中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二、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数学圆周率。先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成就。祖冲之经过研究、计算后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拿出预先用硬纸板做的三个不同直径的圆,分别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周,并记录下每次滚动的数据,实验完毕后,提问让学生板书:
   直径2厘米,周长6.2厘米多一点;
   直径5厘米,周长15.7厘米多一点;
   直径1分米,周长3.1分米多一点。
   然后启发学生从这些实验获得的数据中去思考,回答“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学生不难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一个固定的倍数关系,不管直径的长短如何,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在些基础上归纳出结论:周长÷直径=圆周率,其圆周率的值为3.14159265……。这样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对圆周率的知识就能充分理解,牢记不忘。
   又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学生培养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三、创设生活情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之后,可以出一道这样的题目:陈老师带了一些钱去买一套上、下两册的书,他带的钱如果只买上册,恰好能买20本,如果只买下册恰好能买30本。那么他带的钱能买几套这样的从书?这道题目突破了常规“工程问题”的命题方式,提高了命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学生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就要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又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可以出这样一道思考题:爸爸去外地出差了,王玲在家一天天的数日子,等着他快点回来,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猜猜王玲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其他文献
英语书面表达是学生英语知识的综合体现,是学生在吸收所学语言知识的基础上的再创造;英语书面表达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相对较难,它能够体现出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但是学生在书面表达中下普遍存在中式英语,词汇错误,词组、句型使用不正确,缺乏重点句型的使用,时态、语态、人称把握不正确(审题不正确),字数不符要求,格式、大小写、标点不规范,缺乏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教学中常常用一些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的境界。南宋时的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实践表明,教师的提问语是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讲课中不时出现的发人深省的问号往往被看成智慧的创造的象征。提问语能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课堂问题的设计要以大纲,课本为依据,既要注意基础,又要注意重点,不偏离单元和篇目。既要重视整体综合,又
高考前的复习教学搞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学生在高考中的答题情况,是学生取得良好考试成绩的前提和基础。如何让我们的复习教学更有效,是我们每一个高中教师和学生都在积极探索的问题。结合自己多年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我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总的来说,高考政治复习教学要以考试大纲规定的政治学科考核内容与要求为依据,以基础知识过关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对知识要点进行系统化、网络化梳理,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现代化的发展,多媒体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已经在中学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步得到普遍应用。本文主要阐述多媒体与物理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应用,并结合我的物理教学实践,谈谈心得体会。  【关键词】多媒体;物理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多媒体的发展,以多媒体为载体,整合物理课堂教学使物理教学过程日趋完善,给物理课堂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天地,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多媒
艺术活动是人类专门表现情感的情绪的、艺术家以他特有的眼光审视世界,从而产生情感,形成意境、意像,再以他的技巧进行加工处理,现创造出来传达他的情感信息,而有了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本身就是艺术家情感凝聚的产物。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它自然就是文学家用语言作为工具来传达情感的。情感在文学艺术活动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情感艺术和评议技巧的结晶。  那么,情感空间在文学艺术活动中有哪些作用呢?
生本,唤醒了我们沉睡的潜能,激活了我们封存的记忆,开启了我们幽闭的心智,放飞了我们囚禁的情愫。那教育的思想桃源,已悄悄地化作了流淌的溪流,漫入了我们的心底……  ——题记    初识生本——眼前一亮,生命的胚芽破土而出。  初识生本,似曾相识,是陶老先生的先学后教?是新课改的尊重学生?还是魏书生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还是李希贵的充分相信学生?  仔细品味,它应该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生命成长规律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采用“电化教学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业已受到教育者们的青睐。电化教学以其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去。今天,我仅就自己在课改中的一点做法,谈谈对电化教学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初步实践与探索。    一、打开课堂的窗户,拓宽语文学习环境    电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参与兴趣,真正投入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新版初中语文教材
每当看到学生的语文成绩,尤其是平平的作文成绩,使我越来越意识到,语文学科是各门学科基础的基础。要提高语文的教学成绩,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尤为重要。针对当前学生看电视多、上网多、玩游戏多、看书少,这“三多一少”的普遍现象,怎样引导学生多看些书籍,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确实是当务之急。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阅读?阅读有哪些好处?现在的学生大都懒
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是人们认识客观规律,进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工具,其中数学计算技能则是人们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也是小学生应首先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小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提高计算正确率,关系着小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小学生各种数学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
八年前,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一项教育改革法案,颇值得我们关注。这项法案的主要内容是:拨款240亿美元,加强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和管理,要求全国中小学必须举行阅读考试,学生考试合格才能毕业,学生考试成绩达到合格要求,学校才能得到联邦政府的额外拨款。如果连续三年学校学生考试成绩不合格,校长和教师就要被“炒鱿鱼”。这项法案以绝对优势通过。由于美国政府重视,不仅中小学,连大学也掀起阅读的热潮。  当代中国学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