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是指出于某种社会交往需要,交际者运用连惯标准的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一种双方互动的社会活动。其以听话、说话为基本表现方式,但绝对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基于一定的话题,或陈述事实、或抒发情感、或议论评析,从而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所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话、说话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是多方面的,这些能力并非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严格的训练才能养成。新课标对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与训练提出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除了课堂训练之外,还应积极拓展语文教学空间,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锻炼。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我们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交际的本领。
  一、课堂中,让学生掌握交际本领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设交际情境,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要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参与的时间、内容、形式、方法上下功夫,为学生参与口语交流提供量的保证。一定要在双向互动上下功夫,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才能体现“交际”,给学生提供一种自由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际。其次,要创设情境,提供结构性材料。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做到人人动口。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学生能讲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另外,要努力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课堂交流发言是学生进行口语交流的基本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良好载体,从中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口语发展水平,更能据此分析学生存在的口语障碍,从而实施积极的训练策略。但不少学生在课堂上“金口难开”。有的因为准备不足无话可说,有的因为怕答不好、答不全被同学笑话,也有的是因为缺乏交流的兴趣。这些消极因素的存在,阻碍了口语能力的提高,进而会影响健康交际心理的形成,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交际障碍。
  二、生活中,让学生锻炼交际本领
  无论是在学校生活中还是家庭生活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都会发生一些必须去交往的“事”,这就是进行交际的契机。可以说,口语交际隐身于学校、家庭生活的每个角落。此时教师扮演的就是倾听者、引导者、鼓励者的角色,要让学生抓住每次锻炼交际能力的机会,延伸学生实践交际能力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交际的本领。
  三、社会中,让学生实践交际本领
  生活处处是语文,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教学中注意联系现实,加强口语实践。课堂练习只是口语训练的一个侧面,学生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活动,口语交际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要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体现,即要在学生的社会生活中加以运用。如学生到商店买东西、出门乘车、问路、到福利院帮老人打扫卫生、给老人讲故事、听老人们说自己的人生经历等,都是学生口语交际的一种实践。
  四、从整体出发,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除了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应在课余时间开辟语言环境,这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最好补充。创设语文的大环境,其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以补充。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收听新闻,并在课堂上让学生作每日新闻回顾复述;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做口语练习;还可以组织全班每位同学轮流演讲等。同时要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跨校、跨级部之间的交流,如组织夏令营、与当地的相关企业或部门组织联谊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示他们的才华,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
  总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到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中,经过一系列的口语交际训练、生活交际能力锻炼以及社会生活实践,学生必将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
其他文献
谈到教育,耳边不觉回响起儿子纠缠在小学门口那撕心裂肺的哭喊。整整一个月啊,每每行至学校门口儿子就开始哭闹,准时得让人怀疑他的大脑里是否安装了一个定时哭闹遥控器。孩子为何会如此畏惧上学?是因看到陌生的大铁门?看到小学教室四面雪白的墙面与幼儿园五彩斑斓的墙画形成鲜明的对比?是老师要求必须整齐划一的坐姿、站姿?是不允许随便发言?我不明其中原因,毕竟我不是儿子,所有的缘由仅是一个成人的主观揣测。  学校,
看到学生写的文章语言流畅、用词恰当、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笔者心中不由得充满了甜蜜的喜悦。的确,是“教改”和“乐教”,让笔者从一个习惯于“满堂灌”的传统教师,成了一个快乐、充实、有目标的新型教师。  一、让阅读为学生催生灵感  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小就热衷于读书,与书为友,在书海里用词、学句,丰富并积累自己的语言,做到准确而又恰当地遣词造句,把句子写得精准,就能够连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对家居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效率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家居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论文通过介绍智能家居系统及其技
一、导入,激趣  教师出示《草房子》这本书封面。  师:只要仔细观察,你就会从封面中发现很多信息。谁能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生1:题目——《草房子》。  生2:一段文字——明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还未醒来时,就将载着桑桑和他的家,远远地离开这里——他将永远地告别与他朝夕相伴的这片金色的草房子。  生3: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生4:一组人物,他们就是书中的主
一    中午午餐之后,孩子们在休息。教室的一个角落里,青菁等几个孩子聚在一起谈笑着什么,我过去,她们笑着散开了。嘉敏没有走,笑盈盈地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写满了字,故意显露给我看。我很好奇,这上面会是什么呢?  嘉敏大方地递给我,原来是一本小说,已经写了十几页了,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包括题目,目录、楔子、章节分明,已经到第六章了。  看到我翻阅这本“小说”,孩子们又呼啦一下围过来,孩
一、指导学生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实际上是谈积累与作文的关系。《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文字组织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强化了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进行积累。  1.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巴金
平静地看完好友的文字,一股飘忽不定的情绪从心底升起,是忧伤抑或是美好?我无从定义。那些文字似沉默的溪水,静静地流淌,但我还是看透了水下连绵的石块,凹凸不平,像极了我们彼此挣扎
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是使学生获取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它们既紧密相接又相辅相成。语文教学是在训练学生听、读的同时,提高学生说和写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语文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该怎样进行训练
现在是深夜.我开始从白日的刺目与琐碎的工作中苏醒。在这寂静的夜里,书页特有的味道是致命的诱惑,在深度的触感里,我感觉到自己生命的确实存在——是的,如果没有你,我该是多么孤单
前不久,被命令退学的74名学生起诉学校一案审结,云南曲靖市某法院判决云南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继续履行与原告间的教育服务合同”。事情源于2007年8月底,上述学校在对新生进行乙肝体检之后,令74名被检出乙肝阳性的新生退学。(见《中国青年报》)  实际上,这些学生均属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肝功能正常,日常接触不会传染,也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然而,校方仍坚决拒绝这些学生入学。显然,校方的做法属于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