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关里的红色革命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自发组织到党的领导


  20世纪20年代,上海逐渐成为远东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1926年,上海出口总值增至9.58亿海关两。江海关职员超过千人,其中华籍职员占3/4,但是华员职位很低,大多充当杂役,薪资不到同等岗位洋员的6成,还经常受到洋员欺压。长期以来,华员忍气吞声,又无能为力。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红色的种子遍撒上海,以无穷的生命力冲破江海关厚厚的石墙,在洋人的势力范围内落地生根发芽。
  1926年10月23日和1927年2月22日,为配合北伐进军,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工人阶级先后举行两次武装起义。武装起义虽然遭遇失败,但蓬勃的工人运动点燃了海关华员争取权利、反抗欺压的希望。江海关外班华籍稽查员招俊楷、张贵德、宋伯平等人开始筹备成立华员团体。1927年3月13日,在上海四川北路老靶子路(今武进路)110号,“海关外班华员俱乐部”成立,通过了汪文卓等人起草的《海关外班华员俱乐部宣言》和《章程》。
  3月21日中午12时,在周恩来指挥下,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爆发,经过30个小时艰苦激烈的战斗,解放了除租界以外的整个上海市区,取得了完全胜利。此举不仅激励了江海关华员反抗的热情,而且促使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全国。4月24日,汪文卓、张韵等人组织成立了全国海关华员联合会,并开始筹备召开全国代表会议。1928年6月,公布了《全国外班华员俱乐部条例》,发布了《告同寅书》。12月22日,全国海关外班华员代表会议在上海召开,原定代表25人,实际到会19人。5天半的会议讨论了改善海关外班制度,决定全国外班华员代表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召开前后,各地海关相继成立了海关外班华员俱乐部分部,拟定章程,民主选举产生执委。从此,华员踏上有组织地争取权利的抗争之路。
  江海关外班华员俱乐部成立之时,就提出唯一方针、唯一宗旨为“提高职权,改良待遇,收回关权,关税自主”。其后,多次向海关当局、外轮交涉,为华员维护权益、伸张正义。1928年5月,全国外班华员俱乐部上海总部代表团联合签名,向总税务司提出五条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改良职务分配,保障华员职权,严抄出进船只,均等差别待遇。海关当局为了破坏海关外班华员俱乐部,陆续将俱乐部发起人和執行委员调离上海。执委调离后,俱乐部立刻补选新执委接替,确保工作不断。
  在斗争中,外班华员俱乐部关注点又从华员利益转向整个民族的命运。鸦片战争以来,上海不仅没有真正禁烟,而且成为鸦片的集散地,海关甚至暗中操纵走私鸦片。1928年10月,江海关外班华员俱乐部向国民政府发出《上中华民国拒毒会建议书》和《上国府禁烟委员会的建议》,提出加强缉私拒毒、禁烟的建议。九一八事变后,江海关外班华员俱乐部号召全体外班华员捐助东北义勇军。到1933年2月,共捐助银洋2203元,全部由上海时事新报社转交东北义勇军救援会。
  为了团结华员,号召参与抗争,1927年5月26日,江海关外班华员俱乐部出版了第一期刊物《关声》。1934年4月1日,海关外班华员俱乐部与内班华员俱乐部合并,由总税务司署税务司丁贵堂任委员长,谢良任副委员长,继续出版《关声》,由执委担任编辑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关声》更名为《抗战关声》,从月刊改为周刊,以后又改为半月刊,及时刊载各地抗战情况,报道海关战时服务团支援抗战活动,号召海关职工关心国家大事,抗日战争期间,《关声》发表了大量揭露帝国主义反动统治下海关的黑暗、团结广大华员进行斗争的文章。
海关外班华员俱乐部沪总部第七届执委及干事合影

  从1934年夏季起,北平税务专科学校第二十六届学生胡实声、彭瑞复、朱人秀、冯华全、高仕融、佘毅、殷之钺、黄志恒、刘新业、陈琼瓒等人毕业后陆续到江海关,他们在校期间成立了“新文艺研究会”,探索真理、交流思想。到上海后,积极投入学生运动。此时,由宋庆龄、何香凝等发起的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简称“武卫会”)在上海成立,发表了《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1935年秋,佘毅、殷之钺、胡实声、彭瑞复、朱人秀、冯华全、高仕融等人先后参加了“武卫会”,胡实声担任“武卫会”上海市大专院校分会主席。
  1936年4月,佘毅和殷之钺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6月,佘毅和殷之钺又发展高仕融和外勤稽查员王宗浚入团,组成了共青团江海关地下支部,殷之钺任支部书记。当时江海关团支部作为重点支部,直属共青团上海市委领导。
  从1935年至1936年1月,在杨立钧的领导下,胡实声以“上海市大专院校抗日救国联合会”的名义组织了“上海各大中学学生救国宣传团”,沿着从嘉定南京的公路,步行宣传抗日反蒋。1936年5月,胡实声派彭瑞复和“北平学联”代表韦毓梅、刘江陵、陆璀、董毓华等人共同筹备,在上海成立了“全国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总干事由中共北京大学党支部书记刘导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市政协主席)担任。
  在“武卫会”工作期间,胡实声结识了任铁峰。任铁峰曾任中国工农连罗游击第十三支队队长,后任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第二团团长(政委为叶飞)。1935年,任铁峰赴港澳医治脚病,愈后因中共福州市委遭破坏,只好到上海找党组织,在“武卫会”从事学生、工人工作。1936年7月,“武卫会”撤销。同月,任铁峰介绍胡实声参加中国共产党。9月,胡实声介绍彭瑞复、朱人秀入党,秘密成立了中共江海关地下党支部,这是党在海关建立的第一个地下组织。江海关党支部受中共北方局领导,胡实声任书记,彭瑞复任组织委员,朱人秀任宣传委员。11月,胡实声、朱人秀又发展冯华全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1月,江海关支部成为中共江苏省委直属支部,受省委组织部长王尧山(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秘书长)直接领导。   江海关党支部成立后,开始酝酿在江海关俱乐部基础上,成立更加严密的群众组织。1936年11月2日,经江海关俱乐部委员会通过,乐文社正式成立,公开宗旨为“以文会友,敬业乐文”。由当时江海关华员中级别最高的总务课副税务司裘倬其任社长,有50余人参加,后增至100多人。乐文社分设海关业务学习组、时事座谈组、文艺研究组、话剧组、歌咏组、《关声》编辑组等,宣传中共路线、方针、政策和抗日救亡主张。吸收茅丽瑛等积极分子参加半公开的读书会,学习《大众哲学》《政治经济学》等通俗的马克思主义读物,研讨时事和社会问题。
抗战爆发时期的《关声》杂志

从抗战服务宣传到护关运动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4天后,乐文社成立“海关华员战时服务团”,裘倬其任团长,海关华员和家属纷纷参加。海关华员战时服务团组织家属做棉衣,到前线慰劳伤兵,还组织募捐、献金等活动,税务司丁贵堂一人捐出5万元,海关家眷献银器两筐、金器174件,募集捐款数字之大,征集金银首饰器皿之多,占上海各团体募捐金额之首。茅丽瑛作为慰劳组负责人,参加“中国职业妇女会”工作,组织慰问伤兵与救济难民。
1937 年4 月28 日《江海关缉私人员告全国同胞书》

  11月12日,持续三个月的淞沪会战结束,上海沦陷,苏州河以南租界成为日军包围中的“孤岛”。此时,胡实声调中共江苏省委职委,彭瑞复继任江海关支部书记,冯华全任组织委员,朱人秀仍任宣传委员。面对严峻的形势,乐文社结束战时服务团,组织起10个“救国十人团”,由中共党员领导,进行隐蔽救亡活动。
  为了更广泛地宣传、组织抗日救亡运动,江海关支部组织成立“江海关同人救亡长征团”,用歌咏、话剧、活报剧等形式宣传抗战,职工和职工亲友报名參加。经丁贵堂批准,给予参加的职工停薪留职的待遇。11月26日,江海关华员举行盛大欢送会。次日,“长征团”乘坐法国邮轮离沪南下,到广州、江门、九龙等地海关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江海关同人救亡长征团”走后,留在上海的江海关地下党没有停止活动,斗争的形势更加严峻。日本驻沪总领事向江海关提出,在日军占领区域内不准任何中国政府机关独立行使职权,要求派员到租界海关任职。1938年2月,日本外务省次官堀内和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在东京,又背着中国非法擅自签订了《关于中国海关问题的协定》,将关税收入从汇丰银行转到正金银行。5月6日晨,汪伪政府任命的伪监督李建南和日本驻沪副领事、海军军官2人、日籍探捕3人以及工部局日籍警察数人到江海关。李建南给江海关税务司罗福德带来委任状,以及税款交伪政府支配、外滩江海关大楼上悬挂伪旗等命令。
  中共江海关支部闻讯后,在辣斐德路(现复兴中路)323弄8号冯华全家开会,会议决定次日采取罢岗护关运动,召开大会,发表宣言。为了防止中共党员和积极分子暴露过多、损失过大,护关运动由党员彭瑞复、高仕融、朱人秀和积极分子沈胜白、秦道良、黄扆贵、王兆勋、阮志明等组织,冯华全、胡实声和其他党员不出面,这一决定当时未通知胡实声本人。
  5月7日上午9时,从汇山码头到十六铺,海关外勤华员和税警首先罢岗,秦道良、黄扆贵、王兆勋、阮志明等带队回江海关大楼。一时间整个江海关大楼沸腾了,歌声飘扬,朱人秀、高仕融、沈胜白等人散发传单。这时在驻邮政局包裹处工作的彭瑞复收到江海关大楼的消息,立即带领邮包处海关员工赶到。两千余职工聚集到江海关饭厅开会,推举沈世堃主持会议。江海关税务司罗福德和裘倬其也来到会场,劝告大家回去工作,并劝说沈世堃和他们一起退场,饭厅一度暂时冷场。这时,胡实声挺身而出,激昂慷慨演讲,华员纷纷发言,要求通过宣言,并对外发表。彭瑞复宣读了江海关华员反对汪伪海关监督接收江海关和悬挂伪旗的宣言,要求国民政府支持华员护关运动的快邮代电,全场一致通过了这两个文件。接着,成立了由沈世堃、胡实声、彭瑞复、秦道良等35人组成的护关运动委员会,通电全国各关,一致反对英日协定,不与敌伪合作。
中华慈幼协会致海关华员战时服务团的信函信封

  7日下午,上海职业界救亡协会召开紧急会议,邀请护关运动委员会代表介绍斗争经过情况,并发表宣言,向上海各界同胞呼吁:一致援助英勇坚毅的海关华员护关运动。上海各大报纸详尽报道海关华员护关运动,全国各地、香港及欧美重要港口的报纸也陆续发出了报道,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全国成百封声援信件寄到护关运动委员会。10日,在汉口出版的《新华日报》发表题为《上海海关华员罢工事件》的社论,热烈赞扬和支持海关员工的罢工斗争。11日,上海《文汇报》以“上海全体市民”名义发表宣言:维护国家主权,保持海关行政之完整,坚决反对汉奸组织任何觊觎海关的企图,号召全国同胞一致声援江海关华员护关运动。
  次日晨,护关委员会得到消息,丁贵堂在同益里海关俱乐部召开高级华员会议商量对策。护关委员会立即发动群众,先行抢占海关俱乐部会场,胡实声再度上台演讲。丁贵堂到会场后,劝说大家不能擅离职守,星期一照常工作,并表态会积极交涉,争取事情得到圆满结果。
  当天,中共江海关支部在冯华全家开会,认为护关运动已达到扩大抗日运动在“孤岛”上的影响的目的,伪旗暂时没能挂起,根据上级决定,为了保存力量、继续斗争,护关运动告一段落。彭瑞复联系了《文汇报》两位记者,在王兆勋家中,宣告这一决定。《文汇报》随后以护关运动委员会负责人的名义,在显著位置发表了这篇谈话。
《江海关同人救亡长征团纲要》

  9日是星期一,关员陆续回江海关上班。中午,税警杨文龙被日本宪警逮捕。11日,帮办张鸿奎又被逮走。为了防止意外,护关活动的积极分子回家休假。15日张鸿奎由海关出面保出,后来杨文龙也出了狱。17日,为拆散抗日救亡的力量,总税务司梅乐和遣散半数税警,将参加护关运动的活跃分子37人调离江海关,其中共产党员5名,胡实声调江门关、彭瑞复调潮海关、朱人秀调粤海关、高仕融调琼海关、黄扆贵调拱北关。这些党员到了广东、云南各关,立刻跟中共中央南方局接上头,团结了当地的海关职工参与抗日救亡斗争,让革命的火种在更多的海关点燃。
  5月下旬,中共江海关支部在冯华全家举行会议,总结护关运动的经验教训,终止了乐文社活动。而海关地下党工作一刻没有停息,冯华全和殷之瑾、郑育嵋建立起新的中共海关支部,即江海关内勤支部,冯华全任支部书记。6月,在税警中组成中共江海关税警支部,张家栋任支部书记。为了便于领导,免遭敌人破坏,两个支部同为江苏省委职委的直属支部,平行存在,始终没有发生过横向联系。这以后,内勤支部由3人增加到5人,税警支部有党员9人,队伍进一步发展。
江海关同益里俱乐部

  1939年,税警支部向解放区和抗日前线输送了一批党员和积极分子。陈飞、马殿卿参加新四军,先后不幸光荣牺牲,张景耀随新四军转战苏南、苏北、浦东、浙江一带。这年冬,张家栋调江苏省委职委,从事海员和码头工人方面工作。姚家本接任税警支部书记,李欧平任组织委员,罗义甫任宣传委员。而内勤支部,1940年2月,经组织同意,郑育嵋和高仕融结婚后离开上海去长沙。5月,冯华全调长沙海关,陈铁保调腾冲海关。7月28日,虽然税务司罗福德向伪监督抗议,但是江海关大楼仍挂起汪伪旗,黄浦江畔阴云密布、风雨飘摇。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共江海关地下组织工作更加困难,进入潜伏时期。1942年夏季,张家栋被伪海关调至金陵关,后受命辞职,撤退至淮南根据地。同年下半年,姚家本组织关系调出海关支部,直属江苏省委职委,从事情报工作。李欧平接任税警支部书记,后来,李欧平、陈康羡又被调至金陵关,支部由夏治良接任书记。内勤支部人员也发生了变动。1942年八九月间,根据组织安排,殷之瑾、毛修颖向江海关辞职,去苏北干部学校学习。后由于日军发动“扫荡”,干部学校停办,两人又回到上海,年底前往重庆。至此,内勤支部的党员全部调出。

从组织怠工到迎接解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江海关历史随之结束,海关总税务司署从重庆迁回上海。9月12日,丁贵堂接收全部海关财产和档案,兼任江海关税务司。至1946年3月,共接收敌伪码头仓库14处、油槽3处,查封仓库916处,清点物资720处。中共江海关党组织又开始活跃起来,从江海关出去的党员冯华全、殷之瑾、毛修颖、陈铁保、陈康羡等人和许多积极分子陆续回到上海。1946年1月,原职委系统的地下党员重新组织起来,建立了新一届支部,由中共上海地下党职委直接领导,张家栋任支部书记,冯华全任宣传委员,姚家本任组织委员。为了便于在女职员中工作,党支部设立妇女委员,由殷之瑾担任。
  国民党政府接收上海后,抬高法币比值,上海市场物价飞涨。1945年最后几个月,上海物价指数平均逐月增长71%。1946年,国民党政府发动全面内战,上海物价更加飞涨,江海关下级员工生活越来越困难。中共江海关支部利用这样的机会,积极组织基层海员开展改善待遇、保护生活权利的斗争,1946年前5个月就达5次之多。2月23日,地下党组织基层海员发动了抗战胜利后的第一次怠工,1500多人参加。关员们要求与四行二局员工的待遇相同,按生活指数计算工资等。4月26日,江海关及所属各基层华员千余人发动游行。从外滩走过南京路到赫德路(今常德路),包围了海关总税务司署,在后门堵住总税务司李度,要求提高生活待遇。李度不得不同意將员工要求转财政部。
  在斗争中,广大职工迫切要求有自己的组织。中共江海关支部研究了这种形势,认为建立江海关职工统一组织的时机已经成熟。1946年7月,成立了上海区海关员工同人福利会。一批党员和积极分子被选进了福利会,代理副税务司韩肇连任主任委员,党员王春晖任副主任委员。同时,地下组织积极发展党员,到1947年底的近两年中,先后发展了14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江海关支部党员达到22人。
  1947年7月后,上海财政经济恶化,10万元大钞问世,物价飞涨,江海关职工生活更为困难。中共江海关支部通过福利会提出发放2个月薪津、400万寒衣费的要求。同时通电各关,获得了16个关区的声援响应,迫使国民政府答应借薪1个月。1948年,江海关员工要求改善待遇的呼声空前高涨。在中共江海关支部的领导下,1月27日,江海关员工进行“饿工”“怠工”斗争。总税务司署报告关务署,请淞沪警备司令部协助制止江海关员工“怠工”。6月、10月、11月,江海关支部又组织下级员工进行三次怠工、罢工斗争。11月的怠工长达16天,轮船航行、货物检查、邮包提取都受到严重阻滞。中共地下党员和积极分子在江海关大楼二楼走廊、三楼食堂张贴标语,号召上下级员工团结一致、夺取胜利。最终,国民党政府被迫答应发给米贴一石五斗,怠工斗争胜利结束。
  1948年夏秋,冯华全因病不能继续做党支部领导工作,支部由钦士业接任书记。这一届支部共发展党员5人,至1948年底,中共海关支部党员数达到24人。   此时,丁贵堂坐立不安、去留不定。自从1948年春,海关总税务司李度逃离上海后,海关大权掌握在丁贵堂手里。这年秋,面对兵败如山倒的战局,蒋介石开始密谋向台湾撤退,密令海关“海星”舰装载大量国库黄金,在海军总部“美朋”舰随行护航下,于12月1日深夜一点从黄浦江起航,运至基隆。后来又由海关缉私舰两批装载黄金到台湾。
  这年冬,丁贵堂的外甥陈琼瓒到《华商报》找到夏衍,表示争取丁贵堂起义十分必要。夏衍问陈琼瓒有没有把握?陈琼瓒说,丁贵堂为人正直,在海关有威信,只要他下决心,起义完全有把握。夏衍立即向潘汉年作了报告。潘汉年当天向中央请示,很快得到周恩来的指示,只要把全部档案和物资保留下来,上海解放后仍由丁贵堂任关长,起义的干部职工原职原薪不变。
  孙恩元通过丁贵堂得知“海星”舰装运黄金的消息,立即向李正文汇报。根据组织决定,孙恩元正式向丁贵堂提出,希望他起义,并千方百计设置障碍或制造理由,阻挠蒋介石从大陆向台湾运输军队和物资,特别是在船只调拨、航路开通、码头装卸等方面制造麻烦,阻止国民党政府将贵重物资卖给外国。丁贵堂向所有的海关工作人员发布命令,以种种借口拖延时间、设置障碍,保护海关资产,阻止国民党将大批物资运往台湾。地下党海关总支也发动群众,保护关产,上下默契配合。国民党政府曾从台湾先后三次严令丁贵堂将最大的“建设”号挖泥船调往台湾,丁贵堂假称该船待修,使该船最终留在大陆。
  1949年元旦,随着淮海战役结束,中共江海关地下组织的任务转移为迎接解放。为适应形势需要,中共海关支部改为海关总支,钦士业任总支书记,黄云飞任组织委员,金兴祖任宣传委员,殷之瑾担任过一段时间总支委员。总支建立后,相继设立了江海关工勤支部、外勤支部两个支部和海务小组、总署小组等若干个小组。此外,江海关内勤方面有党员潘文凤和林培森,由钦士业联系。港警中有党员徐鸿和张造成,总署工勤中有党员蔡煜昕,由黄云飞分头联系。1949年1月底,中共上海市委取消工委、职委等按系统设立的党的机构,分地区设立了几个区委。海关地下组织改属沪中区委领导,上级联系人是王致中。从1949年初至上海解放,又发展16名党员。到上海解放时,总支共有党员44人。
  与此同时,积极发动和创建群众组织。1949年1月,针对李度的“取缔福利会和同人俱乐部,只许官办的进修会存在”的命令,中共江海关总支部民主选举产生了新的同人进修会,47名理事中中共党员和积极分子占40%,19名常务理事中有中共党员9人、积极分子3人,占近2/3,韩肇连任理事长,王春晖、郭有容任副理事长。为团结丁贵堂,进修会聘请丁为名誉理事长。2月15日,成立应变委员会,共有成员43人,丁贵堂、张勇年分别担任主席和副主席。下设总务、会计、采购、运输、救护、警卫和设计7个组,除设计组外,各级都有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应变委员会成立后,相继公开地开展了保护海关完整、保障职工生活、保卫地方安全“三保”运动。
  3月,李正文又通过孙恩元向丁贵堂提出,希望丁贵堂不仅自己不去台湾,还要动员海关工作人员都不去台湾,坚守岗位,坚决保护海关财物,在解放军到来时将江海关全部完整地献给中国人民。丁贵堂向孙恩元提出:“共产党能派一个正式代表和我谈谈么?”孙恩元立即答应,经张执一同志批准,李正文作为共产党代表和孙恩元一同在仁濟医院的一间高级病房里和丁贵堂见面。丁贵堂非常慎重而高兴地接受了党交给的任务。
  此时,中共上海地下市委要求各基层单位建立护厂队、纠察队、消防队,并在此基础上组成秘密的人民保安队。中共江海关地下组织随之正式成立纠察队,报名者达400多人,8人一队,分为50余队。纠察队队员日夜集中在海关,保护设备、档案、物资及海关经管的仓库、码头、车辆、船只等。港警队和关警队是江海关两支武装力量,分别担任黄浦江的巡防和江海关、海关总税务司署所属的大楼、宿舍、码头、仓库的警卫工作。解放前夕,港警队有警卫297人,关警队有400余人,分35个小队,相当一部分正副队长系黄埔军校毕业生。4月,纠察队吸收了关警、港警的武装力量,队员达到500多人。关警、港警还冲过国民党封锁的黄浦江,打开了浦东的海关军火库,取出583支步枪,10挺机枪和63箱子弹,搬进江海关大楼地下仓库。
  5月19日,按中共上海市地下市委指示,海关正式成立人民保安队,取代了纠察队,由林培森任队长,受上海市人民保安队总部指挥。次日,上海市人民保安队指挥中心秘密移驻江海关大楼,张承宗、刘长胜等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人亲临指挥,由港警一个小队保护总部安全。
1949 年5 月25 日上海解放后第一天外滩情景(应振昌速写画)

  为了迎接胜利,殷之瑾、黎昌严、沈曦中、叶筠、洪宝仪等海关女职员也早早行动,她们把洪宝仪不久前结婚用的红喜幛接起来,组成一面“红旗”,在“红旗”的左上角缝上镰刀和锤子。禇建民、江国庆、杨之蟾、陈庆鸿等人在愚园路杨之蟾家中秘密缝制了“欢迎人民解放军解放大上海”的条幅,还做了一面写着“献给人民解放军”的锦旗。
  5月25日凌晨4时半,在外滩的标志性建筑——江海关大楼正面6楼往下挂出一条长达30米的巨幅标语——“欢迎人民解放军解放大上海”。在江海关钟楼顶上,升起了外滩第一面红旗。关员点燃了一挂长长的鞭炮,清脆的声音划破了外滩的天空,打破了晨曦的寂静。巨幅的标语、鲜艳的红旗和响亮的鞭炮声,不仅宣告着海关近百年屈辱历史的结束,而且预告着上海即将获得新生。两天后的5月27日,上海全部解放!(责任编辑 杨琳)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王亮伟(1975.12—),男,河南洛阳人,现任教于中山市华侨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是物理学科实施新课程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不在重知识传授的多少,而重知识生成了多少。充分的预设、目标的设置、师生的互动交流和学生的体验,促进知识的生成,从而达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我是1939年初参加革命的,开始时在皖西新四军中做宣传工作。不久,经党组织介绍,我从敌后去了革命圣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后来到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我走上了华北联合大学的教学岗位;然后从华北大学到中国人民大学,一路走到今天,我一直在经济系负责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我的一生与这所战火中诞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栋梁之才的人民的大学,结下了不解之
毛泽东晚年,心情沉重,难得有欢悦轻松的时候。或许是为了调节心情,纾解寂寞,多次集中阅读各类笑话书籍和字帖墨迹。  据毛泽东晚年的图书管理员徐中远记录,毛泽东曾三次比较集中地索要笑话类书籍。  1974年上半年,毛泽东为何如此集中阅读笑话书,不得而知。从他当时的身体情况看,恰恰是1974年6月中旬,健康状况出现明显问题。中共中央当即决定为毛泽东成立医疗组,成员包括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麻醉科、耳鼻喉
【摘要】本文以黑龙江省北部北安市红星村为例,探讨多民族地区朝鲜族居住文化的特点与演变,重点解读传统民居居住文化的当代渗透与地域延续。红星村朝鲜族民居在建筑形态、平面及建构方式上与他们的传统民居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居住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更多体现了他民族居住文化的借鉴与地域环境的适应性等问题。  【关键词】红星村;多民族;朝鲜族;民居;演变  【中图分类号】TU-092 【文献标识码】A  一、绪论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一堂高效的数学课因素很多,但精彩的导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哪些引人入胜、“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导入呢?我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的导入做了一些实践与研究。  一、复习式导入  复习式导入是利用数学知识之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错题正是学生学习数学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带有童气的、十分宝贵的一种“利教研学”资源。善抓“错题点”,收集“错题点”,制作错题反思卡,可以归类追因,找出对策;可以研错纠错,反败为胜;也可正误对比,探悟真知。制作错题反思卡不仅可以关注学生出错过程的体验,还可以反思课堂教学激发活力,点石成金,巧让错题“误用变妙用”,让人惊喜连连。    错题是教师在
【摘 要】通过游戏、实验等营造一种直接、快速的通道,让学生找到理解进位制之于信息技术中高速公路的入口。  【关键词】高速入口信息技术教学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墙上的洞”是印度新德里一条穷人街上的孩子因家穷,没钱读书,整天就在街上游荡。研究者为了探索孩子的学习欲望与学习能力,在墙上挖了一个洞并放上电脑,洞的高度与孩子差不多高,孩子只要触摸电脑屏,便可用英文上网。孩子们没见过这些东西来了兴趣,大家一起
【摘要】本文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探究唐崖土司“蒙古裔说”的深层次精神根源,通过弗洛伊德释梦理论与荣格原型理论分析其历史创伤性体验下的集体无意识与先民的梦想;以正统皇室的心理与唐崖覃氏的族群心理对比,探其历史与现实撕扯的压抑感;以俄狄浦斯情结寻求其在自我毁灭本能的促使下置换为帝王血脉的缘由;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分析其建构“帝谱”所达到的“综合性治疗”效果。  【关键词】唐崖土司;源流;精神分析  【中图
在《微型计算机》6月上刊,我们对华硕的顶级无线路由器RT—N56U作了初步预览,如此性能强悍而又简单易用的产品,它真的能完美地将两种不同的极致融合到一起吗?在本期,我们将从各种应用角度深入体验这款产品,实际效果是否如宣传中的那么美妙,一试便知。 本文为全文原
【摘要】从东汉明帝时代起,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便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到了宋代由于统治者相对宽松的政策,再加上国家在经济上的大力支持,不论是绘画还是在手工艺都有极大的进步,其中当然也包括宋代禅宗绘画艺术的发展。佛教发展到公元960年时,禅宗文化逐渐被“士人”所接受并为他们所提倡。本课题是从中国艺术史与文化史的禅宗角度去研究宋代“士人”的审美追求,广征博引,尽可能多角度地论述禅宗书画在宋代的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