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提高学生就业意识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ebing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大学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由于教学初步进行,很多方面可能做的并不到位,教师个人工作理论知识的深浅、所备课件有无针对性和合理性等诸多问题都是影响授课效果的因素。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就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254-01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趋于大众教育,以往我国的上大学难、考大学不易如今已趋向低门槛招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已成为必然趋势。各大高校都相应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公共必修课程,但很多方面可能做的并不到位,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授课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合理性
  如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指导课程也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但是毕竟是心开展的课程,在课程安排和进程上必然会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质量的好坏关键是教师,所以对于课程教师的选择相当重视,教师自己不能弄清楚教学内容, 凭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教学,这将会使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2.部分高校未能形成专业稳定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由于新开课程有专业方向的阻碍,因此学校无法指定某一专业教师来胜任,目前教学管理该课程最多的基本上是辅导员或者其他教师,因为没有形成专业稳定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所以临时调用教师的现象颇有发生。没有教学团队的统一教学理念和方向,散单的教师队伍其知识的零碎性可见一斑,多方面个人、团体因素直接导致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
  3.授课教师个人专业知识匮乏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质量的好坏关键是教师,因此各大高校对于课程教师的选择要相当谨慎,要求除了有着丰富的就业工作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指导实践经验。为了确保授课教师专业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教学研讨班的形式去培养教师,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进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同时加强课下交流和教学方法的讨论。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毕业去向选择、就业的基本情况等问题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和引导。只有教师自己具备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让学生对于未来的就业形势和就业选择有个基本的概念。
  二、增强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1.制定出合理的教学体系
  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社会就业趋势,选用合乎情理、贴合实际情况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情况、不同阶段等,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指导,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帮助会事半功倍。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之外,各大高校还应开展大学生未来规划和自主创业等相关知识的灌输和普及,以创业专题讲座的形式去培养大学生的就業创业意识,全面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并不是只在应届毕业生中间进行,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也应当进行相应的教育,大一的教育重点可以放在增加学习兴趣和专业发展前景;大二的教育重点放在树立就业观念和培养就业意识上;大三的教育就应该着重进行就业政策关注的学习和就业形势分析。应届毕业生则要在毕业去向选择、就业的基本情况、就业各环节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与之相对的采取措施。
  2. 建立专业稳定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因为就业指导不是单独的学科,所以胜任此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都是两科双杆齐下的,教师们为了能将就业指导课上好,也是花费了自身很多精力和时间去了解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当然在了解实际学生需求方面也动了不少脑筋、费了不少心思。毕竟不是专业研究该理论的教师,在基础教育上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可以基本胜任,但是社会实践上就难以切身感受和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深入社会中去了解社会大体情况、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等实际问题,那一定会让就业指导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大打折扣。为了确保授课教师专业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教学研讨班的形式去培养教师,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进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同时加强课下交流和教学方法的讨论。只有建立专业稳定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才能把教学任务更科学,更针对性、更有效果的进行和开。
  3.就业指导总的大体观和细小环节的结合
  任何事物都有其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掌握了大体观再去研究细枝末节的东西也会显得得心应手,方便许多。掌握了教学内容的一般规律,然后结合自身能力和专业,就可以较全面的了解和体会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意义。高等院校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全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要把它作为大学生毕业前夕的一项“必修课”来抓,就业指导总的大体观和细小环节的结合利于大学生从宏观角度把握和思考自己就业方向,进而树立正确的、切合实际的就业观和价值观,这些对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就业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三、结语
  让学生全面发展是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就业率固然重要,但是与此同时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是不能忽视的。在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每个教学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全面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这就是高等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开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宋信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绩效评估模式的反思及路径探索--以佛山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4,(z2):213-214
  [2] 马艳芬.从边缘到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演进历程及重要转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3):108-112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资源作为新课改中颇具特色与新意的一部分得到了越来越 多的关注,STS教育作为综合课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为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STS教育 课程资源开发 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245-02  课程资源开发为新课改顺利达到预期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等提供了重要保障
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既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智慧与创造力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造性教育。一直以来,中国学校教育都主要是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购买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中央空调的需求不断增大,使得中央空调行业成为空调行业的新亮点。再加上中央空调行业丰厚的利润,我国家用
【摘要】细细品读《走进陶行知》,让我感触颇多。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教育救国的思想影响下,他毕生从事于旧教育的改革,推行生活教育、大众教育、乡村教育、平民教育、民主教育。[1]在教育实践中,他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评价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也赞颂他是“万世师表”[2]。
【摘要】21世纪的教育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于护理专业而言,这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执业岗位要求具备很强的综合执业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和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本文从分析护生综合执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出发探究护生综合执业能力的培养,旨在探索“工学交替,院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院校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院校合作 培养 护生综合执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而绩效考核又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绩效管理模式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在企业构建科学、有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志愿精神与能力培养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依据课题成果,提出有效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与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247-02  通过调研和典型案例分析,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志愿精神与能力的培养探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依据课题研究成果,提出大学生志愿精神与能力培养的途径与
【摘要】本文针对性地对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科学论文答辩进行了研究。为什么要进行科学论文答辩?科学论文答辩有哪些过程?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论文答辩的准备?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教师 指导学生 论文答辩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250-02  一、科学论文答辩的意义  在实际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在写好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新疆高职院校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发展不成熟的现状,结合新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对人才质量评价进行的必要性及措施进行部分理论研究。  【关键词】新疆高职院校 人才质量 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249-02  一、新疆高职院校人才质量现状分析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新疆经济呈现出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