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酸对苹果采后灰霉病抗性的影响

来源 :食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88337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原酸是苹果中含量最高的酚类物质,为探究外源绿原酸对苹果灰霉病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体外抑菌实验证实绿原酸可抑制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生长,并确定了最佳抑菌质量浓度(300μg/mL)。以此质量浓度的绿原酸浸泡富士苹果30 min,24 h后损伤接种灰葡萄孢,以清水浸泡30 min的富士苹果作为对照,同时测定相关代谢酶活力及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00μg/mL绿原酸处理能显著降低苹果灰霉病发病率且减缓病斑扩展(P<0.05);提高几丁质酶和β-1,
其他文献
以红小豆为原料,采用高温流化技术(流化温度215℃、流化处理时间55 s、进料速率62 kg/h)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分析红小豆籽粒结构、淀粉结构、糊化特性以及水分吸收、迁移和分布情况,探究高温流化技术改良红小豆蒸煮品质的机理。结果表明,红小豆经过高温流化处理后,籽粒致密结构变得疏松、子叶相邻细胞间毛细孔直径增大、部分淀粉颗粒结构破损。在98℃近沸水中蒸煮时,原料红小豆蒸煮60 min时的糊化度与高温流化红小豆蒸煮30 min时的糊化度相当;经过高温流化处理之后,红小豆的糊化黏度更低,回生趋势更小;蒸煮60
为探究燕麦、荞麦和小米对健康大鼠肠道结构、肠道菌群及肠道中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的影响,本实验将4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饲喂标准维持饲料)、燕麦组(饲喂含22%(质量分数,下同)燕麦的饲料)、荞麦组(饲喂含22%荞麦的饲料)和小米组(饲喂含22%小米的饲料)),每周测定大鼠体质量,12周后处死大鼠,取肝脏、结肠组织及结肠内容物,对大鼠肝脏和结肠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应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大鼠肠道
目的:探讨桦木酸(betulinic acid,BA)对T-2毒素致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60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4 mg/kg mb T-2毒素组、0.25 mg/kg mbBA+T-2组、0.5 mg/kg mbBA+T-2组、1 mg/kg mbBA+T-2组和100 mg/kg mbVE+T-2组。连续灌服BA 14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T
目的:血小板来源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辅酶Q10(coenzyme Q10,CoQ10)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和血栓形成。本实验旨在通过体外实验探讨CoQ10对血小板TxA2生成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1、10、100μmol/L)CoQ10<
为探究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处理在采后芒果果实贮藏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维持中的协同作用,以‘台农’芒果为材料,研究经2 mmol/L SA和0.25 mmol/L 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后常温贮藏期间果实外观品质、风味品质、抗氧化物质含量、总抗氧化能力、活性氧水平、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组(蒸馏水处理)相比,SA和SNP单独及复合处理均能有效延缓芒果采后果实色泽转黄和硬度
为研究紫穗槐蜂蜜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胃溃疡的预防作用,本实验采用紫穗槐蜂蜜对小鼠连续灌胃10 d,随后通过灌胃体积分数65%的乙醇溶液诱导小鼠急性酒精性胃溃疡损伤。通过观察小鼠胃组织病理结构、测定溃疡指数,分析紫穗槐蜂蜜对小鼠胃组织的保护作用;通过测定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相关生化指标,评价紫穗槐蜂蜜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胃组织抗氧化和抗炎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紫穗槐蜂蜜可以有效保护胃黏膜的完整性,显著缓解乙醇摄入引起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降低,显著抑制丙二醛的过量生成(P<0.05);
为揭示西式熏煮火腿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细菌与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关系。本研究分别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在4℃贮藏的前、中期及4、10、15、20℃和25℃贮藏后期西式熏煮火腿的细菌群落和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法确定了芳樟醇等19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发现样品可明显分为两类,筛选出不动杆菌属等11种细菌为差异细菌,它们的相对丰度均与正己醛ROAV呈显著正相关(r≥0.776,P<0
本研究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对以牛磺酸和水解大豆蛋白为原料复合体系的配比进行初筛,随后建立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并以不同配比复合体系饲喂,通过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浓度评估复合体系体内抗氧化活性,测定血清乳酸(lactic acid,LA)、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
以‘稻花香二号’和‘茉莉’大米为对象,从理化性质、质构特性、蒸煮特性和糊化特性4个角度分析了香米在15℃、室温(约20~25℃)和37℃储存过程的品质变化,以期为优质大米的实际储存和流通过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储藏期间,香米的各品质特性均发生明显改变,且温度越高,变化幅度越大。其中,‘茉莉’大米在储存过程中的水分质量分数、蛋白质量分数、巯基质量分数、L*值、a*值、米汤pH值的下降幅度以及硬度的增加幅度均大于‘稻花香二号’大米。‘稻花香二号’大米的
采用传统微生物计数、高通量测序、凯氏定氮、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探究牛肉宰后0~4℃下不同贮藏时间(0、12、24、36 h)对发酵香肠加工过程中微生物菌相变化、蛋白质降解及其相关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牛肉贮藏时间的延长,香肠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以及蛋白质降解指标均呈上升趋势,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香肠成熟阶段中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与总生物胺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贮藏36 h牛肉加工的香肠与未经贮藏牛肉加工的香肠对比,菌落总数平均值由2.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