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测固体密度几例

来源 :数理化学习·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_qu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如小金属块)的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列举其他几种测固体密度的方法:
  例 1. 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量筒、烧坏、水。
  分析:由于缺少天平,故不能直接测出质量m,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
  解答:(1)用细线系住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重力G
  (2)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量筒中,记下量筒里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V2
  (4)计算金属块的密度ρ=
  例2.器材:滴管、天平(无砝码盒)、量筒、金属块、两只相同烧杯、水、细线。
  分析:由于天平无砝码,故无法直接测出金属块质量m
  解答:(1)将天平调节好后,在左右两边托盘里各放一只相同的烧杯。在左盘烧杯里放上金属块,向右盘烧杯里倒入适量的水,用滴管微调,直至天平左右两边平衡。
  (2)将烧杯里的水倒入量筒里,测出水的体积V水,则金属块的质量m金=m水=ρ水V水
   (3)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测量体积为V1,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为V2
  (4)计算金属块的的密度为ρ=ρ水V水 /( V2- V1)
  例3.器材:天平、砝码盒、金属块、溢水杯、细线、烧杯、水.
  分析:没有量筒,因而无法直接测出体积,可以利用溢水杯间接测出金属块的体积。
  解答:(1)先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
  (2)再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3)将溢水杯中注满水,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慢慢浸没溢水杯中,用小烧杯收集溢出的水。
  (4)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5)计算金属块的密度ρ=ρ水m/( m1- m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开始自己大量生产银元、铜元,传统的货币——银两、制钱逐渐被新型的货币形态所替代,这种转变表面上看只是货币形制的不同,是西方货币东渐的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由机器生产的银元、铜元表现出的是货币生产手段的革命,是对持续两三千年的手工生产钱币的挑战,是生产力的变革在中国货币领域引发的巨变。机器生产钱币带来的优势——货币的标准化、生产的效率化、成本的低廉化最终引导银元、铜元冲破重重束
导数作为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在高考中地位日益突出.学生在平时解决有关导数的题目时,往往由于概念不清、对题意理解不透彻,导致错误的情形时常发生.本文举例对几种典型错误进行剖析,以期引起重视.
拜读王泰初同志刊发在《收藏界》2006年4期的文章《黑漆古辨》后欲说几句,与泰初同志商榷。  泰初同志对黑漆古、水银古定性不准,没说明黑漆古形成的原因。其实黑漆古、水银古是汉代的一种高技术的冶铸工艺,战国末至汉代将黑漆古工艺用于兵器、铜镜上保持光洁明亮,尤其铜镜必须用特殊工艺使其光洁明亮才能发挥映照的作用。从出土的铜镜数量来看,黑漆古铜镜只占很小的比例,说明黑漆古铜镜在铜镜族中仍是一种上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