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hear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在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而“应试教育”的痕迹较严重。在以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多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然后做笔记、完成练习,走的是机械学习路线。随着洋思中学“先学后教”模式的兴起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广大物理教师开始对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先学后教”模式摆脱了传统教师以教师为中心的束缚,通过对学生主体性的激发,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应用“先学后教”模式,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在合作探究中构建知识,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会学”,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积极意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先学后教”模式,需要思考两个问题,即如何让学生“先学”和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后教”。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目标引导,让学生先学。
  应用“先学后教”模式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先学”,即让学生先对知识进行自我解构,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先学后教”模式应用的关键所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要让学生对物理课产生兴趣,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情境等都是直接影响因素。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重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在“声音的产生”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声音产生的原因,从而探究声音的特征;又如在“光的反射”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生活中常用的镜子玩“反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反射,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对反射概念的理解。这样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从学习方法上说,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和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满足感,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目标引导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学生在“先学”过程中,因其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等因素所限,往往把握不住重点,若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容易走向“读一读”教材的极端。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通过制定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如在“透镜(1)”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它们对光线的作用、如何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基础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而凸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则是重点,教师可采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中进行归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课堂上进行讨论。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为合作探究奠定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构建需要不断地思索,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的最佳途径,故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解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如在自主学习“光的折射”的过程中,学生虽然初步了解了筷子在水中发生“曲折”现象的原因是折射所致,但对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解释,折射的规律是什么并不清楚。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折射的相关知识。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问题引导,让学生学会。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当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已有了初步了解,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了的一些问题,接下来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理解知识,在练习中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对知识的解构一般较零散,尤其是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存在较大困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通过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重新解构这些知识点,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杠杆(二)”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杠杆(一)”的学习,对杠杆的特点有了初步认识,而在“杠杆(二)”的自主学习中,学生对省力、等臂、费力杠杆的区分还不是很清楚。为此,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杠杆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生活而引出省力、等臂、费力杠杆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省力、等臂、费力杠杆力臂,分析探究各自的特点,从而深入理解各种不同杠杆的原理。再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作图,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问题解决中,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师讲授,答疑解惑系统构建。
  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容易产生分歧或对知识点不理解,此时就需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以讲授的方式答疑。在“先学后教”模式中,教师的讲授是不可或缺的。以“机械功率(一)”的教学为例,学生讨论后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等概念依然还没有准确地理解,此时教师借助“提一桶水上楼”的案例,根据学生选择的方法,分析其中做功的多少和效率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者的区别。
  (三)区别对待,当堂练习促进提高。
  课堂探究后,教师需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进行当堂训练。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难易不同的问题进行练习。其次,要遵循当堂检测的原则,让学生在当堂课中进行练习,以便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给予指导,尤其不能以“题海战术”的方式进行机械训练。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如有的学生对概念还没有完全理解,教师要在学生练习过程中以举例、选择等方式加以引导,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先学后教”模式,基础是要让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重点是课堂中要以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而教师的讲解则是学生构建知识的保障,不可或缺。当然,在当堂检测过程中,教师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个体的不断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到社区接种的1120名儿童,根据是否实行管理护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实行的为观察组(2015年7
一般来说,人们印象中进补都是冬天的事儿,即所谓冬令进补。其实,夏天也需要进补,而且很重要。比如说,有的人在夏季一变天就患病,或者夏末秋初的时候常患病,这就是因为在夏天
谋定而后动,意思是,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战略部署是企业的灵魂,是引领企业未来发展的主心轴,对孕育并带动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孙子兵法云:“谋定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高速进步,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深受广大教师与学生的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pH value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LAK cells and on the killing effect of rIL-2,IFN-α2b, TNF-α, LAK cells and doxorubicin
我患高血压多年,经常被头痛、头昏、失眠、心悸、胸闷、耳呜折腾得苦不堪言,而且浑身乏力,情绪暴躁,动不动就和家人发脾气.为了治好病,我曾多处投医,但均无疗效.后来按照医嘱
摘 要: 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一些教学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能够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作者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结合实际教学经历,提出了三点在物理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物理教学 教学应用  一、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革新、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学生个体差异对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发展学生个性,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基
教学中常讲:好的教师奉送真理,而优秀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在学习中,“过程的探讨”比“结论的获取”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它能唤起探索与创造的快乐,激发认识兴趣与学习动机。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义务去研究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因为只有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性,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把教师和学生从题海和补课中解放出来,教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本文从激